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綿羊皮的組織結構如何?綿羊皮製革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綿羊皮主要產於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和非洲。通常按羊毛的粗細將綿羊皮分為粗毛綿羊皮、改良綿羊皮和細毛綿羊皮。由於細毛綿羊皮纖維編織非常疏鬆,粒麵層與網狀層之間聯係很弱,皮板強度很低,不適宜於用來製革。所以主要以粗毛綿羊皮和部分改良綿羊皮為原料來加工綿羊皮革。
(1)綿羊皮的組織構造特征
一般來說,綿羊皮具有以下的組織構造特征:
①綿羊皮毛被稠密,表皮較薄,約占皮層厚度的2%,毛孔較小,呈不規則點狀排列,乳突不明顯,所以粒麵平滑細致。綿羊皮是製造服裝革的高檔原料。
②羊皮乳頭層約占真皮層厚度的50%,粗毛綿羊皮乳頭層70%~80%。乳頭層上層膠原纖維束細小,編織較緊密,乳頭層下層及網狀層膠原纖維束稍細,編織疏鬆。網狀層膠原纖維束編織多呈水平走向,故綿羊皮革空鬆、柔軟、延伸性大,抗張強度較低。
③乳頭層毛囊多,其下部多呈彎曲狀,汗腺多而且其分泌部分的彎管粗大,占據了不小的空間,使乳頭層下層纖維分布密度降低,加上網狀層上層有遊離脂肪細胞分布,使乳頭層和網狀層連結脆弱,如果製革加工不當,容易造成乳頭層和網狀層連接力削弱,造成鬆麵。由於綿羊皮脂肪和皮下脂肪組織發達,網狀層上層有較多遊離脂肪細胞,所以綿羊皮含油脂量高,必須加強脫脂。
總的來說,綿羊皮成品革豐滿柔軟,延伸性大,主要用於製作皮革服裝,也可以用來加工鞋麵和包袋。
(2)綿羊皮製革一般采取的措施
綿羊皮乳頭層較厚,乳頭層內的汗腺、脂腺、毛囊和肌肉組織的均比山羊皮多,在製革過程中,被除去以後,在乳頭層中留下許多空洞,使乳頭層變得鬆弛,成革容易產生鬆麵現象。綿羊皮加工過程中,化學和機械處理相對較弱,一般應采取較輕的處理,減少纖維損失。綿羊皮中,油脂含量較大,為多脂原料皮,加工中應注意脫脂。
194。綿羊皮服裝革的生產
綿羊皮服裝革要求革身柔軟、豐滿,具有良好的韌性、回彈性、透氣性和透水汽性。綿羊皮服裝革根據表麵狀態的不同,可分為正麵和絨麵兩類。正麵服裝革革麵光滑細致,無鬆麵現象,塗層薄,黏著牢固,顏色均勻一致,不得散光、裂漿、掉漿,要耐幹濕擦。正麵服裝革根據整飾方法的不同,可分為苯胺服裝革、半苯胺服裝革、摔紋服裝革、壓花服裝革、壓花磨麵服裝革、壓花套色服裝革、仿古服裝革、破舊效應服裝革、印花服裝革、紮染服裝革、蠟染服裝革等。根據塗層光澤度差異不同,綿羊皮服裝革可分為光澤柔和的消光服裝革、高光澤的油光服裝革。根據塗層手感的不同,又可分為蠟感、油感、油蠟感、滑爽感、溫暖、幹燥感服裝革等。絨麵服裝革,無論正絨麵或反絨麵要求絨毛細密、均勻,有絲絨感,顏色均勻一致,色澤鮮豔,肉麵無油膩感。
(1)綿羊皮服裝革的工藝流程
①坯革生產流程組批與整形稱重預浸水主浸水塗灰堿浸灰去肉削勻稱重水洗複灰脫灰水洗軟化水洗浸酸鉻鞣出鼓陳化擠水滾鋸末消勻(削裏) 修邊稱重脫脂複鞣水洗中和水洗填充染色加油(加脂)水洗搭馬自然掛晾幹燥回潮拉軟繃板幹燥修邊分檔。
②草刺皮塗飾流程遮蓋傷疤烘幹壓花底層塗飾烘幹壓光中層塗飾烘幹頂層塗飾烘幹分級量革成品入庫。
③中檔皮塗飾流程底層塗飾幹燥上層塗飾幹燥壓光頂層塗飾幹燥分級量革成革入庫。
④高檔皮塗飾流程底層塗飾烘幹壓光頂塗烘幹分級量革成品入庫。
(2)綿羊皮服裝革的生產要點
