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斯哂道:“這有甚麽稀奇,在遠古的某一日,一隻毛象不小心掉進那虛的凍土陷阱去,天然急凍直至今天,如果掉進去的是你,便是急凍人了。”
淩渡宇想不到他言辭上那樣沒有風度,淡淡笑道:“但你怎樣解釋他日裏銜著的青草、金鳳花和苔草,那似乎不是能在那裹應該生長的植物吧?”
羅曼斯強辯道:“你怎知那時西伯利亞是甚麽樣?”
淩渡宇截斷他道:“這正是我要提出的論點,設想在遠古的某一日裏,生長在熱帶的毛象然自得地在綠油油的青草地上吃著苔草和金鳳花,忽然驚天動地的大災難發生了,地球改變了軸心,將熱帶的毛象在瞬間轉移到西伯利亞的位置,急凍起來,你說這解釋是否有參考的價值?”
夏芸杲了一某道:“有甚麽力量能將地球兩極的軸心改變?”
晴絲叫起來道:“我看過維裏柯夫斯基的《碰撞的星球》,可能是小行星的撞擊,以致引起地軸的改變。”
淩渡宇道:“根據離心力學的原理,當一個球體運動時,最外一點必然是最潤或最厚重的一點,所以地球轉動時,向外的便是赤道,那也是地球最重最闊的地方,假設有另一個部分變成最厚重的地方,這個平衡使會被打破,不要說這絕無可能,因為兩極的冰雪正在不斷的累積裏,當有一天兩極的積雪比赤道更厚更重時,整個地球使會倒轉過來,兩極來到了現今的赤道,而赤道則到了原來的位置。”
眾人默然不語,思索著淩渡宇的說話,他現在的議論,似乎離開了原題,但他們卻隱隱感到他繞了一個圈後,仍是回到阿特蘭提斯這題目上。
淩渡宇續道:“這會發生怎樣的情況?首先兩極的冰雪會迅速融解,造成全球性的大洪水,那使諾亞要坐上避災的方舟、大禹叁年治水不歸家,也隻有這種極端的情況,才能將熱帶的毛象在刹那間送到冰天雪地裏急凍起來。”
一直沒有發言的馬客臨微微一笑道:“淩先生隻憑一件事而推斷到這麽驚天動地的理論,不怕夠不上科學嗎?”
淩渡宇道:“證據是大叁地存在著,隻不過有很多已隨時間而湮滅了,但仍有一些被發現出來,例如在格陵蘭和南極地方便曾找到一些植物化石,其有多種植物是需要一年二百十五天的陽光才能生長,單隻這事實,使說明若非以前兩極的位置在另一個方位,就是今天約兩極以前在另一個位置。”
夏芸歎道:“隻有地軸改變能最滿意地解釋這一切,何況西伯利亞的凍土層內,除了毛象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其他動物,犀牛、野馬、巨虎、美洲獅,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她們為何那樣愚蠢,一隻一隻前仆後繼地掉進凍土陷阱去。”
白非教授道:“這和今天討論的事有甚麽關係?”
尊柏申有點不耐煩地道:“阿特蘭提斯是因一個大災難而整個毀滅了,淩先生提出地軸改變的災異說,一方麵證明了能毀去整個明的災難確實存在著,另一方麵也點出了假設地軸轉變了,阿特蘭提斯的遺骸就可能在任何地方,而不是一定要在大西洋裏,就像赤道的毛象被送往了北極。”
淩渡宇道:“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巧合。”
眾人除了羅曼斯和馬客臨都露出有興趣的神色,羅曼斯是因偏見和敵意,馬客臨卻是臉若岩石,不露半點表情。
淩渡宇道:“第一個指出阿特蘭提期的柏拉圖說,那毀滅了整個明的大災難發生在他之前的千年,亦即是距今天一萬兩千年間,而據科學家為毛象以放射性碳測定年代法,找出毛象遇難的時間亦在一萬兩千年間,這是否說明兩者都是經曆了同一的災難。”
尊柏道:“你的推論很有趣,但怎樣證明我們腳下的確埋藏了阿特蘭提斯?”
淩渡宇從容道:“這世界上充滿了不解的奇謎,其一項便是埃及和她的金字塔。”
他的說話天馬行空,繞著阿特蘭提斯這題目忽遠忽近,晴絲眼仰慕之色更濃,夏芸、白非都露出了欣賞的神色。
尊柏作了個請說下去的手勢,這政客並不是那麽易被說服的人。
淩渡宇有條不紊地陳述道:“就以埃及最著名的胡夫大金字塔為例,高一百四十米,假如是空的話,可以將整座羅馬的聖彼德大殿放進去,它是由兩百叁十萬塊巨石天衣無縫地砌疊而成,而輕自噸半至重達叁十噸的巨石,無不齊備。”
晴絲歎道:“真偉大!”但她的眼睛卻盯著淩渡宇,令人不知她讚的是『人』還是『塔』。
羅曼斯悶哼道:“我們對金字塔的認識不會比你少……”
尊柏申發揮出主席的權威,打斯了羅曼斯,示意淩渡宇繼續下去。
淩渡宇績道:“假設古埃及人能每天砌起十塊巨石,要砌成大金字塔現在的樣,大約要百十四年,所以胡夫法老王若要死後立即有歸宿之所,恐怕要動員以百萬計的工人。以地理而論,埃及隻有尼羅叁角洲及兩岸狹小地帶才有肥沃的農田,其他地方都是茫茫乾漠,這使人無法相信她如何有餘力去養活這批龐大不事生產的工人隊伍。何況她還有強大的軍隊、不勞而食養尊處優的僧侶、官員和窮奢極侈的皇朝貴族?”
