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舌尖上的人脈——與誰一起吃,才是飯局關鍵(1)(1 / 3)

引子

飯局上吃什麼?魯菜粵菜,還是川菜湘菜?其實,飯局上最重要的是“吃人”!和誰一起吃飯決定了你這頓飯的價值,決定了你這頓飯吃得是否有意義。

飯局需要焦點人物,但焦點太多就會變焦慮

我們都知道,獅群裏有獅王,猴山上有猴王,就連懦弱的羊群裏,也有頭羊。這些獅王、猴王和頭羊,就是整個群體中的領軍角色,它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整個群體產生直接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動物種群中的頭領隻有一個,不會有第二個,更不會有許多個。如果有一個年輕力壯的動物想稱王,必須首先擊敗現有的大王,然後取代它,絕不可能是並列稱王,平起平坐。為什麼呢?因為頭領太多的話,其他的動物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聽誰的話,其後果要麼是四分五裂,要麼是互相殘殺。

有趣的是,人類社會在某些方麵,同動物王國有著驚人的相似。一場飯局,儼然就是一個動物世界的翻版。在飯局中,總有那麼一個人,會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他時而談笑風生,左右逢源,活脫脫一個司儀和主持;時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副大人物的派頭。在飯局上,所有的話題,都是由他發起的;討論的方向,也是順著他的思路走。他就是飯局中的那個“大王”,可以說搶夠了風頭,占盡了上風。

飯局上缺少了焦點人物,是絕對不行的,少了這樣的人物,再大的飯局也會顯得沉悶無趣,大家喝起酒來,也會感覺寡淡無味。但是,這樣的焦點人物是不是多多益善呢?當然不是。我們不妨抬起頭看看夜空,點點繁星何止千顆萬顆,但是皎潔的月亮,卻始終隻有一個。隻有一個月亮的夜空,是靜謐而美麗的,如果一夜之間升出七八個月亮來,恐怕我們會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所以說,飯局上有一處焦點就足夠,聚光點太多,主人就會應接不暇,焦點人物也會變成焦慮對象。

我的朋友小汪,有一次他的科技論文獲了獎,照慣例是要請客慶祝一番。小汪的意思是,這頓飯要來個“一吃多用”,把該請的人都請上,省得再去一處處地燒香了。小汪的論文是劉老師指導的,劉老師是這次獲獎的大功臣,是頭一個要請的上賓。這次論文刊發是馬主編幫的忙,馬主編勞苦功高,也必須是上賓。這次論文的入圍是科技局的洪科長給推薦上去的,洪科長愛惜人才,是大恩人,也是上賓。評審組的謝主任,曾經對他的論文大為讚賞,沒有謝主任的慧眼識珠,就沒有獲獎的可能,因此,謝主任也必須是上賓。另外,小汪搞論文這一年,單位的郝所長對他照顧有加,有假必準,郝所長是他的大後台,肯定也是上賓。還有,這次的研發資金,是宏泰廠的齊老板獨家讚助的,齊老板是他的堅實後盾,不用說也是上賓了……

就這樣,朋友小汪一共請了六個人,六個人個個是上賓,結果,到了入席的時候,小汪開始為難了。這座位該怎麼坐呢?最後,大家隻好按年齡大小排了一下序,總算是落了座。接下來,到了該敬酒的時候,又把小汪給難住了。席上個個是恩人,這第一杯,到底該敬給誰呢?沒辦法,小汪隻好按座位的順序從左到右敬了一圈兒。到了真正開始喝酒的時候,小汪又開始玩不轉了,在座的有恩師,有上司,有老板,有官員,這些人個個都是大神,哪個都得罪不起。這樣一緊張,小汪完全亂了方寸,剛感謝了這個,轉身就漏掉了那個,隻顧著恭維這個,沒想到得罪了那個。最後,這頓飯是不歡而散,小汪也落了個費力不討好。

事後,我跟小汪分析了這次飯局的問題所在:焦點人物太多了!這樣就導致沒有焦點,每個重要人物都沒感覺到自己被尊重。

小汪聽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想等以後有機會再一一彌補。

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我們在安排請客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用心謀劃。在同一張請柬上,最好不要有兩個以上的焦點人物,否則就會顧此失彼。你不能請了老龍王,又請孫悟空。你請到的大神越多,席上就越難把控,結果是敬了這邊,忘了那邊,奉承了這個,冷落了那個。到最後,錢沒少花,勁兒沒少使,各路大神呢,卻被你得罪遍了!

我們必須牢記:請客吃飯要有重點,每個飯局上有一個月亮足矣,其他人,都是小星星,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了捧月,烘托焦點人物。如果你明白了這個理兒,你就會在飯局上做到遊刃有餘。

家人飯局,經濟實惠最重要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逢年過節,最高興的就是與家人團聚。在家庭聚會中,吃飯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一家人圍坐一桌,問長問短,說說笑笑,氣氛輕鬆又溫馨。同樣是飯局,家庭飯局有它獨特的一麵,那就是,飯菜以經濟實惠為主。

我們平時請客吃飯,總是要揀價格貴的多點幾個,這樣顯得對客人尊重。有時候,主人為了麵子,也會在飯菜上奢華一番,感覺飯菜的檔次就代表了人的檔次。家庭飯局裏,來吃飯的全是自家人,自家人最知道自家人的底細,所以絕無擺排場的必要。同樣的,正因為來吃飯的全是自家人,所以才更有必要讓他們吃飽,吃好。那些華而不實的菜,擺出來裝裝樣子還可以,絕對不可以拿出來糊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