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天津並沒有成型的鄉土文化。事實上這並不正確。天津是常常被北京的京都文化籠罩,但是“京味兒”之外卻有個“津味兒”,不管怎麼說,天津是天津,是不能被北京所籠罩的。
這是一個亦中亦洋的城市,從前北京是“天下腳子”,封建、半封建氣息濃厚;上海是“十裏洋場”,殖民、半殖民地氣息濃厚;天津華洋雜處,則半封建半殖民地混合型的氣息濃厚。這隻要看一看天津舊城場麵裏嚴整方正的四合院,與舊租界地爭新鬥奇的小洋樓相得益彰,就可以大致體會到這個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性格。
天津之民風,有一個曆史變化的過程,自形成居民聚落點,經設衛築城、開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成為中央直轄市,一直在逐漸變化。初時,“民風相厚淳良”。明永樂初建城後,南方軍士北遷,“雜以閩、廣、吳、楚、齊、梁之民,風俗不甚淳一”;但由於天津是警備之地,屯守的軍士契婦將雛,隻懂得武刀弄槍、玩拳玩腳,所以民風“勇武好鬥”。普通老百姓繼承了明人尚武習鬥的性格,變本加厲,遇事“勇而赴難而不屈”。這難係指國難也指私仇。天津便出現了火會、義民,也出現了混混兒,或叫混星子、雜霸地。
天津“俗尚奢華”,但從前是不論貧富的。俗語說得很貼切:“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如今天津民風,可分三大塊:城市風,又分商人風、文人風、遊民風;濱海風,又分漁民風、鹽民風;農村風,實則為山東、河北農民風尚的綜合。所謂的混混兒之類,不過隻是其中的一種遊民而已。
從衣食住行上,可看到天津傳統文化的特色:運河城市與海港城市文化的結合。
作為大城市,天津人對吃是很講究的。清末民初,有大飯莊70餘家;到30年代,天津各類飯莊、飯館多達300餘家。天津菜以河海兩鮮為主,從前講究“八大碗”,美食則為“鴨翅(魚翅)席”、“燕(燕窩)翅席”。論烹調,天津與山東、北京有著很大的淵源!天津曆史悠久的大飯莊登瀛樓就是山東館,其餘從蓬萊春、川魯等店名看,也都是魯人所開。至今,大飯莊的一些老廚師還有不少黃縣、蓬萊人呢!
天津僅小吃花色就有500餘種,在各地叫得最響的,是狗不理包子,與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並稱三絕。
說到三絕,在民間工藝品中也有三絕:有線板手繪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栩栩如生的彩塑人物,已由張明山傳到第五代張乃英;還有“風箏魏”的風箏。時鮮中也有三絕:銀魚、紫蟹、鐵雀。
從衣食住行上,可看到天津傳統文化的特色:運河城市與海港城市文化的結合。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曲藝之鄉,是北方曲藝名家的薈萃之地,天津的曲藝觀眾以懂行、熱情著稱。正因為天津這個“碼頭”的特殊性,天津成為北方曲藝演員必須躍過的“龍門”。天津曲藝的曲種繁多,早期有木板大鼓、弦子書、相聲、評書、西城板子弟書、八角鼓等。民國以來,天津曲藝空前繁榮,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等大鼓藝術爭奇鬥豔,相聲、評書流派紛呈,天津時調、單弦、快書等雜曲推陳創新。
天津人似乎在全國露臉的機會不多。許多人可能就記得一個貧嘴張大民。但天津話,全國一定有很多人熟悉。好多相聲演員都出自天津。老一輩的侯寶林、馬三立,近年的馮鞏、郭東臨,都能說一口十分標準的天津話。
如果你問外地人,天津知名度最高的是什麼?不少人會不假思索地說:狗不理包子。天津人會說:非也!你要挑大指,先得衝弘一法師——李叔同(1980-1942年)。他父親李小樓,以辦善舉聞名。叔同生在天津河東地藏庵附近。19歲赴滬,25歲去日本,成為著名的“春柳社”組織者之一。他美術、音樂、話劇、詩、書、印樣樣精絕,豐子愷就是他的學生。他38歲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國際知名的“南山律宗大師”。天津印行了一本《天津近代人物錄》,著錄有影響的人物就有九百多人,挑出一個也都夠你相半天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