①組批是為了更好的控製生產,保證產品品質,應該說,良好的組批是“看皮做皮”的基礎。綿羊皮組批要求同一生產批的原料皮大小、厚薄一致,路分相同,防腐方法一致,皮張存放期一致,畜齡相近。根據轉鼓的容量,每鼓皮的品質盡量一致。在實際生產中,可按麵積進行分開,大張幅>0。5m2,中張幅0。3~0。5m2,小張幅<0。3m2。
②浸水的目的在於除去原料皮的汙染物和防腐劑,溶解生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質,使生皮纖維結構和含水量基本恢複到鮮皮狀態。對於綿羊皮來說,浸水要適度,預浸水後進行去肉,能除去生皮肉麵上的油脂和爛肉、皮下髒物等。能使皮張受到一定的擠壓、平展、拉伸作用,纖維結構得到鬆散,從而加速浸水速度。浸水的水溫不應超過30℃,pH不能超過10。5。生皮一定要達到一定的充水度後方能轉動轉鼓,否則易折裂原料皮。而且機械作用要緩和,進行間歇轉動。浸水的好壞與成革品質關係很大,浸水不當是造成成革鬆麵的主要原因。生皮浸水的程度通常用感官法檢查,浸水適度的皮,皮張浸透,無黃心、硬心,切口呈乳白色,用手折搓臀背部時,應感覺不出皮心發硬,各部位均可自然伸展開。浸水後的皮不宜久存,應盡快進入下一工序。本工藝采取兩次浸水,即預浸水和主浸水。在間歇作用之後再加入Na2CO3,使皮的pH達到8~10,從而更有利於殺菌劑的作用。美國巴克曼公司的殺菌劑BH-C在pH為9左右時的殺菌作用最好。因為開始皮表麵汙物較多,原料皮還基本處於鹽濕狀態,為了更好的去除汙物,更快的使原料皮恢複到鮮皮的狀態,故采用先采用較強的機械作用,每隔55min轉動5min。但是隨著原料皮向鮮皮的過渡,皮纖維慢慢鬆散,為了防止損傷真皮的纖維組織,所以采用較弱的機械作用,每隔120min轉動1min。BH-C是由拜爾(Bayer)公司生產的一種適用於各種動物皮的浸水浸灰助劑,稀釋後呈弱堿性,有良好的回潮效果,以及溶解汙垢和乳化油脂的效果力;並且BH-C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防止皮質的損失和腐爛汙斑,可以避免鬆麵。BH-C即使在水溫達到30~50℃的情況下,也可發揮作用,使浸水皮沒有絲毫危險,而且更易滲到膠原纖維結構之內。脫脂劑使用H-900,H-900是一種非離子表麵活性劑,可幫助脫脂,具有很好的乳化脫脂效果。這恰好適用於含脂較多的綿羊皮。
③綿羊毛的價值較高,需要回收,要采用灰堿法塗灰脫毛。為了降低部位差,可以在不同部位塗上不同濃度的脫毛糊,以加強局部處理,減輕堿對生皮邊腹部位的作用,減小對生皮粒麵的作用,皮質損失少,成革品質好,脫毛糊中灰堿的濃度,背脊線約25g/L,腹部約10g/L。3~4h後除去皮上的毛,要求不能劃傷粒麵。
④浸灰堿可以除去皮下組織層、纖維間質、皂化油脂,適度鬆散膠原纖維結構,為成革柔軟性、豐滿性彈性打下良好的作用。複灰是為了進一步鬆散膠原纖維結構,使成革柔軟、豐滿。浸灰和複灰良好的皮臀部切口顏色均勻一致,呈半透明狀態,皮身堅挺,有一定彈性,手指壓灰裸皮腹部稍有指痕,臀背部無指痕印。本工藝先加入80%的水,采用少浴浸灰,堿的濃度高,水量少,使灰皮膨脹度小,連續的機械作用不會使纖維受損,隻會促進堿的滲透。堿滲透後,加入大量的水,控製液比到2,使浸灰液中可溶性鹽的濃度降低,也促進硫化鈉的水解,促進灰皮膨脹速度,此時膨脹作用在整個皮層中發生,膨脹均勻,膨脹作用良好。這時再加入具有緩衝作用的熟石灰,在一定範圍內能保持堿性。熟石灰水解作用小,膠解作用大,膨脹作用較強,腫脹(過度膨脹)作用小。