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綿羊皮製革技術(2 / 3)

②采用塗灰堿脫毛,為使整張皮處理較均勻,背脊部和頸部要加重處理,可用兩種不同堿液分別處理,背脊、脖頸塗高濃度灰堿,硫化堿30~40g/L;邊腹部位塗低濃度灰堿,硫化堿15~20g/L。也可以用同一種灰堿液,背脊部、脖頸部位比邊腹部多塗一次。灰堿液中加少量浸灰助劑可以促使灰堿液的均勻滲透。塗灰堿後,堆置過程要勤檢查,毛較易推掉即可,堆置時間太長可能導致局部纖維過度分散,這將影響成革的延伸性和撕裂強度。浸灰初期液比要小,有利於除去表皮和皮垢,之後補加灰堿擴大液比,使灰堿滲透均勻,膨脹均勻,機械作用要緩和,轉停相結合。

③根據產品風格,如果全部用來做鞋麵,可以不複灰,這樣成革延伸性小,定型性好;如果以做服裝為主,做到藍濕皮再挑選分級,少量用來做鞋麵,則需要複灰,複灰後成革軟度好。脫灰應該緩和而均勻,脫灰前應該采取大液比悶水洗,如果用流水洗,容易造成灰皮表層膨脹程度小,而內層膨脹程度大的差異,結果脫灰不均勻。如果水洗不夠徹底,用硫酸銨脫灰時,硫酸銨與石灰反應,可能使產生的硫酸鈣沉積於纖維之間,影響粒麵的細致程度,因此最好用氯化銨代替硫酸銨脫灰。

④軟化對成革風格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軟化不足,成革身骨扁薄,粒麵過於緊實,脖頸部位皺紋可能打不開;軟化過度,成革強度會變差,延伸率增加,定型性不好,因此軟化控製要恰到好處。酶對浴液的溫度、pH很敏感,脫灰後控製皮內層pH高於浴液pH,這樣軟化時,酶對皮表麵作用較小,當酶向皮內層完全滲透後,加入酶激活劑硫酸銨,使浴液pH上升至酶最佳活性範圍,這樣使得酶對於皮的粒麵層和內層軟化作用均勻而緩和。

⑤浸酸時用一部分有機酸代替硫酸,這樣有利於皮纖維的適度分離,成革粒麵平細,硫酸要分次加入;食鹽用量要適量,過多可能使皮脫水,反而不利於浸酸。開始對酸吸收很快,但是很不均勻,因此浸酸最好過夜。次日倒掉1/3的浸酸液,再補加少量硫酸開始鞣製,補酸後,皮表麵pH微低於皮心pH,存在輕微的梯度,這樣有利於鉻絡合物向皮心迅速滲透。

⑥製作綿羊皮鞋麵革的關鍵在於複鞣整飾工段,藍濕皮經過靜置、擠水伸展、轉鋸末,然後削勻至要求厚度,稱重作為後序操作的基數。

⑦製作鞋麵革回濕時間不能過長,長時間回濕會使成革延伸率增加。回濕時加入少量脫脂劑,可以增強回濕效果,同時綿羊皮油脂較多,對於脫脂不好的藍濕皮可起到補充脫脂的作用;適量甲酸可調整藍濕皮的狀態,為後續鉻複鞣做好準備。

⑧常規鉻複鞣,對於綿羊皮鞋麵革來說,鉻複鞣可以增加成革的撕裂強度,提高成革的收縮溫度,鉻複鞣後期用弱堿甲酸鈉、中和單寧配合小蘇打提堿,可保護粒麵,使粒麵平細;複鞣時用2%的含鉻單寧或鉻鋁鋯多金屬鞣劑,可有效改善藍濕皮輕微的鬆麵現象,降低成革的延伸性,提高成革的定型性和豐滿度。

