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拒酒有招,少飲一杯情更深(1 / 3)

少喝酒,多辦事

俗話說“無酒不成宴”,生意人在交際應酬時,自然少不了飯局和酒局。何況現在許多合同訂單是在酒桌上辦好的,正所謂“杯子底下好辦事”,許多生意在酒桌上的成功率要遠遠高於在辦公室。

酒是生意人成功的重要工具之一。酒能夠給人壯膽,麻痹人的羞怯心理,使人們放下沉重的心理鎖鏈。喜歡喝酒的人,大多已經領悟了人生的微妙。況且,酒桌上會大大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為了提高酒桌上的辦事效率,生意人不應胡吃海喝,而應該通曉酒桌上的學問。

在生意應酬之中,喝酒同其他場合一樣,也有一定的講究。比如對方要你幹杯,生意人在禮貌上應當將酒喝完,以表示對對方的祝福,此時如果謝絕就是不禮貌的。

假如你實在不會喝酒,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以示禮貌。在幹杯的時候,酒杯不要舉得太高,以不超過自己的視線範圍為佳。如果對方站起來向你敬酒,你也一定要站起來,表示一種平等和尊重。

請客戶吃飯時,酒桌上的勸酒術也有一番講究。欲知客人能喝不能喝,就看主人會說不會說。在宴席上侃侃而談,語驚四座,運用語言來駕馭酒桌上的人,往往為客人所歎服,為彼此建立良好的關係鋪墊下堅實的基礎。

勸酒並不隻是“勸君更盡一杯酒”,還要適時“勸君少飲一杯酒”,做到讓大家乘興而來,盡歡而去,畢竟大家前來赴宴的目的不是為了喝酒,至少不是為了喝酒而喝酒,所以一定要明確自己赴宴的目的,破除“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觀念,以及不喝醉就不夠意思的思想。在這方麵最恰當的勸酒詞應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會喝不喝也不好,喝到適度為最好。”而不是很多人錯誤的“感情深,一口悶”的看法。

喝多少酒是因人而異的,生意人一定要注意喝酒不可過量,一般來說不宜超過自己酒量的1/3,否則不利於酒桌上談生意。有人曾這樣說過:“喝第一杯是人飲酒,喝第二杯是酒飲酒,喝第三杯就是酒飲人了。”的確如此,適量喝酒對身體並無大礙,而且還可以融洽與人交往應酬的氣氛。但是假如毫無節製地喝酒,而且逢喝必醉,不但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使自己在公眾場合失態,影響自己的形象。而且喝太多酒甚至忘了最初赴宴的目的,就得不償失了。若酒後亂性幹出傻事,或是酒後開車,都可能使人陷入危險的境地。

所以,參加宴會,在喝酒前要先明確自己的目的,適當評估一下自己的酒量,盡量少喝並將自己的每一杯都與成事的目的聯係起來,不可喝毫無意義的酒,更不可逞一時英雄,事後後悔不已。

以禮還禮巧拒酒

在宴會進行的過程中,賓主雙方出於禮貌會以禮祝酒。這種祝酒方式的特點是彬彬有禮。以禮貌的辦法祝酒,往往讓人無法回絕。特別是主人的盛情配之以有準備的熱情洋溢的語言,的確令人無法拒絕。

一日,某市舉辦招商引資酒會,市招商局局長舉杯祝酒。他端起一隻小酒杯,桌子上放著一隻大酒杯,說道:“尊敬的各位來賓,我們十分歡迎各位嘉賓到我市洽談合作。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我向各位敬酒。我們這裏有一個特殊的習慣,為了表達我們對最尊貴的客人的敬重,我要代表全市200萬人民向各位敬十杯酒。這第一杯酒,是一見如故,一切如意,一路順風;第二杯酒,是兩方合作,雙方攜手,二月春風;這第三杯酒,是三陽開泰,三星在戶,三江深情;這第四杯酒,是四通八達,四麵進財,四海升平;這第五杯酒,是五子登科,五福臨門,五穀豐登;這第六杯酒,是六六大顧,六韜三略,六合豐功;這第七杯酒,是七鳥朝陽,七杯見底,七色彩虹;這第八杯酒,是八音迭奏,八方風雨,八麵來風;這第九杯酒,是九九歸一,九天攬月,九色風鳴;這第十杯酒,是十全十美,十分傾心,十分歡迎。”當然,他在說每一杯的同時,都十分認真地用小杯向大杯裏倒上一杯酒。