先加入硫化鈉毀毛後,再加入石灰進行浸灰的優點在於浸灰初期硫化鈉使毛毀壞,浸灰時既有熟石灰對膠原纖維起分散作用,也有硫化鈉水解產生的氫氧化鈉,加強了對皮的膨脹作用,因此更有利於裸皮的浸灰。同時為了控製灰皮產生過度膨脹,加入0。8%的硫氫化鈉,減少硫化鈉的用量。浸灰助劑Baymol AN Liquid的加入不但可以幫助浸灰化工材料的滲透,而且可以乳化天然油脂,脫脂效果好,縮短浸灰時間,使浸灰裸皮粒麵潔淨,有利於製作苯胺革。浸灰時轉鼓的轉動可以加速浸灰過程,使灰皮膨脹均勻。膨脹後的皮變得挺硬,不易彎折,過多的轉動或轉動得過快,會造成堿膨脹皮的摔打、彎折過多、過快,使張緊的纖維機構受損,邊腹部位更易斷裂,造成成革鬆麵。轉鼓轉速控製在4r/min,並配合有正反轉。
⑤脫灰劑的用量要適當的控製,使pH維持在8。0~8。5之間,同時達到脫灰作用。pH不能低於7。5,否則皮垢緊貼在表皮層。為了強化脫脂,可加入1%的脫脂劑。因為酶的作用對溫度和pH均十分敏感,過高和過低的溫度和pH都會減弱軟化作用。氯化銨的脫灰原理與硫酸銨基本相同,但是生成的氯化鈣對膠原有膠溶作用,用量過多會使成革空鬆,但是脫灰助劑LK-5的加入可以縮短脫灰的時間,從而有助於成革的柔軟,隻是價格稍貴。軟化良好的裸皮要求粒麵潔白、細致、光滑、有絲綢感,身骨柔軟,完全消除膨脹,用手指壓臀部粒麵,指痕清晰。綿羊皮服裝革軟化較重,可檢查軟化後皮的透氣性。
⑥浸酸鉻鞣,浸酸結束後,裸皮粒麵潔白、柔軟,酸浸透後,緊實部位切口呈乳白色不透明狀,手摸發澀,用手捏有一定的塑性。浸酸皮可保存一段時間。鉻鞣時溫度高有利於結合,但過早地加溫,會使鉻鞣液鞣性太強,不利於鉻鹽在各層皮中均勻分布,粒麵會因鞣製作用過強而收縮,粒麵變粗,色深。一般初鞣是在常溫中進行,待鞣製堿化作用完成後,過1~2h後提高到35~45℃。本工藝開始的pH控製在2。2左右,隨後用MgO進行提堿使pH達到4。2左右。同時伴有擴液、升溫等操作,從而使皮達到很好的鞣製效果。鞣製完成後要檢查鉻鞣的質量並及時發現存在的缺陷。鉻鞣後革的顏色應均勻一致、清爽,呈湖綠色,革身豐滿,有彈性,粒麵細致,革身舒展,無過鞣,無未鞣透及粗麵和燙傷的現象。
⑦複鞣本工藝的複鞣操作是在0。8的小液比下進行的,這是因為複鞣劑在小液量時比大液量滲透快。複鞣時,不應使鞣劑在表麵結合過多,以防破壞粒麵或使粒麵變粗,產生皺麵。因此采用小液量。低溫下複鞣時,複鞣劑滲透更深、更均勻;提高複鞣的溫度,則會促進表麵結合,吸淨率也高,因此將複鞣溫度控製在38℃左右,為了得到細致、平整、緊實的粒麵。在複鞣過程中,嚴格調整複鞣浴液的pH,開始pH在3。6左右,後期pH在4。2左右,調整pH時必須小心,避免與革麵直接接觸。因為開始加入的脂肪酸醛鞣劑MS-1的滲透能力主要來自物理的機械作用,結合與pH有主要關係,在高pH下使用,表麵結合快,在低pH下吸收與結合均慢,從而有利於鞣劑的均勻結合。
⑧中和程度直接關係到成革手感,染色效果,加脂填充的深入程度。將溫度控製在35℃以下,防止碳酸氫銨的分解,用碳酸氫銨做中和劑,作用溫和,能使革各層得到均勻的中和,缺點是NH+4在汙水處理中易被氧化成NO2-並且對水管和下水道有腐蝕作用。為了使中和的作用更加溫和、滲透而無過度中和的危險,提前加入具有蒙囿作用的甲酸鈉,從而形成緩衝體係,能使革整個厚度pH均接近於5。0,有利於陰離子型複鞣劑、染料、加脂劑滲入革內,而且分布比較均勻。一定要中和透,要控製好水溫,使其在30~35℃之間,中和劑NH4HCO3要分次加入,分次加入時要注意觀察pH的變化,防止pH過高,而過度中和會導致粗麵、裂麵的危險。對於本工藝要求革身柔軟、豐滿、真皮感強的特點,要求中和均勻而深透,革內外層pH接近一致,pH要求控製在5。0~5。5之間。