⑨ 適度中和,對於綿羊皮鞋麵革而言,可以在鉻複鞣後期同浴中和,這可使成革粒麵緊實,延伸率較小;中和程度將影響後序複鞣劑、加脂劑、染料的滲透程度,從而影響成革的軟度、豐滿度、色澤均勻度等。中和過度則成革偏軟,定型性差;單獨用小蘇打中和,革身較緊實,豐滿度、泡感差;單獨用碳酸氫銨中和,軟度好,容易鬆麵;選用甲酸鈉、中和鞣劑配合小蘇打中和。綿羊鞋麵革要中和透,pH值控製在4。8~5。0之間。

填充對於綿羊鞋麵革至關重要,綿羊皮不同於其它鞋麵革料,綿羊皮本身的撕裂強度相對較低,大部分複鞣填充材料會降低皮革成品的撕裂強度,因此綿羊鞋麵革填充材料選擇使用不當,成革強度就達不到鞋麵革要求。聚合物類鞣劑,如大部分丙烯酸鞣劑對於皮革撕裂強度影響不大,有些自鞣型的丙烯酸鞣劑不僅增加成革的豐滿度、泡感,還會使成革撕裂強度增加,這一類複鞣劑可適當多用一些;樹脂類鞣劑如三聚氰胺、雙氰胺樹脂鞣劑選擇填充性很好,但是使用過多會降低成革撕裂強度;酚類等輔助型合成鞣劑有輔助鞣製的效果,填充性能一般,也會降低成革的撕裂強度;栲膠類複鞣劑有一定填充性能,成革定型性、壓花性能好,粒麵緊實平細,但是如果栲膠鞣劑用量多,pH較高,栲膠滲透太深,也會降低成革的撕裂強度。綿羊皮鞋麵革藍濕皮的選擇很重要,複鞣填充可以使藍濕皮達到某種風格要求,但是藍濕皮如果太空鬆,不適合製作鞋麵,填充量越多成革撕裂強度會越低。加脂會改善成革的柔軟度,提高成革撕裂強度,但是加脂太多會增加成革的延伸性,影響成革的定型性,對於較軟的綿羊皮來說,5%~6%加脂劑即可達到很好的軟度。分步加脂有利於增加成革柔軟度,但會使成革延伸性變大。因此,采用換浴後一次性加脂效果較好。

(2)綿羊軟鞋麵革參考工藝

預浸水:水400%常溫,回濕劑0。3%,脫脂劑0。3%,殺菌劑0。1%,轉動15min,停45min,之後每60min轉動3min,總時間8~10h,出鼓去肉,稱重。

主浸水:水500%常溫,回濕劑0。3%,脫脂劑0。3%,純堿0。5%,殺菌劑0。2%,轉動15min,停45min,之後每60min轉動5min,總時間20~24h,出鼓去肉,稱重。

塗灰堿脫毛:塗灰堿堆置3h左右,推毛稱重。

浸灰:水100%,溫度25℃,浸灰助劑0。5%~1。0%,非離子脫脂劑0。3%,轉動20min停40min;硫化鈉0。5%,石灰1。0%,轉動20min;硫化鈉1%,石灰2%,轉動30min,停30min;水100%,石灰3%,轉25min,停35min,之後每60min轉動5min,總時間18~20h。

複灰:水250%,溫度25℃,浸灰助劑0。5%,石灰8%~10%,轉動20min停10min,之後每30min轉動5min,重複4次;浸灰酶0。1%,轉動20min,停10min,之後每30min轉動5min,重複4次,之後每60min轉動5min,重複3~4次;過夜,次日悶水洗2~3次,再35℃溫水洗2~3次。

脫灰:水150%,溫度35℃,氯化銨1。5%,60min,pH 8。0左右。

酶軟化:水150%,溫度37℃,非離子脫脂劑0。5%,胰酶0。5%,硫酸銨0。5%,轉動60min,pH 8。0左右,水洗2次。

浸酸鞣製:水100%常溫,防絞劑0。5%,食鹽8%,轉動15min;甲酸0。8%,分3次加入,每次間隔15min,之後轉動30min;硫酸1。2%,分4次加入,每次間隔20min,之後轉動120min,pH 2。4左右,過夜。

