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一切的前提,就是講科學。講科學,就是對待任何事物都堅持科學原則,就是追求一切理想目標都崇尚科學精神。由於不講科學,國家已經曆了太多的曲折,人民已承受了太多的苦難,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再繼續“惡搞”下去了。“任何不講科學的官僚主義錯誤決策和踐行,都是對於國家和人民的犯罪。”講科學,我們就有正確的方向,就能走上正確的道路,就能擁有一切。二、創新發展是我們的永恒主題 現在經常談到一個概念,就是民族複興。什麼才是真正的民族複興?可以說現代化社會的實現,才是真正的民族複興。也就是真正使人民當家做主,真正建立起民主和法治的國家製度,真正使人民過上富裕的生活,真正建設出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真正使環境得以優化和美化。這些目標實現了,自然也就民族複興了。隻是國家有了一定的經濟發展,當然還不能說就實現了民族複興。沒有這些目標的實現,中國頂多也就是個像唐朝那樣富強了一些的封建主義帝國。
20世紀的中國有過為時30年之久的計劃經濟曆史,有過荒唐的“大躍進”,也爆發過路線鬥爭無比激烈的“文化大革命”。錯誤的方向和發展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不僅是環境遭到了破壞,人口的大幅增長更使我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於那時的錯誤,使得現在的中國人口已經達到了13億之多。不講科學的後果就是,我們需要用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將人口降到適宜狀態的8億乃至6億以下。因此,我們的很多代青年要承受就業、住房、生育計劃等諸多壓力,而貧富差距、老齡化社會問題的嚴重,也會給人民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的土地製度是“半小農”和“半計劃”的,產權的不明確已經嚴重阻擋了國家繼續進步和發展的進程。即使是現在就開始產權明確後自由狀態下的“土地兼並”,也需要數10年的時間。如果沒有那麼長的計劃經濟和改革其錯誤所需時間的浪費,現在應該已經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了。農民沒有土地的產權,就根本不是國家的主人,就仍然會遭受官僚主義和腐敗的剝削和壓迫。
麵對前人反科學行為留下的災難,恨沒有用,自暴自棄更沒有用,有用的隻能是所有的中國人一起承受壓力,並且齊心協力地一起追求進步和發展。古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今天的中國人也一定能通過100年的艱苦奮鬥,將中國改造和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文明國家。如果現在還不積極行動起來,那麼歲月也會像過去的幾十年那樣很快白白地流逝掉。改革開放是一場向著現代化轉變發展的偉大運動,之所以能夠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支持,不僅是因為改革開放顯著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還在於改革開放給予了人民基本的尊嚴和自由。
要進步和發展,就會遇到各種複雜的問題。問題固然很多,但是隻要是積極地並且是建設性地解決問題,再複雜和再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是能夠一個接一個地得到解決的。“長遠的問題長遠性地解決,眼前能夠解決的問題,就要立即行動起來。”當然,長遠問題也是要積極地和建設性地一步步按計劃進行解決的,對於長遠的問題不是從現在就開始一步步有計劃地進行解決,就仍是懶惰和懈怠的表現。
中國已經有100多年之久的反封建曆史,很長一個時期裏,人們還會與封建主義進行堅苦卓絕的鬥爭。事實證明,拋棄腐朽才能獲得新生,國家才能實現現代化。然而,拋棄腐朽需要的不僅是思想,還有能夠淘汰腐朽和推廣先進文化和科學精神的切實行動。20世紀初爆發的“五四”運動是偉大的反封建運動,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無比艱辛的現代化發展征程。隻要現代化的目標還沒有實現,中國青年就仍然要繼續高舉“五四”精神的反封建旗幟前仆後繼地進行鬥爭,直至封建主義滅亡和現代化文明社會實現。
中國是個經曆過多次外敵入侵的國家,雖然已經有和平,並且生活也開始富庶起來,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要有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不進步,就等於是在繼續落後,不發展就等於是在繼續自甘淘汰。世界是發展的世界,時代是進步的時代,安於現狀,不積極發展,不主動進步,就等於是在坐等災難的降臨。隻有時刻不停地追求發展,中國才能成為走到世界發展前列的國家,中華民族才能成為走到世界發展前列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