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何區分我國山羊皮的路分和特點?

山羊板皮是我國大宗的傳統商品,由於我國的山羊板皮產量多,質量好,加工潔淨,外銷頗受歡迎。其中四川路山羊板皮和漢口路山羊板皮的質量最好,尤其是成都地區的麻羊皮和河南省周口地區的槐羊皮,粒麵細致,部位差小,纖維編織均勻,在國際上久負盛名。

山羊皮的品質依照各地區的山羊種類、品種、自然條件、飼養習慣和剝皮方法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全國範圍內可以分為五大路分。

(1)四川路山羊皮的特征

四川路山羊皮針毛較短,光澤好,毛色不一,粒麵細致光滑,膠原纖維編織較緊密。在我國山羊板皮中,品質最好,生產地區較廣,又分為成都路、重慶路和萬縣路三個小路分。

①成都路主要產於川西平原和成都周圍,俗稱麻羊皮或銅羊皮,麵積較大,皮板較薄,厚薄均勻,皮纖維編織緊密,粒麵細致,有油性,彈性好,毛呈棕褐色,從頭至尾沿背脊線有一條黑褐色線與兩個肩胛骨的黑色連線相交,呈一個黑十字,是一種優質的原料皮。

②重慶路主要產於重慶市周圍和宜賓、內江、南充、川南地區及貴州省與四川省接壤的部分地區,針毛較短,光澤強,絨毛少,毛色黑色較多,白色、棕褐色和花色較少,張幅較大,皮板略薄,但厚度適中,粒麵細致,膠原纖維較細,編織較緊密,彈性較好。

③萬縣路主要產於四川省東部的萬州市、達縣、福寧一帶。針毛較粗短,彈性較好。毛呈白色者較多,黑色、花色較少,張幅較大,粒麵細致,膠原纖維較細,編織緊密,彈性較好,帶痘疤的較多。

(2)漢口路山羊皮的特征

漢口路山羊板皮主要產於河南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以及湖南省、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福建省及陝西省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地區。毛較短,以白色為主,板麵細致,彈性好。漢口路又分為八個小路分。

①河南路以周口、漯河、駐馬店等地區產的品質為最好。毛較粗短,多為白色,俗稱“短毛白”,張幅中等,皮板略薄,厚薄均勻,粒麵細致。

②安徽路以阜陽、蒙城、界首、太和和蚌埠地區所產的皮,品質較好,毛短略粗,多為白色,張幅中等,皮板細致柔韌,彈性好。

③江蘇路以蘇南的南通地區生產的皮品質最好。張幅較大,皮板肥厚,皮纖維編織緊密,多加工成方形皮。由南通、蘇州、無錫和上海市附近所產的皮,品質也很好。

④湖北路以宜昌一帶生產的品質最好,張幅大,板質較肥壯,厚薄均勻,板麵細致,有油性,彈性好,呈乳黃色或微帶肉紅色,後臀部,帶痘疤的稍多。

⑤湖南和江西路毛粗短,多為白色,張幅中等,厚薄中等,品質較好,但常德、津市一帶所產之皮,毛細而較稀,板麵較細致,有油性,略顯黃。

⑥福建路皮板稍薄,板麵較細致,毛色多為黑色。

⑦浙江路張幅適中,皮板有油性,毛粗短,毛色多呈白色。

⑧陝西路毛略粗短,毛色多為白色,皮形有的呈長方形,有的加工成方形。

(3)華北路山羊皮的特征

主要產於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和陝西省北部廣大地區。張幅大,皮板厚,板麵較粗糙,油性較小,皮的質量大,瘡疤較多。由於華北路山羊板皮產地廣闊,所以又可分為八個小路分。

①榆林路以陝北的榆林、綏德一帶生產的品質為好,毛較長,多為黑色,有光澤,皮板稍薄,板麵略粗,彈性好,多加工成長方形。

②交城路產於山西省交城和晉南一帶的皮品質最好。毛黑色,光澤好,皮板肥厚,部位差小,板麵細致,彈性較好,是華北路中的上品。

③保定路產於河北省保定、石家莊、邢台等地,毛較長,毛色黑色,張幅較大,皮板較厚,有油性,板麵較粗糙,多呈豆青色。平原地區的皮,毛較短,多為白色。

④哈達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昭烏達盟一帶,毛粗長,多為白色,張幅大,皮板厚壯,粒麵較粗糙彈性好,多加工成較寬的長方形,是華北路山羊皮中的上品。