鞣製:浸酸液倒掉1/3,補酸調整浴液pH 2。4,水100%,加脂劑0。5%~1%,轉動20min;低堿度鉻粉5%,轉動60min;高堿度鉻粉3%,轉動60min;甲酸鈉1。0%,轉動60min;小蘇打0。8%~1。0%,分6次加入,每次間隔15min,之後轉動60min,pH 3。9左右,水150%(內溫38℃),轉動120min,過夜,次日轉動30min,水洗、出鼓,搭馬靜置。

回濕:水200%,溫度40℃,脫脂劑0。5%,甲酸0。3%,轉動30min,pH 3。4左右,水洗。

鉻複鞣:水100%,溫度38℃,鉻粉3%,鉻鋁鋯多金屬鞣劑2%,轉動90min;甲酸鈉1%,轉動30min;中和鞣劑1%,30min;小蘇打0。5%,分3次加入,每次間隔20min,pH 4。0左右,加熱水100%至內溫42℃,次日轉動20min,水洗。

中和:水150%,溫度35℃,甲酸鈉1%,轉動10min;中和鞣劑1。5%10min,小蘇打0。3%,轉動40min,pH 4。8,水洗。

填充染色:水100%,溫度30℃,丙烯酸分散劑1%,轉動10min;大中分子丙烯酸複鞣劑3%,小分子丙烯酸複鞣劑2%,轉動30min;分散單寧2%,氨基樹脂鞣劑4%,輔助類合成鞣劑2%,染料1。5%,轉動60min。補加熱水至內溫50℃,水200%,甲酸0。6%,轉動30min,pH 4。2左右。

加脂:水150%,溫度55℃,動植物加脂劑3%,合成加脂劑2%,轉動40min;甲酸1%,轉動30min;陽離子加脂劑1%,轉動20min,pH 3。8左右。水洗出鼓、靜置、擠水、真空、烘幹、回濕、振軟,待塗飾。

196。植鞣無塗飾油蠟、蠟變服裝革的生產

(1)植鞣無塗飾油蠟、蠟變服裝革的工藝要點

做這種油蠟風格的藍濕革,與普通風格的綿羊服裝革相比,前處理要適當輕一些,粒麵要求要緊實一些,身骨要適當挺實一點,延伸性不能太大。皮麵可以有小的瑕疵,但是不能有大的劃傷。

①浸水工序是濕加工工段的基礎,浸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工序的加工效果和成品革的品質。浸水不足,皮不能完全恢複到鮮皮狀態,從而影響後工序灰堿的滲透。滲透不均,灰堿對皮纖維的鬆散程度就不夠理想,結果成革板硬,部位差大。因此一般浸水分兩步進行,預浸水後輕輕刮油去肉一次,去除殘留的肉膜,伸展皺褶,這樣不僅有利於後續化料的均勻透,而且有助於加速浸水。主浸水時皮浸透即可,浸水過度,沿背脊線方向容易出現豎紋和皮形變長,甚至嚴重掉毛、爛麵,成革易鬆麵,撕裂強度變差。浸水過程中,加入適當的脫脂劑、回濕劑有利於加速浸水;少量殺菌劑可以抑製細菌產生,夏季高溫天氣要勤檢查,注意換水。機械作用要緩和,采用多停少轉來達到浸水效果。

②塗灰堿脫毛是解決羊皮部位差的關鍵工序。為減小背脊部位與邊膁部位的厚度及柔軟度差異,使整張革手感均勻一致,就必須加強背脊部位和脖頸部位的化學處理。一般采用不同濃度的堿液分別處理。背脊部位和脖頸部位塗用較高濃度的堿液,硫化鈉濃度30~40g/L;邊膁部位塗用較低濃度的堿液,硫化鈉濃度15~20g/L。也可以用一種濃度的灰堿液,背脊部位和脖頸部位比邊膁部位多塗一次。灰堿液做好提前配製,加入少量浸灰助劑有利於灰堿的懸浮溶解,次日使用時加入少量脫脂劑,有利於灰堿液的均勻滲透。灰堿液均勻刷塗於皮的肉麵,堆置3h左右手工推毛,稱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依據。

