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1 / 2)

第九十三章金陵城起複賈雨村

由是黛玉便和忠順、徒七一道出發,這一路之上的春光夏日自不待言。便是黛玉,這一番從揚州到天京的旅程,雖無父親兄長姐妹作伴,可總算有個徒七時時過來陪她,春華夏花,一路上折花攀枝地給她戴上。徒七又時常讓忠順王伯帶著兩人上岸遊逛,或是人煙繁富之地,或是清靜山水之所,往往是徒七打馬隨行,黛玉坐在車裏掀簾觀賞,聽著徒七為她一一講述此是何處、有何來曆之類的言語。

徒七承繼了徒景之的形容和王嬪的溫婉,雖是少年模樣,可此次上京之後就能戴冠的意氣風發,意中人就在身邊的喜氣洋洋,讓他心中極為喜樂。如是每每出遊,既是林姑娘麵前的溫言軟語,又是我父我兄治理之下大夏四民富足金甌永固的豪情萬丈,看在黛玉眼裏又是另一番神采。

在船上之時,徒七看著忠順身上各色飾物很多,又聽著忠順有時玩笑之語,便伏低做小地去求黛玉,求她除了原先的荷包、扇套,再把身上用的、平日拿的各色玩意兒最好都能整出一套來。黛玉繡工極精致,可她不耐總是拿針線,且船上生活比之平日林府也差不多,於是興致來了就親自裁剪布料、挑選針線顏色,拿著徒七比量來比量去,興致沒了,便是徒七懇求也不看上一眼。

倒是忠順,雖是徒景之讓他帶著兩個孩子上京,可他是個放浪的,並不去拿俗禮管教兩人。有時看著徒七在黛玉那裏吃了閉門羹,繼而竟日苦思哪裏得罪了林妹妹的樣子,忠順不但不以為意,反而暗自發笑,還為老不尊地幫著徒七一起出謀劃策,好讓徒七去討黛玉的歡心。

忠順親王王妃早死,又有個斷袖的名聲在外,他一個兒女也無,正好不去招惹以往皇帝哥哥和如今皇帝侄子的心思。這一路行來,忠順有時看著兩小一個年少英姿一個蘭心蕙質,他雖不曾撫養過孩子,可也覺得小兒小女之態甚美,心中慰懷,縱然這一路上沒有孌寵侍奉,竟然也就忍了下來。

林海給賈母的信裏,隻道自家一位門客葉澄觀的夫人陪同黛玉前來京城,因此待快到京城水係之時,便由忠順做主,他和徒七的船多停兩日,讓黛玉的船先行。

黛玉與徒七灑淚分別,她的船到了碼頭,早有榮國府派出的賈璉帶著人手在此等候。林海給賈母的信裏並沒說清黛玉帶著多少行裝,依著賈母的猜測,她苦命的外孫女兒此番來京,必是人手不足樣樣都缺的,由是賈璉隻帶著幾輛騾車來得碼頭。待見到黛玉竟是兩條大船,又聽了林府管事“我家姑娘隻稍微收拾了這兩船東西,餘下的日後陸續再送過來就是”的言語,他本是心中存著些輕視的,這下全數咽了回去,因來不及回榮國府調動車馬,隻好在碼頭現雇了十幾輛車,才將黛玉的行李裝下,將黛玉接到賈府去了。

不提賈母見了黛玉時的哭泣傷感,隻是她原先以為黛玉在揚州林府必是被人輕慢的,此番上京,隻怕也不會讓她帶多少東西,因此竟沒讓人預備下房舍。卻是賈母自己也知道自家府裏這些人的嘴臉,便隻道黛玉來了就在我身邊住著,至少讓賈府的人知道林姑娘是老太太屋子裏的,不會被這府裏的人慢待。

可賈璉在帶著黛玉前往榮國府的路上,叫人提前趕回府中告知了賈母,又通知了王熙鳳,賈母聽了黛玉身邊侍奉的大小丫鬟和婆子有不少,若是住在自己屋裏隻怕住不開,隻好喚了王熙鳳過來,臨時將本住在自己主院的迎春挪出來,讓黛玉先帶人住著,待過幾日另收拾出院子來讓幾個女孩一道住著。

黛玉見了外祖母,想起自己的母親來,也不由得傷感。總算有王熙鳳插科打諢,和兄弟姐妹們廝見時,又有個和甄寶玉長得一模一樣的賈寶玉過來,就連問的話也與那個甄寶玉一樣,到讓黛玉心裏好笑了一回。

迎春素來溫柔可親,探春神采飛揚,她們皆喜黛玉通透可人,沒幾日姐姐妹妹便處得極好,將黛玉離家千裏、遠離父兄的傷感帶走了些。隻是賈寶玉身上有一塊玉,卻是甄寶玉沒有的,來的那一日因為這個賈寶玉還摔了玉,讓黛玉很不自在。

那一日榮國府裏的兄弟姐妹敘了長幼,黛玉見竟是隻有探春比自己年紀小,她一向都是最小的,這時有了比自己更小的,便很是上心,一力要做個探春的好姐姐。隻是過了兩三日,賈環跟著王夫人來給賈母請安,黛玉方知還有賈環這麼個弟弟不提。

徒七這裏第三日隨著忠順的船到了碼頭,因是微服,便隻有幾輛不顯規格的車馬等候在碼頭上。過得幾日,徒行之以太上皇和皇帝的名義發下詔書,給七皇弟司徒遠行冠禮,封襄王,且又體恤襄王一向身子弱,冠禮便隻在禁宮內廷舉行,也不封王太傅,還免了他的朝會列班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