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附錄(1)(2 / 2)

新宮內壁畫豐富多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北殿經堂內的壁畫,菩提樹下的釋迦牟尼與八大弟子圖,是一幅稀世之寶。南殿三麵壁畫,以連環畫形式表現一部西藏簡史。包括:藏族起源、吐蕃興起、公元846年至1391年佛教後弘,及噶當、噶舉、薩加、格魯等教派的陸續興起,1391年一世達賴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於1955年從北京返回拉薩為止的各世達賴傳記等共301幅畫麵,是藏民族繪畫藝術的集錦。

龍王潭

龍王潭(日魯康)是拉薩著名的園林建築之一。史傳,潭水早已有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從墨竹工卡迎請墨竹賽欽和八龍供奉於潭水中而得名。至五世達賴羅桑嘉措時期,修建布達拉宮和第巴桑結嘉措所築經房僧舍時,從山腳下大量取土將其擴大成後來的規模。

其位於布達拉宮山後,繞布達拉山勢靈活布局,築起不規整的多邊形圍牆,東西長610米,南北最寬處303米,最窄隻有20.5米。東南各有一門。入南門,迎麵左右兩側各有一碑亭。右為《禦製平定西藏碑》,石碑高為3.74米,雙龍戲珠首,青條石三台方座;碑文由漢藏滿三種文字雕鑿,記載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平定蒙古準噶爾部侵擾西藏的曆史。左為《禦製十全記碑》,石質,亦為三文鐫刻,高4.22米,呈雙龍戲珠冠,大理石龜形座;銘記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清兵驅逐廓爾喀侵略軍出境的史實。

潭中有小島,呈不規則圓形,用座五孔石拱橋與岸相連。在蒼鬆翠柏林木掩映中,坐北麵南有一樓閣,飛簷走甍,雕梁畫棟,是仿照佛教儀規中壇城的樓式建造而成。閣分三層,底層有中心大殿,四周各有小殿;二三層為佛堂。公元1791年後期,八世達賴強白嘉措對龍王潭進行維修,塑造了傳說中當初隨同文成公主進藏的保法大天王和寶瓶壇城供奉於樓閣神殿。並於潭西南80米處建成廓爾喀投降後遺使進貢來的四頭大象象房,取名“圓滿樂園”。十三世達賴時期又對其進行過維修。至今,龍王潭成為拉薩市區第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大型遊樂園。增設兒童公園、休息廳等設施,水上可以劃船。

八角街

八角街又稱八廓街,是一片環繞大昭寺而建的藏式建築街區,一邊店鋪,一邊寺牆所形成的不寬街道,就是朝聖者繞行大昭寺一圈的轉經之路,處處呈現出濃鬱的藏族生活氣息。也是一條商業步行街,集宗教購物、觀光旅遊、民俗文化為一體,係宗教文化中心,也是旅遊購物中心。在這裏可以見到拉薩古城的原始風貌,買到古老的工藝品。諸如傳統的唐卡繪畫、精製的手絹藏毯、生動的宗教器具、拙樸的藏袍藏刀等等。街麵上永遠形成兩股洪流,靠寺牆的是磕長頭或手搖經筒的轉經者在流轉,緊挨緊鄰的是熙熙攘攘的旅遊觀光客購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