③浸灰堿膨脹是製革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若膨脹不足,膠原纖維鬆散不夠,成革手感較硬,不豐滿;若膨脹過度,膠原蛋白損失過多,成革會空鬆,強度變差。一般的綿羊服裝革由於成品革的要求不一樣,大多采用複灰工藝。為了突出成品革緊實、豐滿、自然有垂感,采用一次性浸灰工藝。為使浸灰過程中的皮得到均勻、緩慢而適度的膨脹,采用分次加灰堿,減緩膨脹速度,添加浸灰助劑,逐步擴大液比,多停少轉來達到理想的浸灰效果。

④脫灰同樣要求均勻而緩和,脫灰前要大液比悶水洗,流水洗容易造成皮表麵與皮心脫灰不一致。如果水洗不夠,用硫酸銨脫灰時,石灰與硫酸銨發生反應,產生的硫酸鈣是微溶物,容易聚集在皮纖維之間使皮革粒麵粗糙,因而用氯化銨代替部分的硫酸銨,搭配一些脫灰助劑進行分步脫灰,緩慢降低pH。

⑤軟化對於成革的軟度和風格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軟化不足,成革身骨扁薄僵硬,粒麵過於緊實,脖頸部位皺紋打不開;軟化過度,成革空鬆,強度會變差,延伸性過大,定型性不好,此軟化要恰到好處。酶對pH很敏感,適量的硫酸銨能調節浴液的pH達到酶的最佳活力範圍。如果要求成品有摔紋、縮紋仿鹿皮效果,軟化時可以加入少量的蛋白酶,加強皮革表麵的軟化處理,把粒麵層做薄,同時浸酸之前可以加適量的強收斂性鞣劑,以達到起紋的目的,根據成品要求做出紋以後,正常浸酸鞣製。

⑥浸酸時有機酸與硫酸搭配使用,用一部分甲酸代替硫酸,這樣有利於皮纖維的適度分散,粒麵更平細,有機酸滲透好可提高浸酸的速度,縮短浸酸的時間。硫酸要提前稀釋,冷卻後分次加入。食鹽用量要適當,過多會使皮脫水反而不利於浸酸。

⑦鞣製是將皮變成革的關鍵工序,常規鉻鞣工藝較簡單,全植鞣是以栲膠鞣製為主,搭配少量其它非鉻鞣劑;半植鞣是指初鞣用常規鉻鞣,複鞣以栲膠鞣製為主。隨著製革技術的不斷提高,植鞣劑等化工材料的不斷改進,植鞣工藝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複雜了,而植鞣革的柔軟度、豐滿度等性能,也能達到服裝革的要求。意大利VANDONI公司的AR是專為植鞣革而開發的一種預鞣劑,對皮纖維有一定的鞣製固定作用,利於栲膠的均勻滲透;RP是一種分散性合成鞣劑,能促進栲膠的均勻滲透,保持粒麵彈性;DC是一種具有選擇填充性的合成鞣劑,和栲膠一起使用可以減小皮革部位差;ICN是一種高含量的卵磷脂,乳液耐電解質穩定,手感很好,可以幫助栲膠滲透,保持粒麵緊實平細;TR是一種含栲膠的合成鞣劑,手感柔軟,能使粒麵光滑細致。植鞣結束最好用草酸適當漂洗,以免皮革表麵結合過多栲膠,影響手感。出鼓後最好靜置一段時間,使栲膠與皮纖維有充分的結合時間。

⑧無塗飾油蠟、蠟變服裝革的製作關鍵,在複鞣整理工段,成品要有打蠟、蠟變效果,複鞣劑仍然以栲膠為主。油蠟、蠟變風格的皮革,要求有一定的定型性,粒麵緊實平細,軟度要達到普通鉻鞣皮革的效果。丙烯酸類的鞣劑,會影響蠟變效果,一般很少用。意大利VANDONI公司的VF是一種脂肪醇類加脂劑,乳液耐電解質穩定,耐光性好,較適合於中和時加脂;ME是一種具有選擇填充性的氨基合成鞣劑,對皮革邊膁部位的填充較好,粒麵平滑細致,成革柔軟,和栲膠一起使用,可以幫助栲膠分散滲透。

