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及其周邊名勝古跡風景區簡介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是藏王鬆讚幹布為遠嫁此地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它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宮內藏有大量壁畫、雕刻、佛教經典等曆史文物古籍,是藏族古代文明和文化藝術的象征。每座殿堂四壁和走廊裏都有壁畫裝飾分布。
布達拉宮分為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紅宮居於中央,主要用於供奉佛祖和宗教事務活動。宮內安放有前世達賴遺體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的靈塔最為壯觀。紅宮兩邊是白宮,屬於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務活動的主要場所。
布達拉宮內珍藏的佛像、壁畫、藏經冊封、古玩珠寶,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是國家民族乃至全世界最寶貴的宗教文化寶庫,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其周圍還有龍王灘(藏語稱宗角祿康)、墨竹賽欽女神、藥王山等景點。
大昭寺
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的大昭寺,位於拉薩市中心,是聖地也是整個佛地的心藏,圍繞寺外一周就是有名的八角街。寺內主要供奉的是文成公主進藏時所帶去的釋迦牟尼像,成就了拉薩作為“聖地”的象征。大昭寺建成後,又經過宋、元、明、清曆代加修改建擴建,遂有今天的宏偉規模。
大昭寺分上下四層,金頂和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和雕梁則是藏式。其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麵獅身,則又呈現出尼泊爾和印度傳統特色。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是一處人工園林名勝風景區建築群,是為曆代達賴喇嘛的“夏宮”。其位於拉薩市新區的西邊,像一顆綠色寶石鑲嵌在拉薩河畔,近處街區就以羅布林卡命名。羅布林卡,譯成漢語就叫寶貝園林。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園林。園內有修茸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瓏別致的亭台樓榭;蒼鬆翠柏等佳木49種,奇花異草62種,飛禽走獸15種。
羅布林卡始建於十八世紀中葉七世達賴喇嘛時期,是朝拜、休閑度假、觀賞考察藏式宮殿建築的極佳場所;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總占地麵積36萬平方米,有房屋374間。四個方向都開有門,正門朝東。康鬆思輪是正麵最醒目一座閣樓,原是一座漢式小木亭,後改為觀戲樓。前臨一片便於演出使用的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其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其北側設有噶廈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每臨夏日噶廈政府機關都要隨同達賴喇嘛遷入此地辦公。
這裏早先是一片荒草叢生之地,七世達賴常來此處遊玩,駐藏清朝大臣便在此修建了這座鳥堯頗章(涼亭宮)。1751年,七世達賴又在鳥堯頗章以東建成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層式建築格桑頗章(賢傑宮),內設佛堂、臥室、閱覽室及護法神殿等,作為夏天的辦公場所和接見僧俗官員的地方。後為曆代達賴傳承。
八世達賴在此基礎上擴建成恰白康(閱覽室)、康鬆司倫(威鎮三界閣)、曲然(講經院),把舊有的水塘開挖成湖,按漢式建築風格在湖心建成了龍王廟和湖心宮,兩側架起石橋。1922年,十三世達賴在此再興土木,在西邊建成金色林卡和金色頗章,大量種植花卉草木。1954年,十四世達賴又在北麵建造成新宮,使羅布林卡有了今天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