⑨ 複鞣填充是綿羊皮服裝革加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工序,綿羊皮和其它服裝用原料皮最大的區別在於強度較低,複鞣既要達到良好的填充作用,又不能填充過量而使其強度降低。丙烯酸樹脂複鞣劑SPP加入後,可以增加革的厚度,尤其是對鬆軟部位有很強的填充性,也可以幫助成革具有一定的手感;它對革的柔軟度雖然影響不大,卻能使纖維的強度增大,絨毛短而密,革的耐光、耐老化性得到提高;成革的吸水性有所降低,但物理性能如抗張和撕裂強度都有所提高,還可以幫助提高塗層的黏著牢度。利華坦C-C是一種柔軟耐光的陰離子複鞣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和穩定作用,在較低的pH作用下,幫助其滲透,保持皮板平細。BSAF公司Relugan RE、R-74的加入,可以幫助成品革身豐滿、柔軟、有彈性,粒麵緊實,耐水洗;而且具有很好的勻染性,也可提高塗飾時的黏著力;合成置換單寧精AN(Tanigan AN)可以使成革柔軟豐滿;增進皮麵之結實緊密性,使皮革有適中的填充效果和舒適的手感,經過Tanigan AN複鞣後的皮,具有不錯的耐光性,而且又有均勻的染色效果,良好的磨革性、壓花性能;單寧精OS(Tangin OS)可使成革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耐光堅牢度。
綿羊皮塗飾品質的好壞,對輕革品質,特別是對外觀品質影響很大,皮革塗飾既要改變皮革的外觀,彌補坯革的使用性能不足,又要提高使用價值,同時還要盡可能不損害皮革的天然性能特點。塗飾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它是成革外觀品質的最終體現。服裝革作為服裝的一種麵料,其外觀品質對銷售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革製品的各種理化指標均達到要求時,外觀品質好的產品,則更容易銷售。外觀品質指標主要包括顏色、光澤、透明度、各種效應、花紋圖案等,這些特性全都是通過塗飾操作來控製的,塗飾後還能提高革的使用性能。
(3)綿羊服裝革參考工藝
組分與整形:根據原料皮的狀態進行分類。
稱重:準確的稱量原皮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的依據。
預浸水:液比3,溫度20℃,BH-C 0。1%,H-900 0。2%;40L 0。1%,轉動1min後投皮,每隔55min轉動5min,重複4次後,加入Na2CO3 0。6%,每隔2h轉動1min,重複5次後,悶水洗1次,水溫不應超過22℃,pH≤11。生皮一定要達到一定的充水度以後方能轉動轉鼓,否則易折裂原料皮,而且機械作用要緩和,進行間歇作用。停鼓前,將皮全部浸入水中。
去肉:去兩刀,先頸部一刀再尾部一刀,油膜和爛皮基本去淨。
主浸水:液比3,溫度25℃,BH-C 0。2%,H-900 0。3%,40L 0。1%,Na2CO3 0。6%。每隔55min轉動5min,重複3次;加SG(0。5%)後,每隔120min轉動1min,重複6次,總浸水時間為30h。水溫不應超過25℃,pH不能超過11。浸水要適度,無黃心、硬心,切口呈乳白色,全張皮柔軟,用手揉搓臀背部時,應感覺不出皮心發硬,各部位均可自然展開。機械作用緩和,進行間歇作用,要勤檢查水質,浸水後的皮不易久存,應盡快進入下一工序。
