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雙輝難過道:“對不住,姑娘,印畫隻能印到這種程度,不知該怎麼辦了。”
“要不,印顏色簡單的?”英姑想著,建議道。
“那就賣不好。”崔雙輝提出最簡單的疑議。
說得是!顧客要買個熱鬧,不都要色彩斑斕的嗎?
“要不,還是人手畫。”崔雙輝道,“可惜成本就不能壓到太低了。因為我試過叫每人畫一個部份,但時間也省不了很多,而且合在一起看總歸奇怪。畫畫這個事情,還是一個人一氣嗬成來得好。”
言之有理。
兩個婦人來給大家換茶水。英姑向林代介紹這兩人:乃是林謝氏手裏訓練出來的。她們家庭不幸,流離在外,本來不知要遭遇何等慘事了,幸虧林謝氏搭救入商號。她們的忠心無虞。
她們重新向林代行禮,林代也鄭重還禮,目光落在她們繡花巾上,忽而靈光一現。
這種鄉土的繡花方式,是先用黑線繡邊,再在框子裏填上顏色。與林代等人身上的精致繡花不同。
林代撫掌道:“有辦法了!”
既然彩色印刷不行,就用黑線印刷!印上黑模線,再由不同的工人往不同的部位裏填色!
有了模線框定形狀,就不會有整體風格跑偏的問題。第一批工人源源不斷的填紅色,放在旁邊晾幹,下一批工人源源不斷的拿晾幹的圖填上綠色……以此類推。
流水線又建立了!
“隻需要填色的工人,當然比會畫畫的工人價錢低。人工費下來了。速度卻上去了。”崔雙輝眼睛熠熠生輝,“節畫市場是我們的了!”
“戎神供畫也可以考慮。”英姑建立。
“戎神供畫?”林代不懂這個。
英姑向她解釋:原來戎人敬神,跟中土不同。西方諸國也敬不同的神,漢人認不了那麼多,總稱為“戎神”。西戎及戎境再西的人,風俗畫各種神像,張貼在殿裏、祭壇前,表示敬奉。這些神像也都是手工畫的。但如果也能印出來,返賣給他們,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卻不知他們會不會嫌這種方式大不敬?”林代想起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宗教爭執,不得不小心點,“最好跟一些戎人搞好關係,仔細地問一問。”
英姑與崔雙輝都點頭。
最疑難的環節解決了,大家心頭輕鬆,開起玩笑來,先是笑雲劍在林氏產業裏安插下的叛徒,到底無用。叛徒本想將產業做虧空、實則把真金白銀暗暗都搬到謝家,誰知崔雙輝搶先給他做了虧空!剩下一些搬不走的,崔雙輝也都換成田地了。田地在那裏,是虧不了、搬不走的。於是林代暗中擁有“阿憨大”商號,明麵上則還有那一批田地在,可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
易澧在謝府書塾的讀書位置並未被剝奪。景潤坊這裏既有商家,方便林代操縱商事,又有大量文化人,方便易澧受文化熏陶。一切都慢慢上了軌道。
雲蕙之喪報過來時,林代也愕然。
京城來的官差,又要離開錦城,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