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投票(1 / 1)

月黑風高,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的崇山峻嶺中,一架支努幹直升機低空盤旋。四個黑影依次從機尾攀繩而下,動作嫻熟,身手矯健。黑影落地之後,迅速散開警戒,轉眼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神不知鬼不覺。他們是美軍最精銳的海豹突擊隊員,此行的任務是獵殺“基地”組織重要頭目,代號“紅翼行動”。

根據作戰計劃,四人小組進入目標區域後,首先要在附近高地秘密潛伏,然後等待戰機發動突襲,實施“斬首”行動,任務完成迅速撤離。每個突擊隊員都帶上了足夠的武器彈藥、食品和水,必要的話,可以連續潛伏四天四夜。根據事先掌握的情報,附近村莊藏匿著近兩百名“基地”武裝分子,由於孤軍深入,行動必須在絕密中進行,倘若不慎暴露,將會招致滅頂之災。天亮之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三個當地牧羊人上山放羊,無意中發現了他們。

槍口指著三個手無寸鐵的牧羊人,其中一個還是十多歲的孩子,四名全副武裝的突擊隊員卻不知該如何是好。殺,還是放?難以抉擇。每個美軍士兵踏上戰場之前,都已熟知交戰規則:“除非受到攻擊,或者已經明確辨認出敵人及其敵對意圖,否則不得開火。”他們十分清楚,殺害平民是犯罪行為,即使僥幸躲過軍事法庭的審判,也永遠躲不過良心的審判。放也不行,隻要有一個牧羊人回去通風報信,後果不堪設想。既不能殺,又不能放,而他們必須盡快作出決定,拖延也是等死。

如何處置這三個牧羊人?行動小組內部產生了分歧,隊長也不敢擅自下命令,無奈之下,隻好現場投票表決。三個牧羊人像待宰的羔羊,等待投票的結果,來決定他們的生死。四名隊員中,一個主張殺,兩個主張放,一個棄權。投票有效,在三個牧羊人承諾保守秘密之後,全部被釋放。但是,死裏逃生的牧羊人並未信守承諾,立即將他們潛伏的位置報告給了“基地”頭目。一個小時後,一百多名“基地”武裝分子迅速出動,將他們合圍在山上。

戰鬥打響,由於山區地形複雜,無線電信號太弱,求救信號發不出去,突擊隊被迫孤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隊長為了用衛星電話向總部求援,毅然爬出掩體,冒險向山頂開闊地帶運動,不幸身中數彈倒地。激戰過後,三名突擊隊員當場陣亡,隻剩一人身負重傷,僥幸逃生。

這是2005年發生在阿富汗戰場的真實事件,“紅翼行動”以失敗告終。那名幸存的海豹突擊隊員名叫馬庫斯·魯特埃勒,後來被美國總統授予“海軍十字勳章”。馬庫斯退役後,與暢銷書作家帕崔克·羅賓合作,共同撰寫了回憶錄《孤獨的幸存者》,真實再現了這段恐怖的戰爭經曆。在那次生死攸關的投票中,他投的是“放人票”,卻因此失去了三個最親密的戰友。後來,馬庫斯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認為這是自己人生中犯的最大錯誤!自責與悔恨,表露無遺。

讀這本書的時候,可能大部分人的心情跟我差不多,很容易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角色當中,為四名海豹突擊隊員的命運欷歔不已。假如馬庫斯當時投的是“殺人票”,事件的結果就會發生根本逆轉。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那三個牧羊人就應該為戰爭而犧牲嗎?這是一個永遠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戰爭本身就是荒謬的,在這個荒謬的大前提下,拿槍的士兵怎麼做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