麵對如此敬酒,眾來賓大驚失色。簡單回絕已無法抵擋,而敬酒者在大家的一片叫好聲中將一大杯酒一飲而盡,然後把杯底向客人展示了一下,等著看客人怎麼喝這一大杯酒。

上述案例是以禮敬酒的典型範例。案例中局長並沒有強勸來賓喝酒,可是來賓如果少喝一杯,似乎對不起人家那代表全市200萬人民的十杯酒的深情。喝了這十杯酒,又哪裏能承受得了?而誰又能馬上說出與敬酒人相似又相對應的以數字開頭的這樣新穎的祝酒詞呢?

其實,對如此敬酒,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禮還禮,你以禮敬酒,我禮貌地少喝或不喝酒。你用這麼多的數字來限製我,讓我喝那麼多杯酒,我就巧妙地回避這個數字問題來回敬你,不然,就容易陷入對方設計的圈套中。

這時,隻見一位客人舉杯答道:“我們一行十分感謝各位領導的盛情,特別是剛才招商局長一到十杯的敬酒,更是既讓我們感受到了全市200萬人民的盛情,也讓我們領略了局長的風采。我喝不了十杯酒,但我有十杯酒所容不下的激情;我說不出一到十所表達的深意,但我能用一杯酒表達我們對東道主海一樣深厚的謝意。我不喝十杯酒而隻喝一杯酒,是為了使酒的數量之差讓東道主能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隻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局長您所代表的200萬人民堅強如山,卻不會擋住我們眺望的視線;他們寬廣如海,卻不會像海一樣變幻使人不安:他們熱情如火,卻不會像火一樣將熱量四處傳播;他們像水一樣溫柔,卻不會像水那樣任意把形象改變。為此,我請大家共同舉杯,祝福全市人民像山,像海,像火,像水,讓山的莊嚴、海的激情、火的熱烈、水的柔情永遠和你們相伴,讓你們擁有山一樣的康健,海一樣的財富,火一樣的生活,水一樣的風采。幹杯!”

禮貌的敬酒得到了禮貌的回答,這種得體、富有詩意的語言贏得了賓主雙方的由衷讚賞,都覺得主人敬酒是事先準備好的一套祝酒詞,而客人的即興答詞更加精彩。在一片掌聲中,大家紛紛舉杯,都同意客人隻喝一杯。這樣一來,一個精心籌劃的以禮敬酒的場麵就被巧妙地化解了。

請君入甕應對車輪敬酒

人們在參加宴會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主人頻頻敬酒,一個個輪番上陣,你舉杯後他登場,每個祝酒者都滿懷激情,理由充分,大有讓你不醉不休的架勢。這種情況怎樣才能保持不醉,全身而退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請君入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知難而退,主動放棄對你的“圍攻”。

一日,某公司舉辦商務酒宴,席間該公司經理頻頻舉杯,巧立名目,敬了六次酒。在敬第六杯酒時,經理怕來賓拒酒,強調“六是吉祥,六是順意,六標誌著不論經曆六六三十六番風雨,都會有七十二般彩霞壯麗,六蘊涵著無數的變化與商機。六杯酒是對我們合作順暢的洗禮,六是我們雙方激情的凝聚,任何數字都不及六的祝福最能表達我們的心意……為我們合作順心如意,財源如春雨,幹杯!”看來賓們喝下第六杯酒後,不久一會兒,他又第七次舉杯:“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我喝一杯你一杯,感情濃了酒似水。這七杯酒表心扉。情意重了千杯不醉,酒入口中心心交會,合作經營前景宏偉……為了我們的合作永遠有七色彩虹相伴相隨,為財源滾滾像流水,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