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現代中國向前向前(1 / 3)

建設現代文明中國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現代中國人,我們永遠都追求進步和發展。當世界不斷發生新的變化,當非洲的一些落後小國也開始擁有民主和法治,也開始建造現代化文明的大廈,我們再不能無動於衷了。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曆史,固然值得我們驕傲,但是隻有將中國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文明國家,中國人才會有真正的光榮。

一、講科學才有一切

講科學,就是堅持科學原則,就是崇尚科學精神。要把中國建設成為現代文明的先進國家,就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方向。沒有科學發展,中國不僅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文明國家,還會繼續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並且還會繼續承受這樣或那樣的封建主義壓製。所以我說,建設現代文明中國,就必須科學認識一切、科學對待一切、科學發展一切。離開了科學,或是違背了科學,就隻能是愚昧和愚蠢的表現。如果我們要趕上世界發展的腳步,要走到世界發展的前麵,要建設出現代化的文明中國,就隻有在科學精神的引領下前進。

我很讚賞這樣的一句話:“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但是人類對於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卻是發展著的。”封建社會之後是什麼社會?是現代化社會。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發展曆史,如果我們不能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會誤人歧途,就會使國家重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發展悲劇,並且還會處於這樣或那樣的封建主義社會形態裏。沒有科學的態度,沒有正確的方向,無論我們怎樣革命和流血犧牲,我們都仍然會是封建主義的俘虜。我們隻有懂得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才能明確今後的正確前進目標。我們所要實現的目標,不僅要使國家完全擺脫封建主義,還要將國家建設成為現代化社會的文明國家。

我們需要有民族的文化傳統,來健康我們的精神,來激勵我們的理想追求。然而,傳統的真正傑出,卻在於能夠使後來的傳統更傑出。如果因為舊有的傳統而不能使國家擁有更先進的文明發展,那麼這樣阻礙國家進步和發展的舊有傳統就應該被拋棄。任何時候,尊重曆史傳統都是為了能夠促進國家進步和發展。國家正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文明社會發展的“轉換”階段,文化傳統也是這樣,封建社會有封建社會的文化傳統,現代文明社會有現代文明社會的文化傳統。如果封建社會的文化傳統對抗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那麼我們就必須別無選擇地將這樣腐朽的文化傳統拋棄。堅持創新,崇尚現代國學,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出現代文明的民族文化傳統,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出社會和諧的以公共文明為主導並能和家庭倫理相統一的現代文明中國。我們有了現代文明民族文化傳統的文化根基,中國也就有條件真正實現現代化了。現代化不僅包括經濟的現代化、政治的現代化、國防的現代化等,還包括文化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是實現現代化社會的重要基礎。文化的科學化,就是文化的現代化。

要建設先進文明的中國,中華民族首先就必須成為優秀的民族。這樣的優秀不僅是體現在擁有五千年發展曆史和能吃苦耐勞上,對於現代文明發展的世界來說,更重要的還體現在能夠建立起先進的國家製度上。先進的國家製度建立不起來,人民的素質、政黨的覺悟和民族精神的強盛都無從談起。

之所以中國建設不出先進的現代文明的國家製度,原因就在於中國的文化基礎仍舊是小農經濟自私自利或是集權式計劃經濟的高度自私自利的文化形態。這樣的文化基礎,實際上就是把個人利益看得重於民族整體利益,把集團利益看得重於國家利益,把眼前利益看得重於長遠利益。要建設現代文明社會的先進國家製度,就必須擁有這樣的文化基礎,那就是勇於為了民族的利益而犧牲個人不適宜的既得利益,勇於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不適宜的集團既得利益,勇於為了長遠的利益而犧牲不適宜的眼前利益。有了這樣的文化基礎,就有了健康的民族精神,就有條件建設出現代文明的先進的國家製度了。隻要全民族共同努力,中國就一定能夠成為民主法治的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現代化文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