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聖馬可大教堂(2)(2 / 3)

威尼斯人和其餘品位較高的十字軍將士則瞄準了教堂內的名貴圖畫、書籍和工藝品,這些東西輕便易帶且極富收藏價值。

數周之後,無數的聖徒遺物,被劫掠去西方,拜占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教皇英諾森對威尼斯與十字軍暴行非常的震怒,然而卻也無可奈何。

十字軍還廢黜了拜占庭皇帝阿曆克塞三世,隨十字軍而來的流亡王子亞曆克斯被捧上了王位成為阿曆克塞四世,但拜占庭人並不把他當成國王,不久他便死於非命了。

大肆劫掠後,十字軍終於滿載財寶而歸,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丹多羅總督並沒再隨船回到威尼斯,而是追隨留下來的部分十字軍繼續在拜占庭的土地上南征北戰。

數年後,已90高齡的他終於將生命交給了上帝,長眠於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究竟與拜占庭有著怎樣的恩怨瓜葛,以至於下此狠手呢?如今已無人可知了。拜占庭受創後,威尼斯乘機取代了拜占庭的海上霸主地位,隨後,威尼斯不斷繁榮壯大,成為權霸一時的商貿帝國,聖馬可旗幟幾乎飄揚在整個地中海東海岸。因此對於威尼斯人來說他們的丹多羅總督可謂是功勳卓著。

那麼,同樣信仰基督教十字軍在以聖戰為名的征程中,為什麼會同意進攻有著相同信仰的拜占庭呢?當然,其直接原因是威尼斯人要掠奪君士坦丁堡的財富,然而背後也有兩個教會爭執的因素。當時的基督教還沒有現在這麼多派別,主要有羅馬的天主教、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兩個主要派別。

這兩個教派的形成最初源於東西羅馬的分裂,隨著整理的變更教會也開始出現分裂。當時,由於統一了西歐的法蘭克查理帝國出於壓製東方拜占庭帝國的政治需要,就扶持西方教會的勢力,將羅馬大主教上升到教皇的位置。而這是東羅馬宗教界所無法忍受的,因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始終認為,作為“新羅馬”的主教,自己應該居於羅馬主教之上。接著由此引發的爭和政治鬥爭層出不窮。東西教會終於分裂,西方的叫天主教,君士坦丁堡的叫做“正教”,在中國就被叫做“東正教”。也就是說,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其實是不被西方世界認可的。

另一個原因是,帝國後期經濟凋敝,商業基本上都被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人控製。

於是,在威尼斯人的唆使下,自認為是正統基督教的十字軍攻下了君士坦丁堡這座基督教世界的“永恒光明之城”。

以後的曆史證明,歐洲人或者說是基督教徒自己,毀滅了拜占庭帝國,毀滅了這個1000多年來一直為歐洲阻擋東方威脅的巨人。到了1453年,土耳其人異軍突起,奪取了君士坦丁堡,這為威尼斯帝國的沒落拉開了序幕。隨著各大強國的紛紛崛起,世界秩序重新調整,威尼斯日漸衰落,其領地也開始逐漸減小。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侖侵占,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後,拿破侖把威尼斯交於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98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侖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並把其納入自己的意大利王國內。後來,隨著拿破侖的戰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治。1866年,威尼斯成為現代意大利的一部分,此時它早已輝煌不再了。

●英雄薩拉丁

在“十字軍東征”這場以宗教為名義的侵犯戰爭中,湧現無數保家衛國的英雄,薩拉丁就是其中的一位。薩拉丁是一位抗擊十字軍的領袖,也是伊斯蘭教曆史上聲名顯赫的偉人。

十字軍在東方的侵略使得伊斯蘭教民族大大蒙羞,年輕的薩拉丁就立誌要大敗十字軍,收回聖地。26歲時,他受讚吉王朝蘇丹的派遣,跟隨自己的叔父施爾科出征埃及。盡管將近3年的征戰以失敗告終,但他第一次在戰場上得到了鍛煉。

1168年,十字軍耶路撒冷國王阿馬利克率兵進攻埃及。應埃及的請求,讚吉王朝派薩拉丁和他的叔叔施爾科支援埃及。這一次他們大獲全勝,叔叔施爾科隨即被法蒂瑪王朝哈裏發阿迪德任命為宰相。沒想到兩個月後,施爾科暴斃身亡,薩拉丁繼任了宰相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