塗灰堿脫毛:脫毛糊配方:硫化鈉(62%)100份,石灰粉300份,水1000份,澱粉50份。脫毛漿用量:每1000kg皮用130~150L脫毛漿。將脫毛糊塗於皮的肉麵並使其不流漿,不燒毛,脫毛糊中灰堿的濃度,背脊線40g/L,腹部20g/L,灰漿濃度20~25°Bé,堆置時間3~4h,直到毛鬆動為止,手工推毛。
浸灰:液比0。8,溫度30℃,Baymol AN Liquid(拜摩爾AN液劑) 0。3%;NaHS 0。8%;H-900 0。5%;Na2S 1。2%,轉動60min後,每隔50min轉動10min,重複5次,加120%水,停1h轉動20min;加Ca(OH)2 3%,每隔60min轉動2min,重複5次後過夜,次日晨轉動5min,出鼓。轉鼓在間歇轉動時要正反轉,總浸灰時間為24h。裸皮臀部切口顏色均勻一致,呈半透明狀,頸肩部無硬塊。注意:將皮全部浸入水中。
第二次去肉:去兩刀,先頸部一刀再尾部一刀。油膜和爛皮徹底去淨。
削灰皮:消除皮的部分部位差。薄皮隻削頸部,厚皮全削。削後皮厚2~2。3mm。
稱重:準確的稱量皮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的依據。
複灰:液比1。5,溫度30℃,硫化鈉(60%)1% ,熟石灰3%,Baymol AN liquid 0。5%。加水和硫化鈉轉動3~6h。除了裸皮臀部切口顏色均勻一致,呈半透明狀,頸肩部無硬塊以外,裸皮的皮紋應該堅挺,有一定的彈性,手指壓灰裸皮腹部稍有指痕。石灰液使裸皮均勻膨脹,不能有腫脹現象。
水洗:液比3,溫度25℃,水洗到清亮,pH約為10。
脫灰:液比1,溫度33℃,H-900 1%,NH4Cl 1%,(NH4)2SO4 0。5%轉動10min後,加入0。2% LK-5(脫灰助劑),用10以上水稀釋的HCl 0。2%,轉動35min。脫灰後的皮用酚酞指示劑在脫灰裸皮的臀部切口上,切口應無色,表示皮中pH不大於8。脫灰後皮中的堿已除去,腐敗細菌會很快繁殖,引起裸皮發黏,使纖維結構受到損害,所以要立即進入下一個工序。
軟化:液比1,溫度35℃,NG 0。6%,1398蛋白酶0。02%,麩皮0。5%,NH4Cl 0。2%,(NH4)2SO4 0。5%,轉動40min。軟化良好的裸皮要求粒麵潔白、細致、光滑、有絲綢感,完全消除膨脹,用手指按臀部粒麵,指痕清晰。
水洗:液比3,溫度25℃,三次悶水洗到清亮,pH約為10。
浸酸:液比1,溫度20℃;食鹽8%,平平加0。5%,轉動10min後,測濃度約為8°Bé,甲酸0。5%,硫酸0。5%,硫酸分三次加入,中間間隔15min,轉動55min,測pH為2。7,加1%左右甲酸鈉,轉動40min。浸酸結束後裸皮粒麵潔白、柔軟,酸浸透後,緊實部位切口呈乳白色不透明狀,手摸浸酸皮發澀,用手捏有一定的塑性。浸酸終點可用指示劑檢查,常用指示劑甲基橙。將待測酸裸皮臀部切口上滴上指示劑,觀察顏色變化情況,以確定浸酸程度,切口色全紅,則浸酸全透。
鉻鞣:HLS-A蒙囿型鉻粉8%,分兩次加入(中間間隔30min)後轉動60min,MgO 4。5%(分兩次加入,中間間隔30min)後轉動180min,補65℃的水100%,提溫至38℃左右。轉動120min後,停鼓過夜,次日晨轉動30min,出鼓搭馬靜置。