這次連尊柏申也露出思索的神色,埃及這個列於四大明古國之一的國家,她的明在公元前五千年至叁千年間已達到亢龍有悔的極峰,接著下來人們看到隻是她的衰落,以至於今天的貧困,究竟是甚麽條件能令她興旺起來?又是甚麽原因使她不斷地走下坡?
淩渡宇簡短有力地道:“由此可以斷言,埃及在公元千年時,並不是現在那樣。”
夏芸博士愕然道:“這話怎說?”
淩渡宇道:“在埃及的敘事古壁畫裏,存在了大量描述在水上撐船的描寫,這些壁畫很多都藏在遠離地海和紅海的沙漠裏,顯示出埃及人和湖海有很親切的關係。”
他頓了一頓,才強而有力地道:“所以從前埃及應該布滿了湖和海,就像國的黃河和長江,才能孕育出如此興盛的明,這是地軸轉變洪水留下的痕跡,但這萬年來死湖死海逐漸乾涸,海底變成沙漠,於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明隨著地理環境的劇變而衰落,阿特蘭提斯在我們腳下有何稀奇。”
他終於說出了石破天的推論,他所說的一切,大部分是由高布處得來,加上他本人豐富的想像力,連羅曼斯這充滿敵意的人也為之語塞。
馬客臨乾咳一聲,表示有話要說。
淩渡宇警覺地望向他,這次會議最難纏的對手,不是羅曼斯,而是這莫測高深的人。
馬客臨沉聲道:“我是個考古學家,畢生都致力有係統和科學地去對待古代留下來的神話、傳說、物和廢墟,以避免主觀武斷和錯誤的解釋,當然,像淩先生這樣的外行人來說,是不需受到正統考古學這規條的限製。”
淩渡宇心暗叫厲害,這人一上來先不和他針鋒相對,而是高高在上以考古學權威的身分將淩渡宇無情地低貶,剝奪他發言的資格。
馬客臨分別望向白非和夏芸,同這兩個同是考古學的專家道:“白教授和夏芸博士同意我的話嗎?”
白教授霞了一震道:“當然同意!”眼閃過恐懼的神色,似乎一點抗逆馬客臨的心力也沒有。
夏芸則道:“有時大膽的推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馬客臨笑道:“一般人的推想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由英格蘭格滋索爾滋伯裏平原上的史前巨石柱群、埃及金字塔、秘魯那斯克人的線條畫和圖案畫,以及無數古代和史前的遺跡,便有好事之徒作出各種隨心所欲的想像,從消失的明、沉沒的大陸、超級明、古代曾來訪的外星人、用符號表示的神秘知識,既無節製,又沒有常識,都是禁不起進一步考驗的馳想,爵士,你同意我的話嗎?”
尊柏申皺眉道:“請你繼續說下去吧。”
淩渡宇冷靜地等待著這冷傲的人的反擊。
馬客臨精灼的眼神注在淩渡宇臉上,緩緩道:“淩先生最主要的立論,在於地軸曾變動過,於是產生了驚天的大災難、大水災,又造成了地理環境的劇變、阿特蘭提斯的沉沒和轉移,是嗎?”
淩渡宇點頭應是,他愈來愈感到對方辭鋒的淩厲和思路的清晰。
馬客臨首次露出一個充滿冷意的笑容,道:“淩先生有關兩極積雪引致地軸改變的理論,有趣但卻不是事實,以南極洲的冰域來說,衛星的資料顯示自七十年代以來,使不斷縮小,由原本的一千二百萬平方公裏,縮小了二點八四八萬平方公裏,這種收縮極可能是從很久以前已經開始,現在才發現,所以積雪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白非表示同意地點頭,羅曼斯見到有人作出反擊,也麵露得色。
淩渡宇心歎了一口氣,他可以輕而易舉地駁斥馬客臨的理論,首先,這可能是由於現今人類肆意破壞大氣層,使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例如美國地質調查局使曾在南極泰萊乾穀鑽洞測量,發覺溫度上升了兩度,但假若他出言辯論,使會陷進絮絮不休的爭論裏。
馬客臨這種思辨方式是揀點出擊,隻要擊破一點,其他的論點亦不攻自破,淩渡宇也是此高手,已想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
他笑了笑道:“這可能是由於地球溫度上升有關,並非代表一萬年前的情形,馬先生似乎是非常反對遠古曾存在著更先進的明,隻不知怎樣用你的科學和有節製的思考,解釋『天狼星之謎』。”
尊柏申微微一笑,既佩服淩渡宇的雄辯滔滔,又訝異他淵博浩瀚的識見。
天狼星之謎是與非洲一個居於廷巴克圖以南山區的“多貢族”有關,這仍保留著原始部落社會的民族,一向是人類學家大感興趣的目標,他們的神話和傳說,明顯地與非洲其他民族不同。
例如他們的天狼星的傳說裏提到天狼星有一顆黑暗的、致密的、肉眼看不見的夥伴,那裏有宇宙裏最重的物質,於是他們喚這“黑暗的夥伴”為“渡托羅”。
“波”在土語是種細小的穀物,“托羅”指的是星。
這傳說使明人震撼地大惑不解,因為直至一八四四年,天學家才從天狼星運行的異常軌跡推測出她有另一顆伴星,於是命名為天狼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