⑨ 由於皮革不經過塗飾處理,所以加脂工序顯得至關重要,成革表麵所要求的油蠟感、變色效果與加脂劑的選擇關係密切。如果成革還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耐水洗性能,加脂劑配方中也應該有適量的耐水洗、防水加脂劑。意大利VANDONI公司的LLC/1是一種亞硫酸化魚油加脂劑,乳液高度穩定,可用於藍革以後的各個工序,耐光性能優異,幹燥之後沒有魚腥味,軟度很好,非常適合植鞣革;SI是一種軟革加脂劑,專用於服裝、家具等軟革;TKS是一種含蠟的加脂劑,能賦予皮革表麵很強的蠟感,經過打光能遮蓋皮麵傷殘,底光很亮也適合做亮麵塗飾;ICA是一種蠟劑,主要用於打光和植鞣革,經過摔軟相互摩擦,皮麵會變亮。美國UNION公司的PLM是一種弱陽離子的羊毛脂加脂劑,能賦予皮革表麵絲綢般的舒適感;9859是一種變色油,能賦予皮革一定的油變效果。

油蠟皮一般通過自然掛晾來幹燥,幹燥的速度要適當緩慢,幹燥太快會影響成革的手感。皮革經過徹底幹燥後,回濕摔軟即為成品;如果要求皮麵有強的蠟感,摔軟後還要經過較高溫度的燙皮以達到要求;如果要求皮麵較亮,皮坯摔軟後還需要拋光處理。

(2)植鞣無塗飾油蠟、蠟變服裝革參考工藝

①組分與整形:根據原料皮的狀態進行分類。

②稱重:準確的稱量原皮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的依據。

③預浸水:液比4,溫度20℃,回濕劑0。3%,脫脂劑0。3%,殺菌劑0。1%,浸泡30min後每小時轉動3~5min,總時間6~10h。水洗出鼓。

④去肉:去兩刀,先頸部一刀再尾部一刀,油膜和爛皮基本去淨。

⑤主浸水:液比4,溫度20℃,回濕劑0。3%,脫脂劑0。3%,殺菌劑0。15%,Na2CO3 0。6%。轉動15min,查pH 8。5左右。以後每2h轉動5min,總時間20h左右。次日水洗出鼓,去肉,稱重。

⑥塗灰堿脫毛:脫毛糊配方中硫化鈉的濃度背脊線為30~40g/L,腹部15~20g/L。灰漿濃度20~25°Bé,堆置時間3~4h,將脫毛糊塗於皮的肉麵,3~4h,直到毛鬆動為止,手工推毛。

⑦浸灰:液比0。8,常溫,浸灰助劑0。7%,脫脂劑0。3%,Na2S 1。0%,轉動30min,停20min;加石灰2%,轉動30min,停30min;以後每小時轉動5min,總浸灰時間為20h左右,次日不水洗,出鼓去肉。

⑧第二次去肉去兩刀,先頸部一刀再尾部一刀。油膜和爛皮徹底去淨。稱重水洗。

⑨ 水洗液比3,溫度25℃,水洗到清亮,pH約為10。

脫灰液比0。8,溫度30℃,脫灰助劑0。5%,NH4Cl 1。3%,pH 8。3左右。水洗調溫。

軟化:液比1。5,溫度38℃,胰酶0。1%,蛋白酶0。05%;(NH4)2SO4 0。3%,轉動30~50min,pH 8。3左右。

水洗:液比3,溫度25℃,三次悶水洗到清亮,pH約為10。

浸酸:液比0。8,溫度20℃,防絞劑FW 0。1%,食鹽7。5%,轉動10min;甲酸0。8%(稀釋後分2次加入),硫酸1。2%(稀釋後分3次加入,中間間隔15min),轉動120min,測pH為2。5左右,停鼓過夜。

