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修)(1 / 2)

第八十五章提前打好預防針

林海要去姑蘇,府上的徒老爺自然也是要跟著去的,如此幾個孩子如何安置就成了問題。林府內宅,如今諸事明麵上都由紅菱和金堂夫婦掌管,自然內裏行宮留守太監、高有道的拜把子兄弟李雲祿也算是個管家的。可金堂必得跟著林大人和徒老爺進退,紅菱一個人顯是照看不過來這幾個孩子。葉夫人如今和黛玉和英蓮都很友善,可她自居仆役,又兼李雲祿自然不敢去和徒七、林憶叫板,如此林海著實煩惱了幾日。

還是甄應嘉體察上意,他從葉澄觀那裏得了幾句消息,立時和金陵那邊通了信兒,轉天就跑過來拜見徒景之,隻道甄老太太想念孫女,又道林姑娘和甄姑娘交好,不妨一起接過來到金陵小住幾日,望徒老爺成全自己一片孝心雲雲。

徒景之覺得這安排也挺好,皆因林府沒有主母,黛玉如今雖有英蓮陪伴,日常生活不再寂寞,但揚州城裏官麵上的太太小姐的聚會她仍是無緣。若是到金陵,甄家人口眾多,兄弟姐妹不少,熱熱鬧鬧的,興許還能讓黛玉高興,且這回林海回姑蘇,弄不好就是要辦喪事,帶著幾個孩子總不好,甄老太太和甄應嘉如此提議,倒真是說到他的心裏了。又想著徒七也不小了,便叫徒七和林憶一並跟著去金陵轉轉,隻是不必住到甄家去裹亂就是。

幾個孩子聽聞能出遠門,皆是欣喜非常。於是林府這邊紅菱一一為黛玉和英蓮準備東西,甄應嘉又哪裏敢勞動林府為黛玉和英蓮花費?他屈尊降貴親自找上紅菱,隻道甄家就如自家一般處著,不需多帶什麼人,有什麼兩位姑娘喜歡的小物件帶著就是了,其他一應所需甄家必是挑著上好的為兩位姑娘預備著雲雲。

揚州到金陵水路通暢,是日甄應嘉親自帶著黛玉和英蓮從碼頭上船出發,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甄家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黛玉這些時日因著英蓮的身世,常聽得紅菱說過,英蓮的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從甄應嘉到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即使比不上自家,也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雖則徒景之說“玉兒就當自己家處著”,但黛玉是個心性要強的,又從不曾到別家客居,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英蓮一應都以黛玉之意為先,雖是到自己的“祖母”家,可更是陌生之地,便也一言不發。

自上了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正門卻不開,隻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雖是甄應嘉親自回府,可畢竟是帶著“女兒”探望老太太,正門是不能開的,便走了西邊角門。他早就和甄老太太商議妥當,剛進府便托辭公務繁忙,自己先走了。

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後麵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複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和英蓮下轎。

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麵的正房大院。正麵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台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麵聽得人回話:“甄姑娘、林姑娘到了。”

英蓮和黛玉方進入房時,隻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母迎上來,便知是英蓮的祖母甄老太太了。方欲拜見時,英蓮早被她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麵涕泣,英蓮想起身世不明,黛玉忽的想起母親,也哭個不住。

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甄老太太也知不能怠慢黛玉,方收了淚,讓兩女拜見了自己。

眾人見甄家這位流落在外的小姐體貌秀美,而那位林府的林姑娘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亦是不俗,兼之甄老太太早有提點,便不敢小覷了這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