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稱“七閩”地,秦時設閩中郡,但其地域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國第一部地理典籍《山海經》由於難以勾畫閩地的具體位置,幹脆說:“閩在海中”。關於“閩”字的由來,《說文解字》雲:“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古代“蟲”通“蛇”解,所謂“蛇種”就是信仰蛇神的部落。
福建地處東南丘陵,溫暖潮濕,林深草茂,適合蛇類生長。對於斷發文身以漁獵為業的閩越先人來說,毒蛇巨蟒是他們生命的最大威脅,因此崇拜蛇並以之為圖騰,也是合情合理的。直到今天,福建還有不少地方保留著蛇王廟,如閩西長汀西門外的蛇王宮、福清和莆田等地的蛇王廟等。平和縣三平寺與漳浦縣交界一帶的村民,一直把蛇尊為“侍者公”,把蛇當作“神明”加以頂禮膜拜。閩北南平市的樟湖板鎮一年一度盛大的迎蛇送蛇活動,更是反映了這一古老的風俗。每年6月下旬,當地村民就四出捕蛇,並供養在家裏。到7月7日那天,由數千人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迎蛇隊伍敲鑼打鼓將蛇集中送到蛇王廟前的閩江放生。
唐開元21年(公元705年),朝廷在閩地設立軍事長官經略史,並取福州和建州各一字為名。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福建行中書省,福建稱省由此開始。行省下轄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因此福建別稱“八閩”。
在此之前,地處山陬海隅的福建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史籍中關於閩地的記載少之又少,已有的記載並非因其地域的重要,大多是閩人為引起世界的關注而有意挑事端的記載。比如,漢武帝征討南越,本來不關閩事,但閩越王餘善卻挑起端由,向漢武帝毛遂自薦,要率八千軍兵協同漢軍作戰。結果閩軍到了分水關就作壁上觀,不但未助漢軍一臂之力,甚而與南越不清不白。把漢軍氣得咬牙切齒,發誓回軍時一定要把閩國滅掉。但氣歸氣,真要發兵征閩卻絕非易事。閩地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地形複雜,語言不通,餘善築六城以拒漢。驕縱大意的漢軍一開始就吃了敗仗,連折三校尉,不得不增兵添將,多路並進。經過6年戰爭,漢軍雖然取得勝利,但已國力大損。最後,漢武帝隻好下令將閩地軍民全部遷往江淮一帶,免得繼續犯上作亂,致使閩地曆史因此空白了好幾個世紀。“閩人反複無常”更是由此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福建地域不廣卻堪稱“移民大省”。翻開福建曆史就是一部規模浩大的移民史。春秋時期進入福建建立閩越國的越人且不說,第一次規模較大的移民是西晉末年的八姓入閩。這八姓是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多為中州的鍾鳴鼎食之家,他們為避永嘉之亂而舉族南下,輾轉來到福建,曆史上稱為“衣冠南渡”。第二次是唐高宗時,嶺南行軍總管陳政率府兵3600多人進入漳州地區,平定莽獠之亂。後來全軍留在漳州駐屯,對閩南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次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進入福建並建立了政權,當時軍中數萬人,大多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縣,因之有“十八姓從王”之說。由於當時中原動蕩而閩地相對太平,北方士民紛紛南下進入福建,福建人口急劇增長,經濟也有了新的發展。第四次是北宋末年,北方百姓為避戰亂,大批相攜入閩。這一批批陸續而來的移民,都不同程度地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加快了福建的開發和進步。
這種移民情結千百年來始終影響著福建人的生活,甚至影響到現在。這也是福建海外鄉親眾多的原因之一。遠渡重洋對福建人而言,似乎是自然而然之事,沿海地區幾乎一半以上的家庭有海外關係。在全國各省區中,福建在海外的僑民人數常居榜首。即以晉江市為例,該市人口110萬,可是在海外的晉江籍僑民已超過120萬。再如美國紐約市有華人30多萬,形成規模宏大的“中國城”,而其中福建人占了相當大比例,福建人中又以講福州話的長樂人為最多。舉凡福州的風味小吃和福州的土特產品在“中國城”應有盡有,以致目不識丁的長樂農村老太太,憑一口福州話就可以輕鬆自如地在紐約生活。我國的台灣島更是福建閩南移民的優選之地。閩南移民中有句俗語:“第一好過番,第二好過台灣。”經過長期移民,台灣有80%的人祖籍福建,福建移民成為台灣居民的主體,閩南話也成為台灣省內的主要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