鉻鞣:倒出1/3的浸酸液,加加脂劑0。5%,轉動10min;鉻粉3%,轉動30min;鉻粉4%,甲酸鈉1。0%,轉動30min;小蘇打1。0%(分3次加入,中間間隔20min),pH 4。0左右,之後提溫至40℃,轉動60min後,停鼓過夜,次日晨轉動30min,出鼓搭馬靜置。

植鞣:倒出2/3的浸酸液,CR 3。0%,轉動60min;RP 2。0%,DC 2。0%,荊樹皮栲膠8。0%,轉動60min;ICN 1。0%,轉動120min;補水50%,RP 1。0%,荊樹皮栲膠4。0%,栗木栲膠4。0%,其它類栲膠4。0%,小蘇打1。0%,TR 2。0%,轉動2~3h,檢查切口完全滲透,停鼓過夜,次日晨轉動60min;常溫水100%,轉動10min;草酸0。2%,轉動20min;水洗,靜置24~28h,擠水伸展,削勻。

擠水:將藍濕革的含水量降低到50%~55%,擠水時,應根據藍濕革的性質掌握擠水壓力,不擠出死褶和擠破粒麵。也應防止弄髒粒麵。

削勻:按照客戶對成品的要求,削到需要的厚度。藍濕革過厚而且不均勻時,應采取多次削勻,不要一次削得過深,以免引起削焦現象,或者將革削傷。修邊,稱重。

回濕:液比1。5,溫度40℃,脫脂劑0。3%,草酸0。5%,轉動40min後,悶水洗2次,每次10min。

中和:液比1。5,溫度35℃,中和性複鞣劑2。0%,甲酸鈉1%,轉動20min;VF 2。0%,轉動10min;小蘇打1%,轉動10min;排水。

水洗:液比2,溫度25℃,悶水洗2次,每次各洗10min,水洗到清亮。

染色填充:液比1,溫度35℃,RP 1。0%,荊樹皮栲膠4。0%,染料2。0%,轉動30min;栗木栲膠4。0%,其它類栲膠3。0%,ME 2。0%,轉動3h,檢查切口完全染透;60℃水100%,轉動20min;甲酸0。3%,轉動20min;控水。

加脂:液比1。5,溫度50℃,磷脂BA 1%,合成加脂劑SE 2%,加脂劑SCF 3%,50魚油1%,羊毛脂1%,脂肪醛DC 1%,LLC/1 1%,ICN 2%,VF 1。5%,SI 1。5%,轉動30min;TKS 3。0%,轉動30min;甲酸1%,轉動30min;TKS 2。0%,轉動30min;PLM 1%,轉動10min;甲酸1。3%,轉動30min;ICA(9859)1%,轉動20min。

水洗:液比3,常溫水洗2次,每次10min。出鼓。

197。綿羊皮縮紋革的生產

(1)綿羊皮縮紋革的工藝路線

加強原料皮組批,挑選較厚原料皮;動靜結合,全透浸水;較重膨脹,重複灰,重軟化;無液比縮紋,浸酸;常規鞣製、複鞣、填充和加脂。

(2)綿羊皮縮紋革的工藝要點

①加強原料皮組批。由於纖維的鬆散情況和縮紋前皮坯的厚薄對縮紋的效果影響很大。原料皮按路別、厚薄組批很重要。一般選一種路別、一種厚薄組批,以保證每批皮子縮紋效果一樣。

②動靜結合,全透浸水。浸水以靜態為主,機械作用不可過大,將浸水、殺菌、脫脂同浴進行,這樣浸水快,皮不易產生菌傷。

③做縮紋革,縮紋前皮纖維要均勻地鬆散,縮紋效果才好,所以需要均勻地重膨脹,重複灰,為後麵軟化打下基礎。

④軟化是分散纖維的關鍵,也是對縮紋效果影響最大的工序,不同的軟化方式縮紋效果不一樣。軟化均勻,皮表麵疏鬆,縮紋效果才好。縮紋時液比越小紋越均勻;溫度越低縮紋越細致均勻。縮紋時由於皮表麵收斂,皮易發澀打絞,所以縮紋前最好加入防絞劑。