擠水:將藍濕革的含水量降低到50%~55%,擠水時,應根據藍濕革的性質掌握擠水壓力,不擠出死褶和擠破粒麵。也應防止弄髒粒麵。
滾鋸末:擠水後,用轉鼓滾鋸末。
削勻:按照客戶對成品的要求,削到需要的厚度。藍濕革過厚而且不均勻時,應采取多次削勻,不要一次削得過深,以免引起削焦現象,或者將革削傷。修邊,稱重。
脫脂:液比1。5,溫度40℃,AP-105 1%,小蘇打0。4%,轉動60min後,悶水洗2次,每次10min。
複鞣:液比0。8,溫度20℃,甲酸0。3%,轉動20min,調pH3。6~3。7;MS-1 2%,轉動30min;HN 2%,177-C 1%,轉動30min;HLS-A蒙囿型鉻粉,3%,MI 1%,轉動60min;AN 1%,轉動30min;甲酸鈉1%,轉動30min;小蘇打1。2%,小蘇打分3次加,中間間隔10min,加完後再轉動10min,測pH4。2左右。
水洗:液比2,溫度40℃,悶水洗2次,每次10min。
中和:液比1。5,溫度30℃;PAK-N-C 2。5%,甲酸鈉1%,轉動20min;NH4HCO3 0。8%,分2次加入,第一次轉動20min,第二次轉動40min。中和結束後用溴甲酚綠檢查中和程度,pH3以下為黃色,pH4。2為嫩綠色,pH5。0為藍綠色,pH5。5蔚藍色。一般把pH控製在5~5。5之間。
水洗:液比2,溫度25℃,悶水洗2次,每次10min,水洗到清亮。
填充:液比1,溫度55℃,SPP 1%,轉動20min;利華坦C-C 1%,轉動10min;RE 2%,R-74 3%,轉動50min;RP 3%,FGC 3%,OS 2%,RT-D 1%,AN 0。5%,R7 2。5%,轉動70min。要仔細的間斷性的觀察皮的填充情況,根據觀察到的實際情況,隨時對工藝進行補充。
染色:液比1,溫度55℃,擴散劑0。3%,轉動5min;活性染料DX 1。5%,直接黑TBRN 1%,轉動60min;HCOOH 1。2%,分兩次加入,第一次轉動10min,第二次轉動20min。染料在加入轉鼓前一定要先溶開、攪勻,緩慢從鼓眼加入,染色過程中不能停轉鼓。加酸前一定要將甲酸用10倍以上的涼水稀釋,然後緩慢的從鼓眼加入。
加脂:液比1,溫度55℃,磷脂BA 1%,合成加脂劑SE 2%,加脂劑 SCF 3%,50魚油1%,羊毛脂1%,脂肪醛DC 1%,FRC 1%,轉動80min;甲酸1%,分3次加入,第一次轉動10min,第二次轉動10min,第三次轉動30min;SP177 3%,轉動30min;甲酸0。3%,轉動20min;陽離子油1%,轉動30min。
水洗:液比3,常溫水洗2次,每次10min。出鼓。
搭馬:將皮平整的背對背、裏對裏的放在木馬上。自然掛晾幹燥24h。
回潮:在通過式噴水機上回潮。回潮不能過度。
拉軟:在振蕩拉軟機上進行拉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使皮達到一定的柔軟度。
繃板幹燥:使用通過式繃板幹燥機,將皮的水分控製在14%~18%。
修邊:剪去無用的邊角。
分檔:依據粒麵傷殘情況,分開不同檔次進行塗飾。
