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林黛玉拋父進京城
忠順這次被徒行之派到揚州,正是為了把徒七帶回京城去。
徒七已經到了可以行冠禮的年紀,徒景之也知道不能把徒七就這麼一直不明不白地拘於江南,徒七已經求了他好幾回,想行冠禮,好能自由活動,可徒景之並不理會。直到徒行之自己想起來七弟的事情,先是來信問詢父親的意思,又派出忠順親自來接,徒景之見徒行之總算心裏有這個兄弟,方才鬆口答應。
林府這邊便有人為徒七收拾行裝,徒七一邊看著從人每日忙亂,憧憬著成人之禮,另一邊看著黛玉有時過來探望,幫著說起這個要拿這個可留,卻不複往日歡顏笑語的樣子,又不免覺得心中大痛。這回徒七進京,他自知再不會是林大人府上清客徒老爺家的兒子,即使再回到揚州,與林府中人也不能如今時今日一般相處了。
徒七如今雖然不曾戴冠,可已然不是小孩子,這幾年在林府的日子,每每他和林憶為了格物課上的實驗成功而歡呼,和黛玉那裏纏著求她為自己繡這繡那,給黛玉搜羅了什麼好玩有趣的小玩意兒,看著黛玉微笑的臉龐,讓他時常覺得自己仿佛就是林憶和黛玉口中的“七哥”。可轉過臉來看到徒景之,幼時禁宮裏的記憶又總會湧上心頭,提醒他自己到底是什麼人。
徒七和黛玉從小相伴,黛玉的喜怒哀樂就是他的喜怒哀樂,他對黛玉比起林憶這個親哥哥來不遑多讓,且林憶自己尚且是個需要哄的孩子,在黛玉麵前時常還有些小性,兩相對比之下,總讓黛玉說七哥比哥哥還要好。以前他還不覺得,畢竟禁宮裏除了徒三,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間連麵都沒見過幾次,更無什麼情意可言,到了林府如此生活,徒七原本隻當兄妹之間就是該如此相處。可自從英蓮來到林府,也成了他的妹妹,時日長了,徒七方知自己對待英蓮和黛玉的心緒並不相同,加上他有時也陪著徒景之看戲聽唱,漸漸覺出了黛玉在自己心中的不同來。
而黛玉那裏,七哥要回京城的消息對她亦是很大打擊。從黛玉有記憶起,徒七就陪在她的身邊,無論自己想要想做什麼,是那時在華棠院裏要堆雪人,徒七就帶著她一起動手,或是自己戴的花、染的指甲、熏的香,乃至房中的各色玩意兒擺件,大多都是七哥所為,樣樣皆和自己的心意。而如今七哥要走了,父親和徒伯伯都說七哥再不會像過去那樣了,黛玉也已經懂事,知道七哥此去京城行了冠禮,必得封王,隻怕再不會是她的七哥了,讓她想起來就心痛不已。可黛玉也知行冠禮是徒七一向的心願,她自然不會去阻撓,反而時常過來幫著七哥收拾東西,隻是眼淚卻是止不住的,更讓徒七心疼。
卻是年初的時候,甄老太太病臥在床,到二月間,身子大壞,甄應嘉那裏已經準備了報丁憂的折子了。雖則林府有人知道英蓮並非甄應嘉親女,可既然用了甄家的名號,則祖母病危,英蓮離得又不算遠,若不過去侍奉也不好。當日徒景之做主留下英蓮,又給她甄家之女的身份,是為了給黛玉找個年齡相仿地位相當的玩伴,可已然相處了幾年,自然也有了些許情分,英蓮若不去甄家,對甄家自然無礙,可於英蓮自身和林府名聲卻十分不妥,便讓人送了英蓮去金陵。
英蓮的身世,她自己是知道的,於她而言,雖在甄府小住過些時日,可林府才是她心中的家,黛玉身邊方是她應處之地。可她也知林大人和徒老爺讓自己去金陵探望“祖母”是為了自己好,便和黛玉告辭之後去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