⑤綏遠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和呼和浩特一帶,毛較粗而中短,底絨長密,張幅大,皮板厚壯。板麵較粗糙,多加工成長方形。

⑥永平路主要產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地區和西北部阜新地區以及遼西走廊的錦州、錦西等地區,張幅較大,皮板厚壯,板麵稍粗,白皮較多,青色、黑色的較少。

⑦新疆路主要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產山羊皮,毛粗長,毛色不一,白色、黑色、棕色均有,張幅較大,皮板厚重,裏麵較粗糙,一般加工成圓方形的鹽幹板。

⑧內蒙古路主產於呼倫貝爾盟、興安盟一帶,張幅較大,皮板略薄,板麵細致,有油性,毛多為白色。其它盟的皮,麵積較小,毛較細長,皮板厚度稍薄,板麵較細致。

(4)濟寧路山羊皮的特征

濟寧路山羊皮也叫山東路,主要產於山東省的濟寧、菏澤地區,河南省東北部的商丘地區,江蘇省北部的徐州地區,安徽省的阜陽等地。濟寧路山羊皮的麵積較小,皮板較薄,厚薄均勻,膠原纖維編織緊密,有油性,彈性較好,毛被由黑、白兩色的毛組成,純黑色和純白色的很少。

(5)雲貴路山羊皮的特征

雲貴路山羊皮產於雲南省和貴州省以及四川省與上述兩省接壤的地區,麵積較大,皮板厚,粒麵較粗糙,油性較差,毛粗短,黑色、白色、花色均有,以白色為多。

13.山羊的性別獸齡、生產季節與山羊皮的品質特征有什麼關係?

(1)山羊的性別獸齡與山羊皮品質特征的關係

山羊板皮的品質與山羊的性別獸齡密切相關。

①公羊皮一歲至三歲的幼齡公山羊皮,板麵細致而均勻,雖然頸部稍厚,但皮張的中心部位纖維編織緊密,質地最好;三歲至五歲的種羊皮,麵積大,皮板較厚,纖維束粗大,編織較疏鬆,部位差較大,毛孔粗大,粒麵粗糙;五歲以上的老種羊皮,麵積更大,皮板厚,纖維束粗大,編織不均勻,部位差很大,毛孔更粗大,品質很差;閹割的公山羊皮厚薄均勻,部位差較小,粒麵較細致,品質也較好。

②母羊皮一歲至三歲的母山羊皮,品質也很好。皮板較均勻,纖維細致緊密,和幼齡公羊皮(去勢)一樣,但產過羔的母山羊皮,其腹部皮板則較薄,纖維束編織較疏鬆,部位差較大,而且產羔次數越多,腹部皮板越薄鬆,纖維組織也越粗,品質越差。

③山羊猾子皮係指胎毛未脫落,沒有剪過毛的未成年的小山羊皮。山羊猾子皮麵積小,皮板較薄,粒麵細致,毛細絨長,毛絨不易分清。一般不用來製革,而用來製裘。

(2)生產季節與山羊板皮品質特征的關係

山羊板皮的品質特征,除了因山羊的品種、生產地區不同而外,還與生產季節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不同季節所產的山羊板皮品質特征也有較大的差異。

①秋皮是指從處暑到立冬之間所產的皮。此期間氣候溫暖,溫度適宜,青草結籽,營養成分高,正是羊在一年裏膘肥體壯的時期,因此,所產的山羊皮皮板肥厚,厚薄均勻,粒麵細致,彈性強。板麵的顏色依毛色而異,白毛的板麵呈蠟黃色,其中微帶發紅;黑毛的板麵呈豆青色毛;白毛和黑毛混雜的其板麵呈灰白色,毛中短,光澤強。這個時期所產的山羊皮皮板品質最好,尤其是晚秋皮品質更佳。

②冬皮是指從立冬至雨水之間所產的皮。冬皮板肥厚,厚薄均勻,板麵細致,有油性,彈性較強,板麵多呈白色。毛長而且密,光澤好。這個時期所產的山羊皮皮板品質較好,但整體品質較秋皮稍差。

