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彭德懷(1)(2 / 3)

一天,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收到來自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等人發來的一份絕密電報。電報說:

“敵最近修路的目的同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係支援的孤立的小塊,便於敵逐次分區搜剿。第二種修法是汽車路的聯絡向外連築,敵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出入其圈內。”電報建議:我八路軍“絕不能讓敵修成”,否則“將造成堅持遊擊戰爭的極端困難局麵”。

由日本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駿親自策劃的這一惡毒陰謀,自然引起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的警惕。

經過多方縝密的研究和精心的運籌,一個出奇製勝的作戰計劃產生了。

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注明“十萬火急”字樣的絕密電報,從八路軍總部發往分處敵後的各師、軍區領導人:聶榮臻、賀龍、關向應、劉伯承、鄧小平,發往延安中央軍委,發給毛澤東。這份由朱德、彭德懷、左權3人共同簽發的破襲正太路戰役預備命令,首先闡述了發動這次大破襲的理由,之後,命令要求“直接參加正太線作戰之總兵力不少於22個團(聶區10個團、129師8個團、120師4~6個團、總部炮團大部及工兵一部)”,“定於8月10日前完成偵察、器材準備、部隊調動等準備工作”,並特別囑咐:“準備未完畢以前,戰役意圖隻準告知旅級首長。”

命令詳盡地規定了戰役發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它的文字雖然不長,卻凝聚著朱德、彭德懷、左權等八路軍總部領導人和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賀龍、關向應等部隊領導人近4個月反複切磋籌劃的心血。

電報發到延安,立即被抄送毛澤東、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陳雲、鄧子恢、任弼時、譚啟龍和軍委作戰局。

1940年8月20日,中國抗日戰爭曆史風雲中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晚上,在華北大地上,在晉察冀軍區前線指揮所駐地一個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129師前線指揮所駐地石拐村,在120師前線指揮所駐地興縣蔡家崖小院裏,在八路軍總部駐地王家峪,正處在大戰前的緊張氣氛中。

22時整,各兵團按統一規定發起攻擊。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師指揮所徹夜未眠,天明時分,開始向總部傳發捷報:129師左翼破擊隊陳賡旅攻占壽陽西之蘆家莊,連克碉堡4座,全殲守敵,完全占領壽陽西南的蘆家莊車站,將車站西10裏內的鐵道、橋梁全部破壞。陳旅鄭團進攻陽泉附近之敵,與敵400餘遭遇激戰2小時,將敵擊潰,敵死傷過半,繳獲輕機槍6挺,步槍60餘支。

賀龍指揮120師在陽曲、忻縣、朔縣、寧武段同蒲鐵路,全線出擊,到傍晚致電總部:張宗遜旅聚殲靜樂東康家會守敵,斃敵200多人,俘獲日兵10餘名,繳獲甚多……

彭德懷在總部一直耐心地等待著,不斷收到的捷報使他感到興奮和欣慰。

從21日晚到22日,八路軍總部工作人員更加忙碌,劉伯承、聶榮臻接連數次繼續報告正太路各個出擊兵團的破襲戰況,賀龍、陳再道、呂正操和冀察熱挺進軍司令員蕭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襲戰役的部隊領導人,也都紛紛來電,報告他們的破擊戰果。

戰況發展順利,捷報頻傳,正太、同蒲、白晉、平漢、平綏、津浦、北寧各鐵路及各公路幹線,敵人的大動脈很快變得“千瘡百孔”。

22日午飯後,彭德懷、左權在作戰室聽作戰科長王政柱彙報戰況。當問到八路軍實際參戰兵力時,王政柱嗓音響亮地回答道:“正太線30個團,平漢線盧溝橋到邯鄲段15個團,同蒲線大同至洪洞段12個團,津浦線天津至德州4個團……參戰兵力共計105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