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美國舊金山發生大地震引起大火,城市被燒成廢墟。雖然很多居民都買了保險,但是保險單都被大火吞沒了。對於勞合式公司是不是願意或者是不是有能力履行職責進行賠付這個問題,許多人心裏都沒有底。
但是,勞合式公司毅然承擔起了責任,迅速、及時地拿出1億美元作為保險賠款,幫助當地居民重建家園。為此,勞合式公司遭到了資金重創,卻贏得了“天下第一險”的美譽,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勞合式公司勇於負責的精神贏得了顧客的信賴,公司品牌聲譽如日中天,保險業務量急劇增加。很快,公司1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就得到了填補,並重新開始贏利。
麵對具有巨大風險的責任,勞合式公司從來沒有推脫過。每次落實責任看似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勞合式公司因為這些風險一次次向世人證明:勞合式公司值得信賴!
意外不可能總是發生,勞合式公司每年的保險金額達到2670億美元,贏利高達60億美元。
社會是企業賴以生存、生長的環境,離開了社會,企業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企業隻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才能與社會協調發展,在融洽的社會環境中獲得長久發展。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應該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落實好自己的工作,不讓自己的責任在責任守恒定律中轉移給其他同事或者企業組織內外。
守住自己的責任,對社會負責,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對社會負責,才能對企業負責。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贏得社會聲譽,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和認可,同時也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以後的長遠發展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微軟一直稱霸IT行業,創始人比爾·蓋茨多年來穩居世界首富屹立不倒,跟他積極擔負社會責任、熱衷投身慈善事業的正麵形象不無關係,因為負責才能得到社會的良性回報,通過承擔責任才能拓展更多的商業機會。例如,2003年“非典”時期是中國大多數企業發展最困難的時期,許多企業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戰略眼光。有數據表明,僅民營企業就捐贈款物達5.6億元,其中聯想、蒙牛、方正等企業更是因為貢獻突出,獲得各大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樹立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形象,也就等於為自己做了最好的廣告。
企業在社會中發展從來就不是孤立的,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須落實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隻有那些負責任的企業才是真正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責任投資既能創造財富,又能改變世界
很多人將企業組織視為資本的附屬物,企業組織的存在就是資本的不斷積累,從而獲取更大的利潤,但隨著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人們最終認識到企業組織從誕生後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而不是簡單地依附於資本。現代企業更加追求獲得更大、更長遠的價值回報。更多的企業需要有優良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企業在投資獲利的同時,還應給社會創造一個文明、有序的和諧世界。責任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組織因責任而存在,既要獲利,更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到可持續發展。
有著200多年曆史的美國杜邦公司的名言是:“盡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腳印。”杜邦現任董事長兼CEO賀利得在一次演講中說:“可持續發展是指,在公司運作的價值鏈的所有環節上,在提高股東權益和社會價值的同時,減少經營活動給環境留下的‘印記’。”即不對環境造成傷害。環境保護不再隻是消極地增加企業運營成本,而是被視為能夠產生效益的行業。到2010年,杜邦的目標是全球工廠至少有10%的能源需求和25%的收入來自可再生資源。
杜邦公司最初以生產黑火藥為主業。1800年公司創始人杜邦在規劃建造杜邦最初的廠房時,堅持將廠房置於河邊並設計為三麵厚石牆、一麵薄木板、有著向河傾斜的薄屋頂的特殊樣式。這樣萬一發生爆炸,就能將威力引向河流一側,避免傷及車間和工人。不幸的是,1815年從事這一危險產品行業的杜邦公司還是發生了人員傷亡事故,之後,杜邦家族決定和工人共擔風險,把家搬進廠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