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會反抗人類的欺負,大自然也會報複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
老縣城的自然風光很迷人。站在山頭上望下去,周圍的森林鬱鬱蔥蔥,綠蔭之中是一片狹長的河穀草原。牛兒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放牧,中間散落著幾座雅致的小木屋,屋前屋後有用白樺樹杆紮起來的圍欄。鳥兒在天空中紛飛起舞,雲霧和炊煙冉冉升騰。不必添加任何裝飾,它是一個安靜的和諧的自然樂園。
然而我擔心的是:這個樂園能夠保留多長時間?
上個世紀中期,老縣城中建起了大熊貓保護站,修通了盤山公路。接著,穀地上的白色磚石水泥樓房崛起,遊人聞風接踵而來。那些塑料袋、膠卷盒、水果皮等現代生活垃圾開始散漫,汽車的鳴笛嚇得動物們飛逃而去。聽說去年的國慶假期,家家住滿了遊客。
但願人們在欣賞這個秦嶺樂園的時候,別忘了對原生態的維護。
采擷紫槐園
終南山前的塑像——紫槐園速寫
出古都西安,一路向南,沿寬闊的西萬公路,前行20多公裏,至灃峪口轉盤,往右拐上林樹蔥鬱綠風拂麵的美麗的沿山公路,西去數百米,就到了一個新建的大學校園。一進華表巍峨的大門口,我們馬上肅然而敬,因為有10個全世界聞名的文化俊傑、人類知識的先驅的塑像,分左右兩行排列在路旁,看起來好像在迎接你的進入,其實是在提醒你、督促你、感染你、往你的身上充注一種先賢的精氣。
南邊是:孔子、張衡、祖衝之、畢升、吳宓。
北邊是:柏拉圖、哥白尼、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
在他們麵前,我們是多麼渺小、多麼空虛。先輩用他們的實踐,建起了科學的大廈,而我們的一生,在世界發展的精神領域裏,是否貢獻了一磚一瓦?
在他們麵前,我們是多麼可憐、多麼慚愧。或許你有一官半職、或許你有一庫金錢,但在曆史大浪淘沙的過程中,你能否留下一丁點兒回響?
在他們麵前,我們又是多麼幸運、多麼享福。先輩嘔心瀝血的創造,為我們提供了階梯,鋪展了捷徑,樹立了榜樣。
我往前走,腳步輕輕,連咳嗽聲都收斂著。我覺得,任何的浪笑、狂妄、浮躁,都是對先祖的不敬。
塑像的後麵和背景,是清晰可見的終南山。山在那兒,默然屹立;山不語,卻高聳;不管煙雲變幻、風霜雪雨,山的高度絲毫不減。
終南山中,自古以來,藏匿著無數的靜修人,他們心無旁騖,吸收著山水的靈氣研讀著先賢的精神遺存。
山前的這個有著塑像的校園,是西北大學現代學院並西安人文經貿學院的新校區,數千名當代學子,在這兒汲取營養,準備起航。
2006,10,24日
建一座散文的園子
---在中國散文學會西安創作基地掛牌儀式上的致辭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在秋高氣爽的開朗的季節,因為散文的原因,文學界、新聞界的朋友們來到了秦嶺山下的紫槐園,我謹代表散文研究所,向大家表示誠摯地感謝。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的校區,如今正在緊張而有秩序地建設之中。我們的中國散文研究所,也處於奠定基礎、飲露成長的起步階段。散文研究所這一枝新花,在中國文學悠長豐博的百花園中,雖然隻出現了短短的兩年時間,但我們的腳步是踏實的,心態是平和的,眼光是長遠的。兩年來,散文研究所開辦了“中國散文網”,出刊了《散文視野》雜誌,編輯出版了“紫香槐博客散文叢書”;同時還召開舉辦了“全國首屆網絡散文研討會”,“李若冰散文研討會”,“太極城散文筆會”……今天,中國散文學會西安創作基地的掛牌成立,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台和良好地契機。
創作是作家個人的事兒,但文學卻是大眾的事業,需要各方麵的支持和關注。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劉家全院長,他以學者的思想、教育家的胸懷、詩人的熱情、企業家的氣度對散文事業給予了大力地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