正文 第7章 雅克薩之戰的軍事部署(2)(1 / 3)

清初,黑龍江沿岸沒有清軍駐防,距離黑龍江地區最近的駐防城寧古塔也在千裏之外。康熙帝為避免與俄軍“我進則彼退,我退則彼進,用兵無已,邊民不安”的曆史重演,為達到東北邊疆長治久安的目的,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最終決定,“於黑龍江(即璦琿)、呼馬爾二處,建立木城,與之(俄軍)對壘,相機舉行”。隨後,命令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等領兵前往黑龍江築城屯田,防備沙俄的劫掠。薩布素(1629—1701),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他出身寒微,人到壯年才挑補披甲,後任筆帖式(書記官)。順治九年(1652),擔任寧古塔總筆帖式。康熙元年(1662),又改任驍騎校一職。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薩布素接替升任奉天將軍的安珠瑚,任寧古塔副都統。康熙二十年(1681),清廷平定“三藩之亂”後,解除了後顧之憂,遂把精力轉向東北防務。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決定出師北上,全麵反擊沙俄侵略。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清廷正式設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被任命為第一任將軍。黑龍江將軍的設置,標誌著東北三將軍分轄體製的正式形成,對抗擊沙俄侵略,開發和建設東北邊疆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薩布素臨危受命之後,立即著手在黑龍江東岸建立璦琿城(璦琿,地名,是我國清代黑龍江將軍轄區的軍事重鎮之一,在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南三十五公裏。也稱作“艾滸、艾虎、艾呼、艾渾、愛琿”,皆為一些少數民族語的不同漢語譯音。漢語稱“黑龍江城”,滿語稱“薩哈連烏拉霍通”。1858年後始出現“璦琿”字樣),並以此作為將軍駐地和前線清軍大本營。康熙二十三年,薩布素又於黑龍江西岸新璦琿地方另築一城,移將軍衙門於此,江東舊城留兵駐守。璦琿城和黑龍江城夾江而立,形如雙鉗,宣告清軍已經在黑龍江上布置好營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天,第一批烏喇、寧古塔官兵1500人到達璦琿。康熙二十三年,又有烏喇、寧古塔及增派的達斡爾官兵1000人攜帶家屬到黑龍江屯田駐守。康熙二十四年,清廷派遣盛京的八旗官兵前往黑龍江開墾耕地1500餘坰,並教導素來以漁獵為生,不習農事的達斡爾、索倫人以耕作之法,使得他們“課耕有法,禾稼大收”。至此,清廷在黑龍江的軍事基地已經建立,為進一步的軍事進攻做好了準備。

(二)解決戰爭過程中的後勤供應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莫不如此。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對清軍能否在雅克薩之戰中獲勝尤其重要。

清朝以前,東北地區南部的遼河流域,始終是糧食生產基地。清初,經過順治一朝和康熙初年的大力招民開墾,當地的糧食生產已經恢複到明代的水平,完全能夠滿足反擊沙俄的軍事需要。然而,如何把糧食運到黑龍江流域的八旗駐地,這是清軍麵臨的首要的問題。從陸路運輸行程數千裏之遙,成本太高,隻有依靠水路運輸才能滿足大軍的作戰需要。於是清廷決定從遼河將糧食運至鬆花江再經鬆花江運至黑龍江,然後從黑龍江逆流而上至璦琿城和黑龍江城儲存。為此,設立儲備糧倉四處,“內地設於巨流河之開城(今遼寧省開原),邊外設於鄧子村(吉林省鄭家屯),烏喇設於易屯門(今吉林省伊通) 及易屯口。農隙之時,運米貯於開城倉內,以春秋二季舟運至鄧子村交卸。自鄧子村至易屯門,百裏無水路,車運至易屯門倉內,由易屯河(伊通河) 舟運出易屯口竟達混同江”。運送糧食的船隻和水手,全部由東北三將軍自己解決。為運送糧食,清廷總計建造運糧船隻二百八十艘,動員水手兩千七百人,他們從康熙二十二年起,連續向黑龍江前線運送糧食。

(三)修造戰船,解決水路運輸和戰爭的需要

以往清軍向黑龍江前線運輸糧食的船隻,隻有大船八十艘。然而這些大船主要是運載糧食和重武器,逆水行駛時,還需要纖夫在兩岸拉纖而行,根本不能用來配合陸上部隊作戰。有鑒於此,議政大臣郎坦在“平羅刹之策”中向康熙帝建議再造小船五十六艘,專門用於戰場上使用。康熙帝很重視這個建議,命令戶部尚書伊桑阿,帶領良匠,前往寧古塔修造戰船,“前投誠入旗的林興珠等係福建人,今著彼前往演習,庶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