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頭山上的森林公園,我還不期而遇地看到了一些獨特的文化景觀,比如郭沫若和孫謙的墓。郭沫若生前留下遺囑,要把他的骨灰撒在大寨的虎頭山上。大寨村黨支部為紀念郭沫若對大寨的關懷和厚愛,特意在虎頭山西邊為郭沫若豎起一塊橫幅的漢白玉石碑。碑的背麵鐫刻著郭沫若1965年12月7日親臨大寨寫下的詩作《頌大寨》。山西“人民作家”孫謙的墓與郭沫若的墓相距不遠。1963年,大寨遭受特大洪災後,孫謙抱病在大寨深入生活,寫下了長篇報告文學《大寨英雄譜》。這篇作品第一次全景式描繪出大寨的人物畫廊,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大寨人在孫謙的墓碑上題寫了四句詩:鐵肩挑起民間義,妙手繪出農家情。生前筆下英雄譜,身後大寨安忠魂。
再就是我所看到的自己心靈的景觀。不必隱瞞,一踏上大寨的土地,我心潮有些起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情激動。一開始我對自己不夠理解,不就是看到了一個過去年代農業戰線的典型嘛,有什麼值得激動的呢?站在山上,看著山窪子裏大寨的村莊,我稍稍想了一下,才明白是因為眼前的大寨勾起了我對大寨的諸多記憶。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不會忘記,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我們在報紙上每天都能看到大寨,在廣播裏每天都能聽到大寨。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宣傳,使我們幾乎對大寨的每一塊土地和每一個村幹部都熟悉起來,我們隨口就能說出一串大寨人的名字。那時候沒有什麼明星,大寨和大寨的勞模似乎就成了全國最大最耀眼的明星。大寨遂成了人們向往的地方。那時候的大寨,不是什麼人想去就能去的,需要經過一級一級地審查和批準。記得我們村的生產隊長被批準去大寨參觀時,他興奮得簡直像是去朝聖。像我們這些剛從中學裏畢業回鄉的學生,去大寨連想都不敢想。我們隻能在農業學大寨的旗幟下,沒日夜地在工地上挖河,頂風冒雪地在地裏整“大寨田”。幾十年之後,我終於有機會到大寨來看看。大寨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和喧鬧,虎頭山上顯得出奇的平靜。這天上山的隻有我們三個人,我的一位記者朋友,還有一位司機。正是這種平靜,讓我心中很不平靜。我似乎看到,山上山下,仍是紅旗招展、熱火朝天的大幹場麵。我似乎看到,全國農業學大寨的會議代表正在小小的山村雲集,村莊的每個角落都人頭攢動。我似乎看到,那個不可一世的風雲人物也到大寨來了,在大寨裝模作樣。繼而我想到,什麼樣的熱鬧都會過去的,在時間和曆史麵前,一切都不過是過眼煙雲。
真正讓我感動的是大寨的土地。大寨的土地是黃色的,一如我們的皮膚。大寨的土地是厚重的,寬容的,也是沉默的。不管風雲怎樣變幻,不管人們怎樣折騰它,它從來都不說話。它一直為人們奉獻著,過去奉獻糧食和故事,現在還奉獻森林和花朵。黃土地,才是大寨永遠的存在。我向大寨的土地深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