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舌尖上的人脈——與誰一起吃,才是飯局關鍵(2)(1 / 3)

然而,大部分人卻並不能如願以償。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你能夠請領導吃飯,別人也會。當領導被請的次數多了,任何人在他眼裏都一樣,他絕不會對其中的任何一個“另眼相看”。其次,經常宴請領導也會給領導慣下毛病,他會認為你請他吃飯是應該的。一旦你不再請他吃飯了,他對你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最後,宴請領導這種做法並不是每個領導都喜歡的,一旦你遇到一個鐵麵無私、中規中矩的領導,你很可能就徹底“杯具”了。

事實上,宴請領導是有技巧的。有時候,光有好酒好菜好煙伺候著,隻能代表你有一顆誠心,並不一定讓領導對你“另眼相看”。正如很多人所說,在飯局上陪領導吃飯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

宴請領導的飯局和其他飯局不同。如果是同學飯局,大家都是平等的,吃飯喝酒聊天隨便一點會讓人覺得更舒服;如果是朋友飯局,更好處理,隨便侃大山,說說掏心窩子的話,哪怕是哪句話說重了,也不用擔心朋友會介意。但是,這些做法絕不能帶到宴請領導的飯局上去。如此一來,很多人會覺得跟領導吃飯簡直就像被打入了地獄,那種拘束感、壓迫感讓人無法忍受。

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一些人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擔心。在飯局上,他們常常表現得遊刃有餘、如魚得水,並因此受到領導的喜愛。

不久前,小張被提為某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而此前,他的職務是該辦公室主任的秘書。其實,小張在這裏的工作時間並不長,但在同事們眼裏,小張升遷卻是早晚的事。為什麼同事們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經過兩年的相處,同事們發現小張特別會處理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對於這一點,小張的上司也看在眼裏。

一次,一個其他部門的領導請小張的上司吃飯,上司帶著小張欣然赴約。剛一開席,那位領導就開始勸酒,小張的上司不好拒絕,連喝了三杯。坐在一旁的小張意識到他的上司已經有些醉意了,如果再繼續喝的話,恐怕就會喝倒在酒桌上。上司也很明白,但礙於麵子,隻好硬著頭皮喝。小張看出了上司麵有難色,突然靈機一動,從包裏拿出了一盒胃藥遞給了上司,並對上司使了一個眼色道:“您昨晚胃疼得那麼厲害,我把胃藥給您帶來了,您先把藥吃了,再喝酒吧。”

聽小張這麼一說,那個勸酒的領導立馬說道:“真是不好意思,不知道您有胃病,那您就隨意吧。”其實,那盒胃藥是小張前一天晚上買來自己吃的。

酒席散了之後,在回去的路上,上司對小張說:“你小子倒是挺機靈的,如果不是你撒的這個謊,恐怕我真被他們喝到醫院去了。”

從這個飯局之後,小張的上司無論參加什麼飯局,都會把小張帶在身邊。隨著接觸的時間越長,上司發現小張的確是個很會為人處世的人,對他的信任也逐日增加。

在宴請領導的飯局上,學會察言觀色就是這麼重要。它可以讓你獲得領導的賞識和信任。有了這層基礎之後,加薪升遷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其實,大多數領導在飯局上都不喜歡兩種人。一種是看不出眉眼高低、橫衝直撞的人。這樣的人一坐到餐桌上,就好像自己是主人,領導說些什麼,他根本不在意。有時,領導明明不想喝酒,可他偏偏又敬又勸,結果搞得領導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非常被動。其實,很多領導由於工作關係,他們往往會養成有話不直說的習慣。比如,他嘴上說的是這個意思,心裏想的卻是另一個意思,如果你體會不到這一點,往往會弄巧成拙,甚至完全誤會了領導的意思。這樣的人,隻會得罪領導,怎麼可能讓領導喜歡呢?

另外一種人是反應遲鈍的人。

這類人腦子反應總是慢半拍,不能在第一時間領會領導的意圖。要知道,宴請領導的飯局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反應能力的,誰反應敏捷,誰最先領會了領導的意思,誰就會占盡先機。相反,如果你反應慢,該說的話不說,連捧個場都捧不好,領導是不會喜歡你的。

所以,對於那些混跡於職場中的人來說,故事中的小張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善於察言觀色,手勤眼快,反應機敏,從而成為了領導的得力助手。

這樣的人具有非常敏銳的政治觸覺和超強判斷力,他們往往第一個領會到領導的真實意圖,並且不露聲色地把事情辦了,為領導分憂。在領導眼中,這樣的人聰明、能幹,善解人意,因此,他們往往會成為領導最信任的人。領導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把他們帶在身邊,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貼心秘書和得力助手。

應酬飯局,左右逢源最重要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成功者,也有很多一事無成的人。大多數的人往往會對成功者投以羨慕和崇拜的目光,而對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卻冷嘲熱諷。但是很少有人追問這背後的原因,事實上,任何一種成功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