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影遭遇的尷尬困境
皮影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其本體中心特征依然以戲班形式存活於民間,同時,皮影藝術也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頻頻亮相於公眾視野之中,製造影響,取得關注,而且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以甘肅環縣道情皮影為例,1987年,為慶祝中意建交25周年,應意大利意中友協和庫普公司的邀請,由環縣道情皮影藝人史呈林、謝正禮等六人組成的“甘肅民間道情皮影藝術團”出訪意大利,先後在羅馬、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十一個城市演出二十四場戲,受到國外專家及朋友高度讚揚,被譽為“來自東方魔術般的藝術”;2002年6月9日,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環縣為“皮影之鄉”;2002年8月20日—23日,環縣縣委、縣政府為保護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推介道情皮影藝術,成功舉辦了“中國環縣皮影藝術節”。2002年10月,甘肅環縣道情皮影劇團在北大、清華等高校進行了“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彙報演出,產生了巨大轟動效應,引起了廣大專家和一些文化傳播公司的高度關注。
即便如此,和其他許多處於消亡邊緣的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皮影戲也麵臨著日益窘迫的生存空間。隨著老年皮影觀眾的離世,加之現代傳媒的衝擊,皮影漸漸失去民間市場,皮影戲表演的人文和生態空間越來越狹小。
一是傳人問題,從事皮影戲的藝人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皮影藝人的相繼過世,皮影戲的演員也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麵。一些皮影戲班盡管想培養幾個年輕人,但是沒人願學,主要原因在於皮影收入比不上打工收入。演皮影戲的操耍技巧和唱功,都是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如著名皮影藝人謝正禮老人是子承父業,7歲學藝。而他的父親是20多歲時拜師而學。現在的皮影表演已陷入到了無人能教、無人願學的尷尬境地。更加致命的是,目前真正掌握皮影製作方法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一些老藝人使用的土辦法,如今也快失傳了。比如一種很老的土辦法就是用土坯或磚塊搭成人字形,下麵用麥秸燒熱,壓平皮影使其脫水發汗。脫水發汗的成敗關鍵在於掌握火候。過去藝人們掌握火候的土辦法叫“彈指點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彈滴在熨具上,觀察水的變化,判斷溫度高低,既看水分所起泡沫大小的變化,也看水分蒸發速度的快慢。現在很多人都不會彈水試溫度。不管是皮影表演藝術還是皮影的製作技術,都麵臨著失傳的巨大危脅。
二是皮影藝人的社會地位問題。舊社會,皮影藝人是為了養家糊口才挑著擔子走戶串鄉。皮影藝人在社會上的形象是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社會地位低下,基本上都是文盲或是文化程度較低者,所以處在傳統社會階層的下層。而現代知識教育帶來的快速致富和提升社會地位的願望,使很多人家重視孩子們的正規學校教育,處於民間和邊緣位置的皮影戲自被冷落一方。
三是皮影戲市場的問題。隨著電視、電影在民間的普及,人們的娛樂和消遣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代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電視取代了傳統的皮影戲藝術,在現代媒體和傳統皮影戲之間,人們更傾向於接受信息量豐富的現代傳媒,皮影戲提供的信息量畢竟比不上電視、電影和廣播。所以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從空間而言,皮影市場正在大幅度萎縮。
四是皮影戲本身質量問題。皮影藝人靠口傳心授傳承皮影,受過長期專門訓練的藝人很少,加之文化水平較低,在操縱和演唱皮影戲時很難有所創新。皮影藝人的學習是在農閑時的吹拉彈唱中完成的,缺乏係統訓練的皮影藝人很難滿足觀眾日漸增長的口味要求。
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皮影愛好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搶救皮影藝術,但是收效甚微,更可怕的是,皮影藝術似乎消亡得比搶救得快。地方政府與一些文化傳播公司看到了皮影的商機,唱起經濟大戲,但實際上皮影本身卻不一定能從中贏利,皮影的產業化帶來的結果可能是促使皮影戲的原汁原味消失殆盡,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藝人們可能會以粗劣的藝術去換取名利。另外,在搶救的口號中熱起來的是皮影收藏而不是皮影藝術本身,皮影藝術變成了皮影工藝品,也預示著它將要變為沒有生命的標本的命運。
(二)皮影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對於傳統的傳承與保護,學術界一直頗有爭議,但歸納起來,無非挖掘、整理、保護和利用、弘揚、發展兩種觀點。前者擔憂“傳統”會在受到許多外來因素的衝擊下逐漸變化和消亡。對此他們堅持,在對傳統的開發和利用一定要保持其原有的特色和特點,因為這是其文化價值的體現,如果失掉其技藝的曆史傳承,也就等於失去了它的文化價值。在挖掘、整理、保護的過程中,如果不按傳統文化遺產自身的發展規律和深層內涵去發展,而隨意地改變它原有的形態,並無序地適應市場,這樣不但不能起到保護傳承的作用,反而還會使傳統最終遭到徹底毀壞。後者則堅持,適者生存,改革才是一種主動的積極行為,才有可能使其發展興盛。他們提出政府部門應給予政策的倡導和資金的支持,可以將傳統以“標本”的形式予以保護,可以采取給民間藝人發放工資的方式,讓他們對傳統的原生形態進行研究、傳承與保護,當然媒體的宣傳報道,學者專家的參與研究,加強新一代民間文化人才的培養也是傳承的有力措施。除此之外,如果要使之真正地存活下去,就必須發展其原有形態,使其緊跟時代的步伐,順應人們的審美需求,並促使其邁向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