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閣
一尊幾百年前的彌勒佛,因年久失修有的殘損了,寺裏請來佛工為其修葺。當佛工根據殘損程度揭開彌勒佛的腹部,準備加固翻新時,在場的方丈和僧侶們無不驚愕動容——彌勒佛祖的闊腹裏居然裝著十二個男女老少的陶俑!
見過、朝拜過彌勒佛的人們,往往陶醉或羨慕於佛祖無與倫比的朗笑,更為佛的超級大肚子動之以容、付之一笑。有人還銘記著有關彌勒佛的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可是,又有幾人,能夠聯想到、穎悟出,彌勒佛之所以大腹便便、笑口常開的真正因由?
心中裝著別人,裝著衣食父母、親情悠悠的男女老少,裝著需要照顧、需要超度的芸芸眾生,肚子能不大嗎?笑容能不爽朗嗎?
佛教以及信奉佛教的人們,能創想塑造出如此經典、如此奧妙的彌勒佛來,就是一種念及蒼生、真實再現的慈悲情懷。
浮世繪
林則徐任兩廣總督,在查禁鴉片時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內寫了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副對聯形象生動,寓意深刻。上聯諄諄告誡自己,要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才能把事情辦好,立於不敗之地;下聯砥礪自己,當官必須堅決杜絕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樣剛正不阿,挺立世間。林則徐提倡的這種精神,令人欽敬,為後人之鑒。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中國過去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裏能行船”。姑且不論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度量的人,但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泛胸懷的人視為可敬的人。
寬廣的胸懷之所以難能可貴、值得尊敬,是因為它很難做到,是一種不經曆千般磨難就無法修煉出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聽美言,卻漠視了“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人們常常崇拜名人,卻無法忍受名人背後的艱辛;人們往往向往世外桃源,卻忘卻了“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的坎坷。這就是現實中的人們,他們可以接受抬頭可見的陽光,卻不去留意自己身後的陰影,他們隻能看見燦爛,卻不見燦爛過後的陰霾。在麵對別人的批評、指責時,他們隻會感到不滿,認為別人尖酸刻薄、睚眥必報,卻忘了審視自己,忘了再三思索、檢討自己的“記事本”,忘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真理。在種種忘記中,他們最終也會忘記自我的所在,囿於原地,止步不前。
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人生不過幾十年的時光,與其鬱鬱寡歡地度過一生,倒不如凡事想得開一點,看得淡一點。當遇到令你生氣的事情時,學學佛菩薩的包容和放下,使不快之氣消失在忍耐與寬容之中。坦然地麵對人生的不幸和磨難,你自會活出另一番人生的境界。
靜思語
心胸狹窄的人不會快樂。心胸狹窄最簡單的定義是太過分地關注個人,而容不下別人。寬容是通向自由和快樂的捷徑。在當今這個張揚個性的社會,又有多少人具有這種精神呢?我們該學會的是審視自我,該接受的是批評,該擁有的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