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陌頭楊柳(卯)色。玉盤傾瀉真珠未(未)滑。薛(辛)王沉醉(酉)壽王醒。”
今行此令,可不必限於偏旁,直用幹支本字更妙,試舉例如下: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三千太乙軍(楊炯)。桂子中天落(駱賓王)。雲淡風輕近午天(朱熹)。客心悲未央(謝眺)。海內存知己(王勃)。肅條邊已秋(陳子昂)。丁年遊蜀道(盧照鄰)。丁壯在南崗(白居易)。不知辛苦為誰甜(羅隱)。
(7)詩含某字
“誦古詩一句,內有‘車’、‘馬’二字飛觴。
漫勞車馬駐江幹。門前冷落車馬稀。雲為車兮風為馬。”
古人詩中含“車”“馬”字亦多,試補舉數例:
而無車馬喧(陶淵明)。驅車策駑馬(《古詩十九首》之二)。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不見行車馬(阮籍)。門前車馬客(何妥)。終日無車馬(王維)。征西車馬羽書遲(杜甫)。曉路整車馬(載叔倫)。長橋車馬塵(李益)。滿城車馬簇紅筵(皮日休)。車馬悠揚九陌中(翁)。
“各誦古詩一首,無論五、六言,每句須有‘口’字。誤則罰。
故國三千裏。四月清和雨乍晴。稚子牽衣問。”
此類詩句隨處可見,再補舉數例: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李端)。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李端)。黃河入海流(王之渙)。低頭思故鄉(李白)。紅豆生南國(王維)。喧呼聞點兵(杜甫)。司空見慣渾閑事(劉禹錫)。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欲把西湖比西子(蘇軾)。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山重水複疑無路(陸遊)。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遊)。
2.詩分真假令
門泊東吳萬裏船(真船)。花開十丈藕如船(假船)。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寒夜客來茶當酒(假酒)。經雨不隨山鳥散(真雨)。休將雲雨下山來(假雨)。
後句所謂“假”者,是用前句“真”事物比喻另一事物。古人詩中多用比喻手法,故此令難度不大,行之有趣。試補舉數例:
耿耿銀河欲曙天(真銀河)。疑是銀河落九天(假銀河)。胡天八月即飛雪(真雪)。朝如青絲暮成雪(假雪)。清泉石上流(真泉)。淚下如流泉(假泉)。梨花淡白柳深青(真梨花)。千樹萬樹梨花開(假梨花)。蟲聲新透綠窗紗(真紗)。煙籠寒水月籠紗(假紗)。柳絮飛時花滿城(真柳絮)。未若柳絮因風起(假柳絮)。
3.女兒令
“此令有數種行法,如‘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之類,一法也。凡女兒之性情、言動、舉止、執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
《酒令叢抄》隻出了題目,並未引例子。《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寫寶玉在馮紫英家和薛、蔣玉菡飲酒時行的“女兒”令,與本令相似。寶玉規定行令之法:“如今要說‘悲’‘愁’‘喜’‘樂’四字,都要說出‘女兒’來,還要注明這四字的原故。”寶玉是這樣說的: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女兒樂,秋千架上春衫薄。
這裏除“悔教夫婿覓封侯”是用了唐代詩人王昌齡《閨怨》詩的現成句子外,其他三句都是自己編的。馮、薛、蔣三人所說的,則都是信口謅的,沒有一句是古人詩中的成句。行此令,應引古人詩句為佳。試補作如下:
女兒悲,“南陽征人去不歸”。
——宋之問《明河篇》
女兒愁,“何處相思明月樓”。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女兒喜,“樓上簫聲隨風史”。
——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女兒樂,“春從春遊夜專夜”。
——白居易《長恨歌》
女兒欣,“果得深心共一心”。
——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女兒歡,“隻言容易得神仙”。
——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女兒憂,“誰能脈脈待三秋”。
——駱賓王《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女兒苦,“夫死戰場子在腹”。
——張籍《征婦怨》
女兒哀,“不勝清怨卻飛來”。
——錢起《歸雁》
女兒淒,“側耳空房聽曉雞”。
——駱賓王《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如果把本令的規矩放寬,則所引詩句可以五、七言不拘,單、雙句不限,韻腳字可以重複,其效果也很不錯。如:
女兒啼,“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李益《江南曲》
女兒思,“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女兒行,“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女兒現,“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白居易《琵琶行》
女兒悲,“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自君之出矣》
女兒苦,“誰人不言此離苦”。
——李白《遠別離》
女兒難,“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無題》
女兒愁,“花江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4.改字詩令
將古詩讀錯一字,另引一句詩解之。不工者罰一杯,不成者罰雙倍。
少小離家老二回。(明是老大,何雲老二?)
隻因“老大嫁作商人婦”。
菜花依舊笑春風。(明是桃花,何雲菜花?)
隻因“桃花淨盡菜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