⑤鞣製要在小液比、25~28℃、長時間下鞣透。

(3)綿羊皮縮紋革參考工藝

浸水:水400%,溫度25~28℃,靜泡4h換水主浸水,水400%,溫度25~28℃,Desoagen WT潤濕乳化劑0。3%,Desoagen KF浸水殺菌劑0。3%,另外還可加Desoagen DA非離子脫脂劑0。2%,轉動10min,之後每小時轉動2min,主浸水共20~24h,浸透後去肉。

包灰推毛:背脊部位包灰:硫化堿90~95g/L,Desoagen LM浸灰劑5g/L,Desoagen WT潤濕劑5g/L,用石灰調至30~33°Bé;邊腹部位包灰:硫化堿15~20g/L,Desoagen LM浸灰劑5g/L,Desoagen WT潤濕乳化劑5g/L,用石灰調至25°Bé左右。包灰靜置4h左右,以能推掉毛為原則,適度保護邊膁。推毛稱重。

浸灰:水300%,溫度25~28℃,Desoagen LM浸灰劑1。5%,Desoagen WT潤濕乳化劑0。3%,硫化堿2。5%,轉動30min,停30min,轉動10min,停30min;石灰5%,轉動20min,停30min;再加石灰5%,轉動20min,停30min;再加石灰5%,轉動20 min;之後每小時轉動2min,總浸灰30~36h。然後輕微水洗,去肉,稱重。

複灰:水200%,溫度25~28℃,Desoagen LM浸灰劑1。5%,石灰10%,轉動30min,之後每小時轉動2min,複灰共24~36h。水洗。

接下來按照產品的要求選擇不同的工藝。

a。仿鹿皮紋的加工工藝

脫灰:水50%,溫度33℃,硫酸銨2%,Desoagen TH 0。5%,轉動40min,水洗。

軟化:水80%,溫度32℃,Desobate B2 0。5%,轉動60min,pH 8。2左右控水。

換水軟化:水80%,溫度35~36℃,加1398蛋白酶0。5%~0。8%,Desoagen DA非離子脫脂劑0。5%,轉動60min,pH8。0左右,以後每小時轉動10min,4~6h後,水洗。

脫脂:水50%,溫度35℃,Desoagen DA非離子脫脂劑1%,Desoagen SH油脂分散劑1。5%,轉動90min,水洗,出鼓,進鼓。

縮紋:水0,Desopon SO加脂劑1%,Desotan KN防絞劑0。2%,轉動5min,加Desotan QMS縮紋劑4%~5%,轉動40min。

浸酸:水50%,溫度25~28℃,食鹽7%,Desoagen SH油脂分散劑0。5%,轉動10min;甲酸0。5%,轉動20min;硫酸0。5%,轉動20min;硫酸0。5%,轉動120min,pH 2。5左右。

b。大豆紋的加工工藝

脫灰、軟化、脫脂與仿鹿皮紋相同。

縮紋:水0,Desopon SO加脂劑1。5%,Desotan KN防絞劑0。2%,轉動5min;Desotan QMC縮紋劑4%~5%,轉動40min。

浸酸與仿鹿皮紋相同。

c。大象紋的加工工藝

脫灰與仿鹿皮紋相同。

軟化:水80%,溫度32℃,Desobate B2 2%,1398蛋白酶0。1%~0。2%,Desoagen DA脫脂劑0。5%,轉動60min,pH 8。0左右,以後每小時轉動10min,4~6h後水洗。

脫脂與仿鹿皮紋相同。

縮紋:水0,Desopon SO加脂劑1。5%,Desotan KN防絞劑0。2%,轉動5min,Desotan QMC縮紋劑5%~6%,轉動40min。

浸酸與仿鹿皮紋相同。

縮紋時加的加脂劑、防絞劑、縮紋劑都不需用水稀釋,油脂和防絞劑可直接從鼓門加入,縮紋劑從軸孔加入。縮紋就是利用縮紋劑的表麵過鞣特性達到縮紋效果,經過縮紋的皮,皮麵會有一定的封閉性,特別是大紋,用的縮紋劑多,所以鞣製、複鞣、填充、加脂要在小液比下進行,材料吸收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