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衝鋒槍(3)(1 / 2)

PP-2000新式衝鋒槍采用獨特的減速機構,理論射速控製在600發/分左右,因而在連發射擊時能保證射擊密集度和有效性。PP-2000衝鋒槍的最大優勢表現在它的殺傷性能上。PP-2000衝鋒槍的主用彈7H 31式防禦槍彈具有其他手槍彈無法比擬的穿甲性能,這一特性使得該槍在90米射程內,發射9毫米7H 31式槍彈,可擊穿有硬裝甲防護的防彈背心,也可有效打擊車內目標。此外,PP-2000采用衝鋒槍常見的自由式槍機工作原理,使用閉鎖待擊方式,提高了射擊精度。

PP-2000首先適用於近距離作戰。其穿透力強,可以打穿對方防彈背心和頭盔。此外,PP-2000配有特別光學定位儀器,瞄準速度較以往提高1倍~2倍。因此,2008年以來PP-2000就開始為俄國內務部使用。

被忽視的好槍——意大利M12/M12S衝鋒槍

兵器檔案

型號:M12/M12S衝鋒槍

口徑:9毫米

槍長:645毫米

槍重:2.98千克

彈容:20發/30發/40發

伯萊塔公司生產的12型衝鋒槍簡稱M12或PM12,於1959年推出,1961年成為意大利軍隊的製式衝鋒槍,並出口到許多國家,M12的結構設計很緊湊、操作簡單、性能可靠,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M12卻並不出名。這同為第三代衝鋒槍之中的優秀之作的名字被湮沒在MP5和UZI(“烏茲”)的名氣之中,遠不如後兩者那麼聲名顯赫。

M12采用的是衝鋒槍常見的自由後坐式原理和開膛待擊,發射9毫米槍彈,而所采用的包絡式槍機也是多數現代衝鋒槍的典型特征。槍機從三個方向包住槍管的後半部分,擊針固定在槍機上,隻有在槍彈完全進入槍膛時才能打擊底火。

M12有兩個保險裝置:一個是自動握把保險,位於扳機護圍下方,隻有在射手握緊握把時才能扣動扳機,隻要鬆開握把保險就可阻止槍機運動。這樣的設計可防止槍在跌落地麵時由於碰撞而走火;另一個是按壓保險按鈕,它位於握把正上方,用於鎖住握把保險,將它向右推為保險狀態。伯萊塔M12的快慢機位於握把的前方,從左邊壓入為半自動射擊,從右邊壓入為全自動射擊。

前握把、彈匣插座、發射機座和後握把等為整體部件,同時也是機匣的一部分。機匣內壁有較深的縱向排沙槽,能容納汙物,使槍的機構在惡劣環境中仍能正常運作。

在機匣前方有一個刀形準星,可調整高低和風偏;機匣尾部安裝有一個“L”形翻轉式表尺,有兩個射程分別為100米和200米的覘孔;準星和照門都有護翼保護。

M12圓筒狀的機匣及彈匣插座均由鋼板衝壓件焊接和鉚接而成。槍管和複進簧底座分別螺接在機匣的前部和後部,拉機柄槽盒泡殼口是機匣成形後才用機械挖出來的。該係列衝鋒槍很容易分解、組合。

該槍還可安裝光學瞄準裝置或激光指示器,前握把可換成大功率白光燈前握把,這種特殊握把靠內部的電池來工作。該槍設計了與之配套的螺接消聲器,隻是安裝前必須先讓槍械技工在槍管前端加上螺紋。

伯萊塔公司於1978年在原來生產的M12衝鋒槍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新的12S型,即M12S或PM12S衝鋒槍,該槍推出後迅速成為意大利軍隊的製式武器。並被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特許生產和裝備到部隊中,另外,突尼斯和塞爾維亞也在使用M12S衝鋒槍。此外,M12S衝鋒槍還被用到一些國家的執法機構中。

M12S衝鋒槍的基本結構與M12相同,是目前伯萊塔衝鋒槍係列中最後的一種型號。它與M12的主要不同之處是:

1.手動保險與快慢機組合成單一手柄控製的機構,位於護圈的左上方,射手握持握把的右手不用移動即可用拇指操縱手柄;按順時針設置了三個位置:“S”(保險)、“1”(單發)和“R”(連發),當手柄位於“S”時,扳機與握把保險均被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