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修)(1 / 3)

第六十五章丁憂江南(下)

朱軾自林謹知死後,在林海回來之前,一直要應付各種瑣事。這些年來,天京城裏的賈敏雖是當家主母,但她畢竟相隔遙遠,江南的林府,內外事務基本都由朱軾來管。舉凡商鋪和彩工坊、茶園的大小事務,皆要報到朱軾這裏來,讓他忙亂得很。就連這回林謹知的喪事,即便林海回來了,若不是有朱軾在,單讓林海來做,還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

還好徒行之從天京城裏帶來的人手都是有能為的,待他們過來幫忙,裏裏外外操持起來,總算讓朱軾能夠坐下來歇歇。可忙的時候還能撐得住,一待放鬆下來,這些年來積攢的苦楚和病痛一並襲來,終於讓他在林謹知入土之後有些支撐不下去。

林謹知死後,林海對朱先生更加視之若父。待知道了朱軾病倒的消息,在草廬也待不下去,趕忙回了府邸。

朱軾對林謹知雖然有所愛戀,可也知道林謹知對他隻是朋友之情,那愛意始終深埋心底,即使兩人終能老來相伴,卻總是少了些什麼。他本來也是翩翩君子樣,科舉路上也還算順遂,本是打算報效國家的,可誰知早年間少年輕狂之時,竟因了愛意不能純粹而發誓不娶妻。這般離經叛道之舉在他還是學政官員之時,並無人來指責一二,但到他被免了官職之後,無論家族還是世交好友,卻都將他視為異端,竟至於浪跡天涯去躲清靜。

然而雖是被迫出遊,朱軾卻漸漸在遊曆了北國雪原、西北戈壁、東南海塘、西南煙瘴之後,眼界日益開闊,待遊逛到姑蘇之時,又在一處茶園遇上了個從來看不上酸文腐儒的林謹知。那時兩人因茶結緣,談起種茶之道來滔滔不絕,林謹知更對他走遍大好河山極為欽羨,待知道他如今並無什麼固定居所之後,便一力請他留在安平侯府,後來更將自己的獨子交給朱軾管教。朱軾也曾試探過林謹知對男子相愛的看法,林謹知那邊自己沒什麼想法,也知大夏有此風氣,但終究林家數代單傳,讓林侯爺更重子嗣,便也如那些俗人一般要先娶妻生子再圖其餘。還好揚州那邊甄應嘉功成名就、封妻蔭子之餘又想起了年少輕狂之時的夥伴,由此朱軾便一邊姑蘇一邊揚州地安穩度日。待到後來他與甄應嘉一在朝堂一在江湖,終究漸行漸遠,到了還是要在林府終老。

林謹知於朱軾而言,乃是過盡千帆之後的港灣,雖則不能對他有情愛上的回應,但拿他做個知己卻是真心的,且林謹知在楊氏死後,越是對夫人懷念,朱軾反而越是心裏喜歡,竟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終究對了一回,這世上還是有真情之人的。林謹知死後,朱軾看著林海有所成就,朱家與自己再無幹係,甄應嘉那裏,官做得再怎麼順風順水,也與自己無關,一度覺得生無可戀。還好平王的到來,讓他終究牽掛林海,生怕林家卷入奪嫡之爭,即便今上有心維護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便強打精神去應付平王。

徒行之這回南下,不光帶來了徒景之給林如海的問候,還帶來了一套書冊,前些時日忙忙亂亂沒能顧得上,如今見安平侯喪儀結束,林海回過神來,方拿了出來。林海見了大喜,連道有了這個朱先生必定高興,便與徒行之一道,將書冊奉於朱軾麵前。

朱軾本是因著林謹知的關係才悉心教導林海,不料所教導的安平侯府小公子林海,大病一場之後竟似換了個人似的,不光讀書上依舊勤奮,對他當日周遊大夏的見聞更感興趣,還一力攛掇先生將這些地理地貌、見聞風光都寫下來。朱軾本來並沒有想那麼長遠,他出走本是無奈之舉,後來眼界開闊了,也不過用於開解自身,在林謹知麵前也就是因自己見識的多些而能得林謹知的青眼。林海卻不然,他雖不知曆史,也不知徐霞客的壯舉,但一個國家的地圖有多重要他卻是知道的,因而一待知道朱先生的壯遊,便求朱軾寫出來。

這數冊遊記,還有林海後來憑記憶加上的一些文字,分類整理之後,都經林海之手交給了徒景之。徒景之是個有大眼光的,以往他就曾命幾個洋博士畫過地圖,還曾命人東西南北地奔波,探訪大河源頭、礦藏所在乃至海波萬裏的海疆邊界,得了林海送來的書稿,更是欣喜,命人將其彙總起來,終於在景德三十年告一段落,由禁宮書局開刻。《大夏地理誌》,便是景德帝欽定之名,如今刊刻所成已有百部,景德帝分賜各地藏書樓並重要官署分藏使用,更讓平王帶一套送至姑蘇珠玉隨心閣。

朱軾得了這套《大夏地理誌》,方才有些明白自己的這個弟子為何能與皇帝有了私情。這許多年來,他先前隻知林海思慕一位京中來的貴人,雖猜測乃是今上,卻實在不知道這兩人到底怎麼看上了對方。後來直到聖駕南巡揚州,林海與景之成了事,且驚覺今上乃是下邊的那一個,實在驚世駭俗之至。又兼林海入仕之後,景德帝並不曾對林大人許以高官厚祿,林大人也不曾恃寵而驕有過出格的舉動,可無論是林海會試前從林家產業裏抽身,成婚後揚州林府這邊的年節孝敬竟是雙份,還是林謹知病後京中太醫趕過來診治,這回連平王都親臨葬儀,又有自己的心血得了聖上的認同,在在都讓他吃驚之餘,也知這兩人誌趣相投,又實在是個長遠的打算。

朱軾輕撫著《大夏地理誌》,他的一腔抱負本以為早已經消散,可見了這套書,知道自己那些遊記見聞還能對國家朝廷有所助益,實在心頭大慰。

書裏的文字,林海自己核校過的,早就曆曆在心,徒行之卻不曾看過,這時他為了開解朱先生好讓林叔安心,便硬要朱軾為自己講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