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皮影藝術,如今也麵臨著瀕危的困境,那麼,我們究竟如何使這門藝術更好地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呢?
保護應該以搶救現有的資源為根本,我們要盡早開展對皮影藝術的挖掘整理工作,對皮影箱具、皮影演出人員、音樂種類、劇本等進行全麵摸底,建立藝人檔案、皮影檔案;為板路唱腔、器樂曲牌、節奏節拍進行記譜管理;收集和整理劇本,並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如拍照、錄音、錄像、製作CD、利用互聯網、加強媒體宣傳等等,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愛好這一民間藝術,使之以原生形式存活下去。
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與革新也勢在必行,因為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文化的代謝、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等自然規律,是任何人、任何力量所無法逆轉的。
第一,在立足皮影戲這一劇種的基礎上,改變較為單一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甚至可以用現代化的聲、光、樂去加以包裝。在這方麵,“皮影之鄉”環縣的作法值得稱道,在環縣縣委縣政府的倡導和支持下,環縣成立了道情皮影藝術團,是在傳統的隴東道情皮影基礎上,做了諸方麵的改革。如將原來傳統的“亮子”換成了寬大的熒幕,將原來傳統的油燈打亮換上了五彩繽紛的日光燈,將原來傳統皮影場景,換上了投影儀投射的布景,甚至連傳統的由一人統領整個演出總指揮的“前台”分成了八人完成操作,同時,樂隊中也加了電子琴、揚琴、琵琶等樂器。這種推陳出新的表演方式,從組團起,已在城鄉進行了近百場的演出,幾乎場場都能贏得陣陣掌聲與不斷喝彩。這或許是改革發展給傳統的民間藝術奇葩——環縣道情皮影注入了活力。
第二,由於老年觀眾逐漸減少,大批的年輕觀眾又被現代的娛樂方式所吸引,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皮影戲的觀眾流失。正如馬克思所說:“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目的。”因此,不難想象一種沒有消費者的產品,其在市場上的結局會怎樣了。在北京還出現過皮影戲演出時,隻有六名觀眾的現象。也有人說皮影戲演出的劇目隻適合年齡較小的孩子,所以改革後,皮影戲的內容要體現大眾化、要豐富多彩、緊跟社會發展趨勢,體現時代性,富有趣味性。
第三,走進課堂與專業結合,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皮影作為一種曆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同樣具備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需要人們從專業的角度去研究和創作,而要培養出較多的專業人才,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它走進課堂,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因此在從事民族藝術學習的學生中可以適當選修有關皮影方麵的知識,如民族工藝和民間工藝品的製作等,讓皮影戲走進學校、走進青年人的生活。但是保護皮影藝術時應當尊重它,不能使它改頭換麵,不能把藝術學院的一套規範強加於皮影藝人。皮影藝術是農民自己創造的藝術,因為沒有經過專業的藝術訓練,才沒有條條框框的限製,都是即興式的、自發式的、以自娛自樂為主的、極度自由的,所以感情很充沛。我們要保護的就是這種自由的創造性。
第四,政府作為宏觀調控者,要不斷為皮影戲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可以對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扶持,提高藝人們的待遇,鼓勵其發展創新皮影戲的積極性。還要不斷開展一些民族藝術的會展、展覽、演出和比賽等,加強與其他國家民間藝術交流,既要“走出去”又能“請進來”,這些都要有政府行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