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浩沉穩地從笠原的手提包裏取出一本30公分見寬的像冊,然後揭下了幾張照片給有末精三看。照片實際是密碼。大島浩說:“這是德國提出的有關日德意三國結盟的方案。這次的方案不是隻針對蘇聯,而是對各國而言的。主要意思是,當任何一方受到第三國進攻時,三個國家要互相支援,包括武力援助。事關重大,不便發電。所以,決定請笠原君親自帶回東京。你看這個方案任何?”
有末精三回答說:“意大利和德、日兩國的情況不同,恐怕其國內形勢使之難以同意加盟。”
大島浩邊聽邊說:“裏賓特洛普說,戈林元帥和墨索裏尼總理是老交情了,沒有什麼問題?”最後,大島浩還叮囑道:“此事不宜外傳。”
“但,對大使……”有末精三躡嚅地剛要發話,就被大島浩打斷:“這是軍事機密。”並強調道,“同國內的一切交涉都要通過我。”
為加強日德意三國的合作,早在1938年1月,剛剛就任政府外交部長的裏賓特洛普就與大島浩開始了磋商。這次也和簽訂防共協定時一樣,駐德大使東鄉茂德完全被蒙在鼓裏。
一個國家的外交部長,越過雙方國家的全權大使,同該國一個武官進行關係到該國命運的談判,這在外交上是不允許的。這裏麵的原因是東鄉茂德在擔任歐美局局長時,曾就簽訂日德防共協定表示過反對——他說:“希特勒的過激行動終將成為引起歐洲乃至世界大亂的根源,因此日本與之結盟並非上策。”所以裏賓特洛普肯定是對他甚為不滿,而想通過大島浩來做日本陸軍的工作。
同年7月,駐德大使館一等秘書昌穀忠寶獲悉,笠原在柏林的逗留是為了與德方磋商加強日德意三國合作的問題,於是馬上報告了東鄉大使。東鄉聞之大為震驚。8月中旬,當東鄉了解到談判業已獲得相當進展時,立即電告了外務省:“三國同盟很可能起到誘發歐洲戰爭的壞作用,最後日本也會被牽連進去,因而應取消結盟談判。”
但是,就任外相不久的宇恒一成卻回電說:“關於加強防共協定問題,業已決定由陸軍武官大島浩同裏賓特洛普進行聯係磋商。”
東鄉茂德不服,第二次拍電:“委托陸軍武官處理軍事以外工作是很不妥當的。這有悖於外交一元化原則。”
幾天之後,東鄉便被莫名其妙地調往莫斯科。大島浩的諜報奇才運用到了自己人身上,他越俎代皰了一切外交事務。東鄉被排擠出去,德國成了大島浩獨來獨往的場所。1938年10月大島浩直接由武官升為大使,這在日本外交史上尚屬首例。
4.翻雲覆雨的日本軍部
1938年10月,日本老軸心外交促進派白鳥敏夫被任命為駐意大使。日德意三國結盟的步伐更加加快了。在白鳥臨行之際,當時的首相近衛鼓勵他說:“到任之後,希望你與大島大使合作,在那裏不斷為鼓舞國內士氣而努力。”很顯然,“鼓舞國內士氣”指的就是加強情報活動。
對於加強日德意三國合作問題,近衛內閣及其後來的平沼內閣,態度都極為暖昧。之所以如此,完全與信仰日德意軸心主義的少壯軍官擁戴上台的陸軍大臣阪垣征四郎有關。在五大臣中(總理大臣、大藏大臣、外務大臣、陸軍大臣、海軍大臣)阪垣征四郎有著絕對的影響,這就使得應起主導作用的總理大臣一味退讓;而應堅持外交原則的外務省也是立場不穩、態度暖昧。
1938年8月12日,外務省向五大臣會議提出關於日德談判方案,明明白白地把締約的目的限定在蘇聯一國的範圍內,可在29日參謀本部拍給大島的電報卻含糊其辭地說:“(條約)矛頭雖針對蘇聯,但不要給人印象,似乎英美等國亦列為我正麵之敵。”
11月11日,五大臣會議又一致通過決議,決議說:“本協定的矛頭主要針對蘇聯,即使英法等國站在蘇聯一邊,變成我們的敵人,也不要以英法等國為對象。”12月25日,大島浩表示反對這一決定。他說:“倘若矛頭直針對蘇聯,三國協定則難以談判成功。”由於陸軍大臣阪垣支持大島浩,使近衛內閣意見分歧。結果一個月後,還沒來得及給大島浩拍發回電,近衛內閣便宣布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