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1 / 2)

第九十一章薛同知捐館揚州城

薛劭的身子在轉過年來的初春大壞,他對此早有準備,從幾年前就開始為身後之事謀劃。薛家如今頂著皇商的名頭,自己又捐了個五品同知的虛官,論富貴,在江南地界也是數得著的了。薛劭在過繼給薛老爺子之前,本家的幾個兄弟被薛勳想了些法子紛紛出了意外,如今隻有一個哥哥領著個侄子遠遠地住在京城,算是為薛多嗣的本家留下了血脈。可薛劭不願自己本家卷入紛爭,寧可讓哥哥和侄子在幾個鋪子裏拿幹股過活,他深知自家宗族人口雖眾,能拿得出手的卻不多,更兼兒子薛蟠還小,自己卻等不到他長大,便立意要為兒子找好一門親事,好既能輔助薛家又能為兒子帶來助力。

這一門親事,薛劭原本想到的是妻子的娘家王家,王家也是枝藤葉茂的大家,王子騰如今又被調到京城任官,若能親上加親是最好的了,可王家如今並無什麼合適的女孩待字閨中,他轉而想到了林家。如今薛林兩家也算有了來往,不光林憶時常和薛蟠出遊,就是黛玉也和寶釵交好。雖則林海乃是科舉出身的二品大員,自己不過是捐來的五品官,可大夏如今對四民的劃分並不那麼壁壘分明,且多重親族,林家宗族不盛,林海如今隻一子一女,就算他這一輩安然富貴,總要為兒女謀劃。林家的彩工坊,薛劭知道自今上登基,如今都已成了官家的,自己若以薛家產業相誘,為兒子求娶林家姑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這邊打起了如意算盤,便更時常讓夫人帶著寶釵去林府。王氏那裏既操心丈夫的身子,又操心兒女的將來,薛劭對薛家的盤算,王氏雖是正妻,可她秉性慈軟,薛劭竟是從來不願與她商議,這些時日王氏看著丈夫的意思讓她多帶著寶釵去林府,她這裏竟想差了。每每到了林府,王氏就拉著英蓮問這問那,到讓英蓮羞紅了臉,以後竟多借故躲開不見王氏了。

薛劭這裏忙著給兒子留下根基,不顧醫生叮囑,每日拖著病軀敲打各處管事,又帶著薛蟠巡視店鋪。林憶有時跟著薛蟠過來,薛劭也不避諱什麼,竟是想要將自家手段全數使出來,好讓兒子不至於在自己死後拿捏不住這些事務。

卻是初春時分,天京城裏派出了個貴人前往揚州,這位貴人微服出京,竟不曾驚動地方,一路樓船到了揚州。

薛劭身子雖不好,但隔些時日總要到林府拜訪,林海心中並無腐儒對於商賈的偏見,且蘇錦華走後,他公務之外更無什麼朋友來往,可喜薛劭是個有能為的,且又能說會道,兩人每每見麵也是相談甚歡。這日薛劭遞過帖子,本是按著日子登門拜訪,卻沒有見到林海,葉澄觀將他迎到一處偏廳,隻道林大人臨時另有要事,不能來見薛大爺,還請薛大爺見諒。薛劭自然不敢和林海計較這個,便略喝了幾口茶就告辭而出。

可他邁出偏廳,往角門處走,路上卻見林海並未穿官服,僅著常服,許是因著初春寒冷,外邊還披著貢緞岫雲紋鬥篷,在幾個下仆的簇擁下,陪著一位衣飾華貴的中年人走過去。薛劭立時僵住,總算他反應快,躲到廊柱後邊,好歹不曾和忠順親王打上照麵。

薛劭耳邊聽著忠順親王的聲音很是輕鬆,隻道:“林大人說的哪裏話,我怎麼敢勞動您去碼頭接我!倒是這一回辦差,可是了了我多年來的心願了……”

林海的聲音裏帶著絲苦笑,道:“二老爺說笑了,三老爺在流韻樓,我們不要讓他久等吧。”

一時聲音漸遠,薛劭方才從廊柱後轉出,也不管葉澄觀派出送行的下人模樣如何,隻覺得心中有一股莫名之氣總也抑不住,一時頭暈目眩,竟栽倒在地。

下人忙稟告了葉澄觀,薛劭被林府派人診治,好容易醒過來,葉澄觀親來探視,見薛劭臉色不好,又因聽著太醫的話,知道薛劭心疾已經不好救治,便軟語寬慰。薛劭勉力應承幾句,葉澄觀見他能夠活動了,方命人送薛大爺回家去。

薛劭本是乘轎來的林府,回家時卻是林府派出的馬車送回。王氏接了丈夫,一邊抹淚一邊侍奉湯藥,煩擾了好一陣子。薛劭心中鬱鬱,隻道自己要休息,將王氏和寶釵都趕出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