③春皮是指從雨水至立夏之間所產的皮。由於從立春之後,氣候逐漸暖,冬毛絨逐漸脫落,夏毛再生的過程需要皮板供給大量營養。所以春皮板質瘦薄,部位差大,彈性差,板麵粗糙,甚至有瘦紋。白色毛的板麵顯枯黃色,黑色毛的板麵呈灰暗色,毛光澤差,顯枯燥,這個時期的皮品質最差,一般不適於製革。

④夏皮是指從立夏至處暑所產的皮。俗稱青草板子,夏皮板質較瘦,無油性,彈性差,毛粗短,光澤暗淡。這個時期處於青草初生階段以至秋葉豐茂過程,山羊可以得到新的飼料營養,其毛逐漸由短而長,皮板品質比春皮好,但品質比較差。

14.山羊板皮收購的商業標準如何?

(1)國內山羊板皮收購商業標準

①加工要求宰剝適當,皮形完整,晾曬平展。

②等級規格

特等:具有一等板質,麵積在0。5m2(4。5尺2)以上,可帶一等皮傷殘。

一等:板質良好,可帶綠豆粒大小傷痕一處或邊緣部位帶黃豆粒大小傷痕三處。

二等:板質較弱或煙熏板,輕凍板、輕疥癬、釘板、回水板、死羊淤血板、土板、老公羊板,都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0。5%。具有一等皮板質,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的1。5%或者有療傷、痘疤,總麵積不超過全皮麵積的10%,製革價值不低於80%。

三等:板質瘦弱或凍板、陳板、較重的疥癬板,可以帶傷殘不超過全皮總麵積的15%。具有一、二等板質,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總麵積的25%,製革價值不低於60%。

等外皮:不符合等內皮要求的皮為等外皮。

③麵積規定四川路、雲貴路和華北路的等內皮都在0。23m2(2。1尺2)以上,漢口路一等皮在0。23m2(2。1尺2)以上,二、三等皮都在0。18m2(1。7尺2)以上。都以原板皮為標準。

④價格標準一等皮按100%計價;二等皮按80%計價,三等皮按50%計價,特等皮按120%計價,等外皮40%以下按質計價。

(2)山羊皮的質比差

四川路100%,包括四川省及貴州省的鎮遠、都勻、銅仁、遵義等地區(其中不符合四川路質量要求的為80%,具體地區由本省自定)。

漢口路90%,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其中宜昌地區品質好為95%)、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及河北省、山西省、陝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的部分地區。

華北路90%,包括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陝西省。

雲貴路80%,包括雲南省、貴州省及四川省部分地區。

15.如何區分我國綿羊皮的路分?各種路分的綿羊皮有什麼特點?

綿羊皮在我國分布很廣。全國各地的山區、半山區和草原,牧區較多,平原較少。用於製革的粗毛綿羊皮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甘肅省、陝西省、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廣大地區。

(1)粗毛綿羊皮的特征

粗毛綿羊皮主要有蒙古羊皮、西藏羊皮、哈薩克羊皮、灘羊皮等。蒙古羊皮分布範圍最廣,主要產於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等地區,占全國羊皮總量的一半以上。粗毛綿羊皮張幅大,皮板厚,毛粗直,多為白色。

①蒙古羊皮產於南方的蒙古羊皮與北方的蒙古羊皮品質有所不同,北方皮比南方皮張幅大,皮板厚,纖維束粗壯,纖維編織疏鬆,脂肪含量高。

②西藏羊皮主要產於西藏、青海、川西、雲南、貴州等地。大部分冬季宰剝,皮張幅大。

③哈薩克羊皮主要產於新疆、青海等地,粒麵較為細致,纖維編織比較緊密,部位差較大。

④灘羊皮主要產於寧夏的銀川平原和內蒙古的阿拉善左旗西南及沿賀蘭山麓一帶,主要用於製裘。不適合製裘的成年灘羊皮可用於製革,粒麵細致,膠原纖維束細小,編織緊密。但是成年灘羊皮頸部生長痕比較明顯,脂肪含量高,部位差大。

