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閣
盤珪禪師備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個學生因為行竊被人抓住,眾人紛紛要求將這個學生逐出師門,但是盤珪並沒有那樣做,他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學生。
可是沒過多久,那個學生竟然又因為偷竊而被抓住,眾人認為他舊習難改,要求將他重罰,但盤珪禪師還是沒有處罰他。其他學生不服,他們聯合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這個人,他們就集體離開。
盤珪看了他們的聯合上書,然後把他的學生都叫到跟前來說:“你們都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們是我的學生,如果你們認為我教的不對,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個行竊的學生,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來教他,那誰來教他呢?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都離開我了,我也不能讓他離開,因為他需要我的教誨。”
那位偷竊者聽了盤珪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靈因此而得到了開化,從此以後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不要將什麼事都看得那麼絕對,任何事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要用豁達大度的心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浮世繪
擁有豁達的胸懷,便能擁有灑脫的人生。在紛繁複雜的人生中,失意並不可怕,受挫也無須憂傷。隻要心中的信念沒有凋零,隻要信念的季節沒有嚴冬,艱難險阻便是人生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窪窪也是對你意誌的磨礪和考驗。能戰勝千百次失敗後的沮喪,百折不撓,重新奮起,是心胸;不畏譏諷、中傷、打擊和陷害,義無反顧地走自己的路,是心胸;到山窮水盡處,仍能眺望柳暗花明,是心胸;勇於承認別人的長處,善於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短處,是心胸;能夠擺脫榮辱禍福的恩怨糾纏、成敗得失的身外之爭,亦是心胸。人生如霧亦如電,擁有豁達的心胸便能常感快樂,不枉此生。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坐觀天上雲卷雲舒”。心胸寬廣之人往往都是樂觀之人,他們在遇到困境時,除了會本能地承認事實、擺脫自我糾纏之外,還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思維習慣。這種趨利避害,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保持和諧、穩定的情緒。有位哲人說:“所謂幸福的人,是隻記得自己一生中滿意之處的人;而所謂不幸的人,是隻記得與此相反內容的人。”擁有豁達的心境,你便會明白,即使是一個麵包,對於乞丐來說也是一種滿足。
靜思語
在做人的馬拉鬆長跑中,贏得金牌的是被稱為心胸豁達的人——向往和平、追求和諧、處世和睦,而又能收斂、沉著的人。心胸豁達的人,會享受和平、被人尊重、得到友愛、展現希望。誰還期待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