低檔皮塗飾:①補殘遮蓋傷疤Melio Resin A-820 200份,Melio Piller D 50份,染料膏10份,交聯劑0。05份,用注射器注入殘次皮中,量不能太大,不能形成新的傷疤,烘幹,70℃(通過式幹燥機)。②壓花:2。02×105Pa,110℃,3s。③底層塗飾(噴漿機)Melio Ground K 70份,Melio Resin A-82030份,水450份,染料膏60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④壓光:2。02×105Pa,110℃,3s。⑤中層塗飾染料膏100份,Melio Resin 777 70份,Melio soft 400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⑥頂層塗飾水100份,Melio 04-G-03 60份,Melio 04-G-33 40份,Melio Wf-5230 5份,Melio wax-180 2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
中檔皮塗飾:①底層塗飾(噴漿機)Melio Ground K 70份,Melio Resin A-820 30份,水450份,染料膏60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②壓光2。02×105Pa,100℃,3s。③中層塗飾(噴漿機)染料膏100份,Melio Resin A-820 100份,Melio 06-R-50 120份,Melio soft 80份,水400份(通過式幹燥機)。烘幹(通過式幹燥機)。④壓光2。02×105Pa,110℃,3s。⑤頂層塗飾水100份,Melio 04-G-03 40份,Melio 04-G-33 60份,Melio Wf-5230 5份,Melio wax-180 2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
高檔皮塗飾:①底層塗飾(噴漿機)Melio Ground K 70份,Melio Resin A-820 30份,水450份,染料膏60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②壓光 2。02×105Pa,110℃,3s。③頂層塗飾水100份,Melio 04-G-03 40份,Melio 04-G-33 60份,Melio Wf-5230 5份,Melio wax-180 2份,烘幹(通過式幹燥機)。
修邊:修去邊角部位沒有價值的部分。
分級:按照粒麵瑕疵的多少和分布情況,判斷皮的利用率,對成品進行分級。
品檢:核查成品是否達到客戶要求。
量革:用量革機量出最後成革的麵積。
包裝:將量好的革按照不同的等級分別卷好裝箱,待售或出售。
195。綿羊軟鞋麵革的生產
利用綿羊皮製作軟鞋麵革,主要解決綿羊皮軟鞋麵革撕裂強度低和定型性差等問題。
(1)綿羊軟鞋麵革的工藝要點
①浸水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浸灰及其它後麵工序的處理。浸水不足,皮不能完全恢複到鮮皮狀態,影響灰堿的滲透,滲透不均,灰堿對皮革纖維鬆散程度不均勻,成革板硬,部位差大,粒麵粗糙。因此,浸水一般分兩步進行,預浸水後去肉一次,去除殘留的肉膜,伸展褶皺,這樣不僅有利於後工段化料的均勻滲透,而且還可以加速浸水;主浸水浸透即可,浸水過度容易出現豎紋和皮形變長,使成革延伸率增加,定型性變差。浸水過程中加入滲透劑,可以加速浸水,同時可以乳化油脂;殺菌劑可以防腐抑製細菌產生,但是夏季高溫天氣仍然要勤檢查,注意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