(2)半細毛綿羊皮的特征

半細毛綿羊皮有粗毛也有細毛,細毛較多,粗毛較少,粒麵較細。半細毛綿羊皮主要有寒羊皮、同羊皮、和田羊皮、湖羊皮等。

①寒羊皮主要產於河南、安徽、河北東南、山東西南、江蘇北部、隴海線一帶,張幅較大,板薄,絨毛多。

②同羊皮主要產於陝西關中及洛河流域,張幅較小。

③和田羊皮主要產於新疆西南部大戈壁南邊的和田、墨玉、洛甫、策勒、於田、民豐、皮山等縣,張幅中等。

④湖羊皮主要產於江蘇、浙江的太湖流域,張幅較小。

(3)改良綿羊皮的特征

改良綿羊皮一般指改良代數較少的細毛綿羊皮,是為了得到優質羊毛而利用國內原有的細毛羊品種選育而成或引進國外細毛羊品種與土種綿羊皮雜交而成。改良過程主要考慮了羊毛的品質和產量,而皮板的品質則較差,改良綿羊皮製革利用價值較低,多用於毛皮的生產,但近年來也有少量的被用來製作一些具有特殊效應的服裝革。根據改良代數的不同,品質相差較大,第一代改良的皮與土種皮的品質很接近,第三代和第四代改良的皮,板質很差,很難用於製革,第二代改良的皮,品質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4)細毛綿羊皮的特征

我國的新疆細毛羊皮、東北細毛羊皮、細毛寒羊皮等品種基本上屬於改良四代或四代以上的改良綿羊皮。

①新疆細毛羊皮主要產於新疆、陝西、甘肅、青海等19個省區。

②東北細毛羊皮主要產於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

③細毛寒羊皮主要產於中原和華東地區。

細毛綿羊皮毛囊和腺體多,脂肪含量高(40%~50%),脂肪主要集中在粒麵層與網狀層之間,脂肪層厚度占真皮厚度的50%。脂肪層中膠原纖維稀少,編織極為疏鬆,除去脂肪後就形成明顯的空洞。因此,粒麵層與網狀層之間的纖維連接十分脆弱,兩層極易分離,強度很差。細毛綿羊皮毛孔細而深,粒麵具有不規則的自然花紋,花紋凹凸明顯,溝紋粗大。

16.綿羊的生產季節、生長地域與品質特征有什麼關係?

(1)綿羊皮的生產季節與品質特征的關係

綿羊皮的生產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按生產季節的不同,可分為夏板皮和秋板皮。

①夏板皮是指剪過春毛之後不久得到的皮。一般情況下,毛短,剪口不齊,多帶剪傷;皮板瘦弱,皮麵粗糙,彈性差,製革價值很低。仲夏之後,剪傷基本愈合,皮板稍厚,製革價值稍高。

②秋板皮是指剪過秋毛之後不久得到的皮。一般情況下,毛短,剪口不齊,多帶剪傷;皮板較肥厚,皮麵細,彈性好,製革價值較高。而在秋末冬初之時,剪傷基本愈合,皮板肥厚,皮麵細,彈性好,製革價值高。用於製革的綿羊板皮大多在此時生產。

(2)綿羊皮的區域性特征

綿羊皮除不同品種之間品質存在差異外,同一品種不同產地之間品質也存在差異。一般來講,產於黃河下遊和淮河流域的綿羊皮品質較好,產於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綿羊毛被較厚,皮板較薄,脂肪含量高,粒麵較粗。

17.綿羊板皮收購的商業標準如何?

(1)綿羊皮的加工要求

綿羊皮要求宰剝適當,皮形完整,晾曬平展。

(2)綿羊皮的等級規格分級

一等:皮板良好,麵積0。55m2以上,可帶黃豆大小傷殘兩處;

二等:板質較弱或輕煙熏板、輕陳板等,都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的0。5%;具有一等皮質,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的1。5%,或有疔傷痘疤,總麵積不超過全皮麵積的10%,製革麵積不低於80%,全皮麵積都在0。44m2以上;

三等:板質較弱或輕煙熏板、輕陳板等,都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的15%,具有一、二等皮質,可帶傷殘不超過全皮麵積的25%,製革麵積不低於60%,全皮麵積都在0。33m2以上;不符合等內要求的,為等外皮。

18.如何鑒別羊皮原料皮的品質?

