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片時代(1 / 1)

女兒讀小學二年級,聰明伶俐,學習很認真,每天都主動拿作業給我檢查。那是一道填空題:“戰士們像()一樣衝了出去。”女兒在括號中間端端正正地寫了兩個字:“螞蟻”!我差點暈過去,隻好強作鎮定,耐心地引導啟發:“你應該填‘猛虎’或者‘雄獅’才對,這樣才能表現出戰士們英勇無畏的高大形象。”小家夥咬著鉛筆頭若有所思,忽然歪著腦袋問道:“老爸,可是電影裏麵都是這麼演的呀?”一句話把我噎得氣若遊絲,我張口結舌,麵紅耳赤。

不得不承認,女兒的觀察力確實比老爸強多了,用電影《赤壁》中周瑜對曹操的話說:“你過時了!”走進電影院,如今哪部片子不是氣勢恢宏的大場麵,號角吹響,千軍萬馬鋪天蓋地,看那漫山遍野的黑點湧動,的確更像螞蟻搬家。我們都被大片寵壞了,眼光越來越挑剔,電影非大片不看,新聞非大事件不關注。於是,如何把睡前小故事包裝成史詩大片,不僅是專業導演們的首要任務,也成了普通百姓的當務之急。

一位來自重慶的農民工,在網上發了個帖子,懸賞征集討薪良策。方案要求:“新穎獨特,不違法不犯罪,盡量做到文明討薪,不搞跳樓,不去上訪。”如果網友提供的方案一經采用,並引起省級以上媒體關注,將給予3000元酬謝。為了表示真實性,發帖人還公布了自己的聯係電話。

記者撥通了這個手機號碼。發帖人陳先生是個農民工班組長,三年前,他帶領數百號民工為一家開發商修建房屋,房子蓋好了,業主早已入住,開發商卻拖欠了幾百萬工程款,導致數百民工至今未能拿到血汗錢。三年過去了,陳先生為了討薪想盡各種辦法,求助過許多相關部門,也拿起過法律武器,錢沒拿到,反而受盡白眼,萬般無奈,他想到了網上發帖。記者問他:“您發這個帖子,真的是為了征集討薪良策,還是為了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關注呢?”陳先生坦率地回答:“二者都有。”

北京的秦女士發了一個帖子,麵向全社會公開招聘拆遷“釘子戶”。任職要求:“最好有相關拆遷經驗,知道如何與黑惡勢力抗衡周旋;大專以上學曆,語言表達能力強;能吃苦,在麵臨停水、停電時不折不撓……”一經錄用,底薪1000元,外加拆遷補償款2%提成。秦女士反複聲明,這不是惡搞,自己現在的確急需這種人才,為了表明誠意,她也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不出所料,最先聯係她的還是記者,秦女士更加直言不諱地說:“我希望此事能成為公眾事件,引起大家的關注。”

兩個帖子,一個討薪,一個招聘,其實不難看出,無非都是為了吸引眼球,把事情鬧大。鬧大了,才會引起社會關注,關注的人越多,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跟拍電影似乎道理相同,要想賣座就必須拍大片,哪怕是貨真價實的小製作,你也要想方設法炒成大片,否則很可能無人問津,血本無歸。

兩個小人物,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大片夢,幾多辛酸,幾多無奈。明明是黑白分明的小事,是非曲直不難判斷,為何非要以大片的形式與公眾見麵,究竟是我不明白,還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李敖說,思想舊了,你就是今之古人。可是我仍然固執地認為,即使是大片時代,也沒有理由讓小人物變成大導演。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