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長:670毫米
槍重:2.93千克
口徑:9毫米
彈容:25發
20世紀60年代初期,斯太爾·曼利夏公司在雨果·斯托阿瑟的指導下,研製並投產了MPI 69衝鋒槍,並裝備了奧地利的軍隊和警察。在1981年前後又改進為MPI81。這兩種型號的衝鋒槍被歐洲和其他一些地方的警察和軍隊所使用。
MPI69/MPI81式衝鋒槍采用包絡式槍機,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待擊,固定式擊針,垂直握把兼作彈匣插座,護手采用尼龍製成。該槍大量采用衝壓鋼件,其他部件則為模鑄塑料件,如機匣是用鋼板衝壓、焊接而成,而前護托和垂直握把是一整塊尼龍材料製成。其槍管采用冷鍛成型,內膛表麵粗糙度較低,槍托是可伸縮的,由鋼製成。該槍結構簡單、工藝較好。
MPI69的最大特色就是前背帶環連接在位於機匣頂部左側的拉機柄上,當把背帶向後拉動時,則可同時拉槍機向後運動,使槍處於待擊狀態。此時,射手就不能再拉動背帶,從而不致影響射擊時的槍機循環運動。這個設計也許是考慮到提高士兵緊急情形下的出槍速度,但其實並不實用。
MPI81衝鋒槍是MPI69衝鋒槍的改進型,在1981年前後改進定型。MPI81衝鋒槍主要就是把前背帶環移到機匣右側,而采用獨立拉機柄。另外,MPI81衝鋒槍的內部結構稍有改變,使理論射速增加至700發/分。此外,MPI81衝鋒槍還有用於在裝甲車的射孔上使用的加長型槍管。其他方麵MPI81衝鋒槍與MPI69衝鋒槍基本相同。
MPI81至今還在奧地利部隊服役。尤其是特種部隊,對這種堅固結實的衝鋒槍特別青睞,在一次秘密的武裝泅渡試驗中,該槍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斯太爾衝鋒槍的突出特點是出水麵後能立即開火,即使彈匣和握把仍在水中。
美國雷明頓武器公司
雷明頓武器公司始建於1816年,是一家曆史悠久的美國槍械老廠。該公司的創建者伊利法萊特·雷明頓從小就顯示出其在機械方麵的非凡才能。他在務農種地之餘開了一家鍛造維修工廠,他設計的步槍受到市場的一致好評。1845年如雪花般的大批政府訂單極大地推動了雷明頓公司的發展。雷明頓公司的槍械對戰爭和曆史的作用是極其深遠的,即使在科技高速發達的新時代,雷明頓公司依舊展現出了它的勃勃生機。
該廠設計生產的諸多新型輕武器,包括雷明頓M700係列步槍、M24狙擊步槍、6.8毫米SPC彈等依然占據了很大的輕武器市場份額。
二戰主角——PPSh41衝鋒槍
兵器檔案
型號:PPSh41衝鋒槍
全槍長:8.43毫米
全槍重:3.63千克
口徑:7.62毫米
初速:480米/秒
有效射程:200米
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運用一些新型生產工藝,於1940年9月設計出一種新式衝鋒槍。經過2個月的試驗和與PPD的競爭,斯帕金設計的武器最終獲勝。1940年12月21日,前蘇聯國防委員會正式采用斯帕金衝鋒槍,將其命名為“PPSh41”。
PPSh4l衝鋒槍的結構特點是,大部分零部件都用鋼板衝壓、焊接、鉚接製成,結構簡單,加工工藝較好,理論射速和射擊精度都較高。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槍管膛內鍍鉻,槍管護筒的前端超出槍口並稍微向下傾斜,具有防止槍口上跳和製退的作用。機匣、槍管護筒都用厚鋼板衝壓製成,具有容易加工和成本低的優點。
該槍有早期型和標準型兩種,早期型配實踐證明,PPSh41是一款出色的衝鋒槍。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不會忘記前蘇聯紅軍在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所創造的豐功偉績。閉上眼睛,前蘇聯紅軍士兵緊握帶著一個大彈鼓的木柄衝鋒槍,或在滿目瘡痍的大街上殊死戰鬥;或冒著深厚的積雪在嚴寒中拚殺;或乘著T-34坦克在茫茫草原上千裏奔襲的英勇形象仍然曆曆在目。不管你怎樣設想,都有一個共同的要素,那就是前蘇軍士兵手上緊握的是PPSH41衝鋒槍。在衛國戰爭中,PPSH41衝鋒槍幾乎成為前蘇聯紅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