羊皮原料皮的品質主要取決於皮板的固有品質,同時也與麵積大小、傷殘輕重有關係。因此在鑒定品質時,首先要按皮板厚薄,均勻程度,油性大小,板麵粗細程度,彈性強弱,並參照毛絨的表現,確定板質的優劣。同時還要結合傷殘輕重,麵積大小,按照收購的規格要求,鑒定出等級。正確地掌握鑒定羊皮要領和方法,對於收購檢驗羊皮有著重要作用。

(1)羊皮原料皮品質鑒定的手段

羊皮原料皮品質的鑒定全憑眼看手摸,有些傷殘易被忽視,所以要求收購驗質人員要對生產山羊板皮的地區特點熟悉了解,同時還要掌握季節品質變化情況,找出規律,還有經常出現的傷殘,特別是不易發現的傷殘,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一般來說,晚秋和初冬之間品質最好,對其它季節的皮則品質較差。另外羊皮的四周經常發現痘疤,少數也有癬疤。其次,經常發現的傷殘是皮心部位有紅白痕,擊傷淤血也較普遍。

(2)羊皮原料皮品質鑒定的條件

檢驗時要求光線充足,又不能光線過強,否則影響視力,不易發現小的傷殘缺陷。驗質時最好是在一麵進光的房間內進行,這樣有利發現傷殘。

(3)羊皮原料皮品質鑒定的操作方法

在進行羊皮原料皮的品質檢驗時,用雙手分別抓住皮的兩後腿處,將皮頭朝下,板麵對胸,毛麵向外拿起。主要檢查以下幾個方麵:

①用手感覺皮板的厚薄、輕重,厚薄均勻程度。檢驗皮板的厚薄,用手指彈皮板聽其聲音,發悶者為厚皮,其聲音發脆音,說明皮板薄。

②檢查皮板彈性強弱,將皮板適當彎曲幾下,如果彈性好的皮,很快彈回,如果彈性差的皮,則回彈的速度緩慢或者不回彈。

③觀察皮板的粗細程度,顏色和油性大小,一般情況下,肥板有油性,有光澤,瘦板則幹枯,皮板也不平坦。

④觀察皮板上的傷殘,為了防止較小的傷殘遺漏,看皮時除對本地區經常出現傷殘的部位要重點檢查以外,還可以將皮分成幾個區域,然後依次看遍全皮。當發現某種傷殘特別是疥癬不能認定時,可向光線處照一照,或者用手摸一摸即可確定。

⑤驗鮮皮時,肥壯者色較深,瘦弱者色淺淡。為了確定其肥瘦板也可用手把皮拉一拉,肥壯板呈現褶紋少,而且粗寬,瘦弱板呈現的褶紋細窄而多。最明顯的特征是瘦弱板伸展時皮麵不平坦,背部中間帶有少數細瘦紋,板越瘦其細瘦紋路越多,而且越展不平。

(4)羊皮原料皮鑒定板質的一般標準

鑒定板質就是在實際檢驗的同時,根據皮板和毛被表現出來的品質特征判斷和確定皮板的品質的優劣。

①板質良好皮板肥厚或略薄,但厚薄必須均勻,板麵細致,有油性,自然分量較重,手感不僵脆,有彈性,毛多平順,有光澤。

②板質較弱皮板較薄,厚薄略顯不均勻,板麵稍粗糙,油性較小,回彈速度緩慢,毛多為長毛或較粗的短毛,色澤稍暗。

③板質瘦弱皮板瘦薄,厚薄顯著不均勻,板麵粗糙,幹枯,無油性。抓皮時,手感胎軟或僵硬,彈性差,毛多為長毛,有的長短不一或為較租的短毛,顏色深暗,光澤差。

(5)羊皮麵積測定的方法

羊皮的麵積是以平展的幹板皮為標準。測定麵積的具體方法是從頸部中間至尾根量出長度,從腰間選適當部位,即能夠代表全皮平均寬度的部位,量出寬度,長寬相乘為麵積。但是如果收購鮮皮時,由於鮮皮在幹燥時和鹽醃過程中,麵積要自然收縮,因此計算麵積時,還要按照鮮皮回縮率適當扣除。

19.如何鑒別羊皮和豬皮的傷殘與缺陷?

