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述
使用掃雷、獵雷、破雷設備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艦艇。包括掃雷艦艇、獵雷艦和破雷艦。
掃雷艦艇有艦隊掃雷艦、基地掃雷艦、港灣掃雷艇、掃雷母艦等,主要用於基地、港口附近,近岸海區和航道等水域排除水雷障礙,在雷區開辟航道,以保障己方艦船的航行安全。
其滿載排水量,掃雷艦為500~1000噸,掃雷艇為400噸以內,掃雷母艦為數千噸。它具有較好的防雷性能,較完善的導航設備。航速12~24節,續航力600~4000海裏,自給力3~10晝夜。裝備有切割掃雷具、電磁掃雷具和音響掃雷具,小口徑艦炮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相繼出現了遙控掃雷艇、氣墊掃雷艇和獵雷艦、破雷艦等新型反水雷艦艇。
發展曆史
時間簡史
從19世紀50年代克裏木戰爭(1853~1856)中出現掃雷艇開始,曆經多次海戰,反水雷艦艇得到迅速發展。反水雷艦艇清除水雷的方法主要是掃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同盟國就投入掃雷艦艇1500艘。戰後,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動用近1600艘掃雷艦艇曆時8~9年,清除大戰中存留的水雷。有的國家在緊急情況下,還使用由舊船改裝的破雷艦,但成效不大。
20世紀5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水雷引信和抗掃措施與裝置日趨先進和複雜,以傳統的掃雷方法,已不適應排除現代水雷的需要。50年代末,不少國家積極探索和研製新的探雷、掃雷的方法和裝備。
1972年,法國建成第一艘獵雷艦之後,各國也相繼建成獵雷艦艇和具有獵雷與掃雷能力的獵掃雷艦艇,減少甚至停止建造傳統的掃雷艦艇。
技術說明
水雷是一種布設在水中,當艦船碰撞或進入它作用範圍便可爆炸的水中炸彈。對敵方艦船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多年來一直被各國普遍使用。
鑒於此,多年來各國反水雷技術部門及大批專家對其進行了大量、反複的研究,使反水雷技術迅速提高,從而使昔日隻用。
掃雷艦艇掃除水雷的單一反水雷方式發展成為目前集掃雷、破雷、獵雷等各種反水雷方式於一體的綜合性高技術的反水雷體係,反水雷艦艇的種類也日益增多。
技術簡史
反水雷艦艇是在掃雷艦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謂掃雷艦艇,就是用於掃除封鎖海域的水雷的艦艇,是在水雷捕撈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最早的掃雷艦艇誕生於日俄戰爭期間。當時的掃雷艦艇由漁船和老式艦艇改裝而成,采用雙艇拖拽掃雷具進行掃雷。
之後,人們又研製出單艦拖拽切割掃雷具。這是一種由兩根掃索將16把割刀平分裝在艦艇尾部,由掃雷艦拖著進而切割錨雷錨索的切割工具。當掃索隨艦艇前進時,如割刀遇到錨索,由於艦艇的動力而切斷雷索,使雷體浮出水麵,然後采用火炮等水上爆破法擊毀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