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開新場重演紅樓夢
賈雨村得中進士之後,著實苦熬了幾年方才得了地方上的知府實缺,可又因著與同僚和下員不會相處,到底被人參奏以致革職,他江湖遊曆了一番,總算曆練了些人情世故。待到在金陵甄家和揚州林府做西席,更是對甄家這樣的世家大族和林家這樣的金貴之官有了些見識。如今因了巡鹽禦史一封薦信,榮國府一道折子,他便得了金陵知府這樣繁華之地的實缺之官,心中誌得意滿之餘,也有些惴惴。
賈雨村上任沒多久,因著他的繼室夫人嬌杏的提醒,又想起了在林府時的一些舊事,便時常命人送些銀錢到封肅的府上去。那封肅乃是甄士隱的嶽家,自從英蓮走失,甄士隱跟著一僧一道跑了,封氏夫人日日以淚洗麵,又因身邊錢財皆被父兄算計了去,竟是了無生趣。還好賈雨村要報甄士隱的大恩,又有嬌杏念著封氏夫人對自己的情分,時不時接濟一二,讓封肅不敢太過慢待女兒就是。
金陵城乃是諸多世家的根基所在,賈雨村當日在甄家做西席時已經有所領教,如今成了這一方父母官,每日更是兢兢業業,不敢慢待任何案子。隻是這金陵城裏的大小事件,每日繁雜不說,總有些看著衣衫不妥當的,與人起衝突,待拿到大堂之上卻神情倨傲,並不將他這個父母官放在眼裏。總算賈雨村如今是個謹慎行事的,又從一個小衙役處得了金陵的“護官符”,又上趕著去迎奉了守孝丁憂在家的國之重臣甄應嘉,方才沒怎麼得罪人。
卻是這年秋天,因著明年就是太上皇五十聖壽,大夏如今也算是國富民豐,雖是景仁帝登基前京中有些風雲變幻,可那都是朝堂上的大老爺的事情,與各方小民無幹。景德帝本就頒下過不少德政,景仁帝跟隨父親腳步,如今大力推廣嘉禾,更廣開商埠,到讓大夏更是個盛世之狀。由是大夏上下人等,上至皇帝閣臣,下至升鬥小民,為了太上皇的聖壽盡皆運作起來。從這年秋天起,就陸續有人往京城獻寶不說,內務府上掛了名號的各個皇商,也都因著禁宮各處采買運作而忙亂。
薛家世代皇商,自然也為了太上皇的聖壽,禁宮裏布匹織物乃至脂粉飾物都盡換新的而忙忙碌碌。王氏不提,單是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遊,便趁此機會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新支”,便和母親、妹妹一起上京去。
薛蟠自從被徒七和林憶敲打過,又在揚州時常常和林憶出遊,林憶雖然性子跳脫,又比薛蟠年紀小,可真論舉止行事,竟是薛蟠圍著林憶鞍前馬後地打轉。薛蟠以往以為自家可以在金陵城橫著走,皆因自家富親戚貴,可經曆了此事,先是老爹被氣得吐血,又被帶到揚州城親自向林家少爺賠罪,便是在妹妹麵前豪言壯語,可也知道人外有人,自家這點富與貴終究不是什麼倚仗。更兼以往薛蟠遇事隻會以勢壓人,壓不過人家便被人家整治,待見到林家少爺除了第一次衝突,此後並不以身份為傲,兩人在揚州時常去書館、琴館,又常常結伴去給自家妹子淘換各色玩意兒,攢下了交情不說,薛蟠畢竟年紀還小,以往那些因母親溺愛養成的跋扈和目中無人的性子,被林憶不時敲打譏諷,又知自己惹不過,又見了林憶的做派覺得很好,竟以林憶馬首是瞻起來。即使回到金陵,一來為了守孝,二來他再見到那些狐朋狗友,再聽著那些奉承的話,竟有些好笑。
由是薛蟠在老爹死後,雖是有幾個老家人扶持,可他畢竟年少,許多事務還擔不起來,正好趕上薛家許多事務要去都中內務府交割,又想起林家少爺給自己的信裏說是上京去了,便更動了心思。
王氏這裏,都中既有兄長又有姐姐,她是個兄弟姐妹情深的,便要去兄長王子騰家或是姐姐王夫人那裏借住。薛蟠那裏爭辯了幾回,終是拗不過母親,便也隻好同意了去舅舅家住。可巧王子騰如今成了京營節度使,又兼徒行之知道他的事情,便在明裏給了他一個巡檢江南道的職位,暗裏讓他去南邊轉一圈,日後好護送徒景之回京。
由是薛家母子兄妹到了京城,便投到榮國府居住。賈政見薛蟠年少,便使人進來對王夫人說:“姨太太已有了年紀,外甥年輕,不知庶務,在外住著恐又要生事:咱們東南角上梨香院,那一所房十來間白空閑著,叫人請了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王夫人自然欣喜,薛姨媽能和姐姐相伴也是高興,如是薛家便在梨香院住了下來。
彼時英蓮已經到了賈府,明麵上,英蓮是因為“悲傷於祖母之逝,日日哀痛,又兼玩伴林姑娘亦在京中,因此送至老親府上散心度日”。賈母得了甄家姑娘要來的消息,心中很是歡喜,想著家中房舍最是不少,甄姑娘來了必得和她當日嫡出的孫女元春一樣看待。黛玉和迎春、探春本住在賈母主屋旁的一處小院子,賈母仍覺不足,便讓王熙鳳在賈母自己的主院旁,重又收拾個院子出來,讓迎春、黛玉和探春住在左右廂房,主屋卻留給了甄家姑娘。自然,寶玉一向是在祖母身前的,便仍和賈母一道起居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