羊皮和豬皮上常見的傷殘分為自然傷殘和人為傷殘兩種。

(1)原料皮的自然傷殘

主要有瘡疤、傷疤、草刺傷、羊痘、擦傷、虱疔、癬癩、梳刷傷、角花、剪傷、糞尿傷、皮形不整、淤血、死板、溜毛、腐敗發臭、瘦板、油板、炭疽皮等。下麵就一些主要的傷殘和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鑒別方法進行介紹。

①羊痘羊痘是綿羊和山羊感染羊痘病毒後,皮板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質地堅硬,以後擴大成為頂端扁平的水皰、能發展成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可有臍凹,以後變成乳頭瘤樣結節。最後變平、幹燥、結痂而自愈形成痘疤。羊痘一般發生在較熱的季節,與羊生長的地域有很大的關係。羊痘嚴重的羊皮基本上失去了製革的價值,鑒別時用雙手分別抓住皮的兩後腿處,將皮頭朝下,板麵對胸,毛麵向外拿起,迎著光線可看到斑點,分開毛被可看到痘疤。

②草刺傷草刺傷是羊皮上常見的一種傷殘,會在皮革的粒麵上留下針眼大小的空洞。草刺傷的形成和羊生長的地域有很大關係。針茅是典型草原的典型植物,地植物學上稱典型草原為針茅草原。針茅籽有倒毛刺,能掛在羊身上,能夠刺穿整個皮板,曾有新西蘭羅姆尼羊(半細毛羊)死亡的事例,解剖之後發現針茅能紮到羊的心髒上。土種的蒙古羊就產自於針茅草原,針茅籽尖的倒毛刺因絨毛的糾纏和較厚的皮板而不易刺入體內,但針茅對羊皮原料皮的質量有影響。草刺傷防治比較困難,有人曾提倡給羊穿衣服,但是效果並不好。目前解決草刺傷的辦法是在皮革塗飾時進行點補。

(2)原料皮的人為傷殘

主要有淤血板、死羊板、回水板、釘板、老公羊板、凍糠板、陳板、煙熏板、黴爛板、油浸板、皺縮板、折裂板和描刀傷、刀洞、破洞、剪傷等。

20.我國豬皮資源分布及其品質特征如何?

我國豬皮資源十分豐富,豬皮產量折合成標準皮計算,占我國製革原料皮的50%以上。

(1)我國豬皮資源分布

我國的豬種大致可以分為六個類型、48個品種,這48個品種一般稱為地方品種。此外,還培育了豬種12個。六種類型的地方豬種的分布及其特點如下。

①華北型豬皮主要分布於淮河、秦嶺以北,包括東北、華北、新疆、寧夏以及陝西、湖北、安徽、江蘇等省的北部地區。這些地方的豬種的共同特點是頭較平直,嘴長,耳大下垂,額間多縱行皺紋。皮厚,毛粗且密。華北型豬以東北民豬和八眉豬為代表,其豬皮張厚、重、麵積大,單位平均質量在7~9kg。特別大者超過20kg;毛孔大,粒麵粗糙,部位差大,適合於製作重革、修麵革及沙發革等。

②華南型豬皮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海南和廣東南部、福建省東南部及台灣省。這些地方的豬種的共同特點是體軀短矮、較寬而圓。毛稀,鬃毛短少,腹部下垂,背腰寬闊,額部有橫行皺紋。華南型豬以陸川豬、槐豬和滇南小耳豬為代表。其豬皮全張厚度較為均勻,皮板略薄,部位差小,毛孔小而稀,粒麵細致,適宜製作服裝革、鞋麵革、沙發革等高檔豬皮革。

③華中型豬皮分布於長江和珠江之間廣大地區。華中型豬種與華南型豬種的體形基本相似,它以金華豬、廣東大花白、湖南寧鄉豬、湖北的兩頭烏和貴州關嶺豬為代表。其豬皮厚薄均勻,部位差小,毛孔小,粒麵細致,適宜製作服裝革、高檔沙發革等高檔豬皮革。

④華北華中過渡型豬皮主要分布在漢水、長江中下遊的沿海平原地區以及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此類型豬種,體形大小不一,毛為黑色但有少量白斑,外形介於南北之間,頭中等大小,額較寬,皺紋深而多呈菱形,耳長下垂,背腰較寬,平直或微凹,腹部大,骨骼粗壯,皮多有皺褶,成熟早。這種類型的豬種以太湖豬、陝西安康豬、江蘇薑曲豬為代表。其豬皮小型種接近華中型豬皮,品質較華中型稍差;大型種接近華北型豬皮,但品質較華北型豬皮的品質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