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身愛國運動

1934年,魯巴伊出生在南也門阿比洋三角洲地區一個農民家庭裏。在讀書期間,除學習普通的科學文化知識外,魯巴伊還學習了伊斯蘭教的宗教知識,成為一名穆斯林教徒。初中畢業後,他來到南也門東部的哈達拉毛省軍校,受訓一年。後又返回故鄉,做過小學教員、會計和法官等工作。

1961年,魯巴伊開始參加反抗殖民主義統治青年運動,參與秘密的愛國青年組織。因為靈活的頭腦,他曾擔任法茲利蘇丹王的財務秘書,他利用這一合法身份從事秘密工作。後來,他由於參加職員的罷工活動,被蘇丹王炒了魷魚。

1962年9月,薩那一批愛國軍官發動軍事政變,取得了成功,從而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阿拉伯也門革命的爆發,使南也門愛國誌士看到了祖國的未來。魯巴伊十分興奮,長途跋涉從南也門趕去參加阿拉伯也門共和國人民警衛隊。第2年,南也門一批愛國誌士在薩那召開“全民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成立“解放被占領的南也門民族陣線”,強調必須采取武裝鬥爭的途徑解放祖國。會議選舉卡坦·沙比為民族陣線主席。魯巴伊成為民族陣線的第一批骨幹。

1963年10月,南也門愛國者在地勢險要的拉德凡山區點燃了武裝起義的烽火。魯巴伊參與發動了這場具有曆史意義的武裝起義。為解決武器短缺和物資供應困難,他被派往北也門塔茲城,任民族陣線駐塔茲辦事處財務主任。1964年,魯巴伊返回南也門,擔任阿比洋地區遊擊隊領導人。他領導的遊擊隊多次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軍。

2.致力於祖國獨立

從1965年起,魯巴伊被任命為阿比洋省和亞丁附近軍區遊擊隊領導人,成為民族陣線最重要的軍事負責人之一。在民族陣線領導下,南也門人民的武裝鬥爭和群眾運動積極開展起來。遊擊隊後來改編為解放軍和人民自衛隊。魯巴伊參與領導的來丁克裏特爾區運動成為這次反英武裝鬥爭的重要轉折點。

1967年7月20日,魯巴伊領導的人民自衛隊在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配合下,攻克了裏特爾區。接著,魯巴伊領導的解放軍和人民自衛隊連續攻克阿賓和迦爾勒。之後,又徹底控製了拉赫傑地區。

在南也門人民武裝鬥爭的重創下,英國殖民當局及其扶持的南也門傀儡政權開始土崩瓦解。

1967年8月,絕大部分酋長國的政權和土地歸到民族陣線武裝力量手中。11月,英國當局被迫與民族陣線在日內瓦簽訂南也門獨立協定。30日,民族陣線軍隊攻陷索科特拉島。同一天,民族陣線宣布南也門獨立,成立了“南也門人民共和國”。卡坦·沙比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兼民族陣線總書記。魯巴伊當選為阿比洋省中部地區民族陣線和人民衛隊負責人。

南也門後改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獨立後,1968年3月3日,民族陣線開始在阿比洋省的津季巴爾召開了第4次代表大會,會上出現了兩條對立的路線。以第一任總統卡坦·沙比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在國情上南也門實現既非資本本義又非共產主義的社會主義、在經濟上,他們主張繼續爭取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投資鼓勵私人工商業自由發展,從緩實行土地改革和國有化;以魯巴伊等人為代表的另一派則主張,必須徹底進行革命,成立工人、貧農和士兵掌權的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權。會上出現的尖銳矛盾和嚴重對立導致了民族陣線走向分裂。29日,卡坦·沙比總統逮捕了300名反對派成員。很多與會者便逃往魯巴伊的大本營阿比洋地區。1968年5月14日,魯巴伊串聯民族陣線總指揮部大多數成員發表聯合聲明,批評卡坦·沙比總統的行動。此舉惹火了卡坦·沙比,他率領軍隊前往鎮壓。魯巴伊等率領600名人民衛隊同政府軍展開激戰。人民自衛隊因寡不敵眾,撤到雅法和紮萊一帶山區固守,就在民族陣線領導層發動內訌時。魯巴伊常常到阿拉伯也門共和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