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的責任守恒定律
在自然生態係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如果生態係統受到外界幹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自然界的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
企業責任同樣遵循這樣一個守恒原則,我們稱之為著“責任守恒原則”或是責任守恒定律。企業隻有承擔責任,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回饋。當企業責任平衡被破壞,企業不遭受責任就會對社會造成一係列惡果,更重要的是惡果最終仍會傳遞到本企業。
三鹿集團是河北一家有著50多年曆史的乳品企業,它所生產的嬰幼兒奶粉價格相對低廉,是廣大處於中低層經濟水平家庭的育嬰首選產品。長期以來,三鹿集團不僅擁有穩定的消費市場,還多次獲得政府嘉獎,深受消費者好評。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團開發的“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術的創新與集成項目”還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代表我國科技發展水平最高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登上了國家最高科技的領獎台,成為中國乳品行業的驕傲。可就是這麼一家頂著無數光環的老牌企業,最終卻因為缺乏社會責任感,從高高的領獎台上摔了下來,再也沒能爬起來。
原來,三鹿集團為了節約成本、牟取暴利,選擇了添加大量廉價“大豆蛋白粉”,而這些所謂的“大豆蛋白粉”實為偽造蛋白質的化學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作為化工原料,廣泛運用於木材、塑料、塗料、造紙、紡織、皮革、電氣、醫藥等行業,由於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常常被用來偽造高蛋白產品。實驗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響人體泌尿係統,可能導致泌尿係統結石,很多嬰兒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結石。據新華網報道,三鹿集團從2008年3月份開始就陸續接到一些患有泌尿係統結石病的投訴,卻未能引起高度重視,而隻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規模曝光。
2008年9月11日上午,甘肅省衛生廳首次披露該省內59名嬰兒腎功能不全、1人死亡的情況,是因吃了同一個牌子的奶粉。同時,在湖南、湖北、山東、陝西、安徽、江西、江蘇、河南等省都發現多個相似病例。11日晚,衛生部稱,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係統結石病例,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曆史,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汙染。事件披露以後,三鹿集團不但沒有意識到自身錯誤,反而把責任推給所謂的“不法分子”——奶農。此外,三鹿集團上下其手,試圖從政府部門下手,又用300萬元“擺平”百度,要求後者幫助隱瞞真相、平息事態。這些消息都激起了人們更大的憤怒與更多的譴責,三鹿集團也在這種不負責任的姿態中逐漸走向了滅亡。
也許他們當初覺得隻要有錢賺就行了,他們以為很多不負責任的行為都沒有受到追究,他們認為可以僥幸逃脫了。可事實並非如此,不負責任的惡果並沒有想當然地消失。三鹿的不負責任製造了惡果,讓無辜的嬰兒和家庭遭受了不幸。這些惡果最後又傳到了三鹿身上,遭到了整個社會輿論的集體唾罵,也受到了法律的嚴厲製裁。
成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企業還能有立足之地嗎?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地生存的機會。”
利潤對於企業而言無疑是重要的,但並不是企業組織的全部,一家企業,尤其是百年企業並不是以純粹獲取利潤為目的的自私性組織,而是以承擔責任為前提、以對社會與客戶的貢獻為存在的社會組織。
企業組織持續利潤的產生和實現,是來源於對責任的承擔和對社會的貢獻。博鼇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中國企業應該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開創商機。不願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的視野會逐漸狹窄,商機會逐漸單向和蛻化,企業可以在成為企業公民的實踐中開創‘藍海’。”伊利總裁潘剛也曾說過:“隻有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進,企業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