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足球基本技術訓練(1)(2 / 3)

在訓練中教練員要注意的問題是:回扣方向正確,動作快且輕,反方向起動要及時。

(六)對角線帶球訓練

對角線四組同時向對角方向帶球,但要注意別在中心交叉碰球撞人,故要求隊員在帶球時必須時常抬頭觀察周圍情況。

以上帶球訓練,球到轉角處時,可結合踏球護球和急扣的訓練練習。轉換個方向同樣訓練,要求一樣。在轉角處,不一定指定帶球腳法和技術。

〔三〕帶球練習說明

進行直線帶球訓練時,教練員既要按規範嚴格要求,又要允許小隊員自由發揮。帶球時要抬頭觀察四周;身體重心向下,稍弓腰。

三、曲線帶球

曲線帶球是直線帶球的發展。它是小隊員學習“過人”技術動作的基礎,也是培養靈敏反應、開擴視野的重要手段。為此,要讓隊員掌握各種曲線帶球的技能和方法。

曲線帶球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以下七種:

〔一〕雙足內側曲線帶球

(一)雙足內側帶球的方法

雙足內側帶球是指用腳背內側帶球。腳背內側是指腳的拇趾跟和腳麵的內側部位。

雙足內側曲線帶球是指用雙足腳背內側向側前方撥帶球,以便控製球。控球的目的是“過人”。

雙足內側曲線帶球的方法是:先用一腳帶球,第二次換腳帶球。帶球時身體重心要低且側倒。帶球時要協調和有節奏感。待練習熟練後,帶球速度要快,身體重心轉移要快。

(二)訓練方法

1.場地。20米×20米左右。

2.訓練隊形。2列~4列橫隊為好。

3.動作要求。要求小隊員輪換用雙足內側向側前方撥球。身體重心向撥球方向傾斜。每足撥球限2次,然後換腳帶球。

4.練習次數。20米×2為一組,每次訓練為4組~5組。每組間隙教練講解動作,並請做得好的小隊員示範。

5.注意事項。每次撥球時,要輕而小步點撥,以便於身體重心轉移,為接著需要的變速和變向服務。對初學者不能要求過高。應在直線帶球的基礎上練習曲線帶球;在掌握曲線帶球技術動作的基礎上練習應用。

〔二〕單足內外側曲線帶球

(一)單足內外側曲線帶球的方法

所謂單足內外側帶球,是指一隻腳的內側和外側部位不停地帶球。單足內外側曲線帶球的目的是更好地控製球或帶球“過人”。

單足內外側帶球隻能用一隻腳觸球,並且一次用腳背內側觸球,一次用腳背外側觸球。觸球時,要上身隨之晃動,晃動的目的一是為了控製好身體的重心,二是為了誘騙對方,以達到“過人”的目的。

(二)訓練方法

1.場地、隊形。場地、隊形與“雙足內側帶球”相同。

2.動作要求。

要求隊員單足輪換用內外側向側前方撥帶球。可一步撥帶球一次,或三步撥帶球一次。

身體重心轉移。單足內外側一步撥帶球,其重心轉移是難點。每次觸球步點要小、要輕,甚至可不觸到球,但要做出內外側一步撥帶球一次的動作。在帶球重心轉移中培養小隊員帶球的靈敏和速度。

3.練習方法。

(1)隻用左腳內側帶球。內側推球,後腳跟上。力爭控好球。

(2)隻用左腳的外側帶球。要身體重心前移,掌握帶球節奏。

(3)在圓外用右足的內側帶球。要注意上身和擺臂動作協調。

(4)隻用右足的外側帶球。推球動作連續協調。

在基本掌握以上技術後,可組織遊戲比賽,如:測3圈帶球計時,誰不失球、誰帶得快為優勝。

4.練習次數。

與“雙足內側帶球”相同。

5.訓練單足內外側二步二次撥帶時注意事項。

(1)步點要小,尤其是第二步更要小。

(2)在第二步點撥球時,身體的重心已要有轉移準備。

(3)第二步點撥球後,撥球腳迅速跨到球的另一側。

(4)在撥帶球的同時,教練要提醒學員抬頭觀察四周,開擴學員的視野。

〔三〕雙足外側曲線帶球

雙足外側曲線帶球是在以上幾種帶球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的是培養學員的控球速率和變向能力。這種“帶球”在實際比賽中運用是很少的。但也需要訓練,尤其是對初學者更要加強平時的訓練。因為它的彎幅較大,速率感強,有助於提高隊員的控球能力和過人能力。

(一)動作要求

要求隊員用雙足的外側向側前方推撥球。身體的重心向撥球方向傾斜,用腳連續推撥球2次。

(二)練習次數

與“雙足內側帶球”相同。

(三)注意事項

1.第二次觸球時要輕。

2.注意身體重心轉移。

3.抓住難點。這一動作的難點是重心轉移和觸球足與支撐足的調換,要加強練習。調換時的步點要稍大。

〔四〕圍圓曲線帶球

(一)沿圓外帶球

劃1個或2個直徑為8米~10米的圓,隊員們用足的內外側沿圓外帶球。

帶球部位:

1.左腳內側。

2.左腳外側。

3.右腳內側。

4.右腳外側。

5.在不改變帶球方向的情況下,不時地調換觸球腳。

(二)沿“8”字形圓外帶球

劃2個或4個直徑為2米的“8”字形,隊員們用左右單足的內外側沿“8”字形的圓外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