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氣功健腦(2 / 3)

(一)意守丹田法:丹田的位置,自古說法不一。但多數人認為:丹田有三個。即上丹田,位於兩眉之間的印堂穴,中丹田,位於兩乳之間的膻中穴,下丹田,位於臍下三寸處。青少年朋友初始以意守下丹田為益,如無明師指點,勿意守上丹田,否則易出偏差,切記!

(二)意守呼吸法,即在練功時將意念活動守於自己的呼吸出入,以一呼一吸為一次,可守至百息,千息。正如《類修要訣》書所說:“或數息出,或數息入,以一至十,從十至百,一心在數,勿令散亂,如心息相依,雜念不生;止則勿數,任其自然。”意守呼吸法簡單易學,且行之有效,不易出偏差,所以青少年朋友開始練功,當以此入手。

二、調息

息而呼吸,一呼一吸則為一息。古人謂之“吐納”,現在所說的吐故納新則由此而來。其實呼吸運動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動物通過吐出二氧化碳,納入氧氣,從而進行新陳代謝的過程,可以說沒有呼吸運動就沒有這個婀娜多姿的動態世界了。正因如此,調節呼吸在練功中是至關重要的。古今氣功家,不論哪門哪派都十分注重調息的練習,使意氣相合,以後元氣啟動,補先天之氣。在鬆靜自然的基礎上,進行不急不緩,柔和勻長的呼吸,使呼吸逐步達到“吸氣,呼氣微之”的境界。從而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增強大腦機能。但調息的方法一定要順其自然,萬不可一味強求,否則欲速則不達,不但得不到練功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不良後果。

據《道藏》記載,調息的方法有九種:口呼口吸、口呼鼻吸、口吸鼻呼,單吸不呼,單呼不吸,不吸不呼,神闕呼吸,呼吸無礙。其中後五種方法都不適合青少年練習,故此這裏著重介紹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是指按人們原來的呼吸頻率和自然習慣進行呼吸的方法,也就是一般呼吸。在練功時,要求練功者對自己的呼吸要像平時那樣自然柔和,不必特別去要求自己呼氣與吸氣。它與我們平常呼吸的區別點在於要求練功者在放鬆身體、調整意念、排除雜念的狀態下,通過自己若有若無的意識逐步把呼吸運動調整到柔和、細緩、勻暢的地步,進而達到意氣相隨的境界。

順便說一下,有不少人因看武俠小說上所謂“神功異術”而去追求什麼閉氣,閉息……這種想法應當摒棄。

三、調身

調身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調身僅指調整練功的姿勢而言。而廣義的調身則要求練功者從自己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都要注意隨時檢查自己,不能有所鬆懈。一些壞習慣或損人利己,有損公德之性,都為練功者所不齒,如傲氣、自滿、任性,嫉妒、自卑、虛偽、兩麵三刀、自由散漫等壞習氣,對練功者危害甚大,隻有不斷地掃除壞習氣和私欲,淨化自己的靈魂,去邪存誠,克己奉公,功夫才能迅速進展,臻於化境。

練功時調身要求做到以鬆為主,鬆而不懈,鬆中有緊, 而不僵,隻有姿勢正確了,才能使全身之氣血經絡運行通暢。正所謂“身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守,意不守則氣散亂。”初學氣功者,更要在調身上下功夫,所謂“站如鬆,坐如鍾”。這些在氣功鍛煉中都是重要一環。

怎麼樣才能做到身體放鬆呢?應當指出的是身體的放鬆是以精神寧靜為前提的。精神緊張時是很難放鬆身體的。所以鬆、靜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放鬆身體是通過三麵放鬆法來進行的。第一麵(身體前半部分)從頭頂開始放鬆,依次是顏麵放鬆,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前麵、兩小腿前麵、兩腳掌背、兩腳腳趾放鬆,如此放鬆完畢後,稍休息片刻,又再依法從頭開始放鬆,前後共三遍。

第二麵(身體後半部分〉:由頭頂開始放鬆,依次是後枕部放鬆,後頸部放鬆,背部放鬆,腰部放鬆,臀部放鬆,兩大腿後部放鬆,兩小腿後部放鬆,兩足跟放鬆,兩足底放鬆,如此依法放鬆三遍。

第三麵(身體側麵):同樣從頭頂開始放鬆,依次是頭頂兩側顳部放鬆,頸部兩側放鬆,兩肩部放鬆,兩上臂放鬆,兩肘關節放鬆,兩前臂放鬆,兩手腕關節放鬆,兩手掌放鬆,兩手手指放鬆,與前法一樣,放鬆三遍。

總之,調身、調心、調息這三方麵的鍛煉,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每一種氣功的鍛煉都是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與運用。姿勢有助於意念的集中,調勻呼吸,意念集中,身體自然放鬆,呼吸勻暢、柔細,又有助於意念的集中與身體的放鬆。初學者務必潛心揣摩,方能悟出氣功之妙。否則,有如盲人騎瞎馬,胡亂修煉,其後果不堪設想。

第四節 氣功健腦法簡介

―、靜坐法

郭沫若先生是我國現代史上一位多產文人,他不僅在文學方麵對我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而且在金 石、古文、考文等方麵都有建樹,真可謂多才多藝。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郭沫若先生也曾因神經衰弱而苦惱。那還是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因學習過度,又不注意休息,結果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據郭先生當時講,他是整日整夜都不能入睡,終日昏昏沉沉,所學東西過目即忘。這時他看到蔣維喬先生所著的《因是子靜坐法》,並按照書中所介紹的靜坐方法修煉半年後,不僅治愈了自己的病,而且歸國後便以滿腔熱情投入到中國革命事業中去。

修習靜坐的方法據說有九十來種。本書向朋友們介紹的是台灣南懷瑾先生所書的七支靜坐法,其要點如下:

(一)雙足蛺蝶(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麵,叫做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麵,叫做金剛坐。開始靜坐,單盤也不太容易,也可以把兩腿交叉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