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三)(1 / 3)

腎髒病變

病症超過10年以上的患者,如果對病情不加以控製,常見腎功能減退、腎結石發展,進而引發腎絞痛、血尿甚至腎衰竭及尿毒症。

痛風的血液診斷標準

血尿酸診斷值——男≥416μmol/L(7mg/dl);044mmol/L

女≥357μmol/L(6mg/dl);035mmol/L

緩解期、部分急性發作期的血尿酸水平可低於上述標準——往往被漏誤診。

預防痛風的飲食

為了預防痛風,需要限製嘌呤體的攝取。

高嘌呤的食物:動物內髒(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三紋魚、鱒魚、鱈魚)、黃豆食物、扁豆、菠菜、蘆筍、香菇、濃湯。

中等嘌呤的食物: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魚類(鯉魚、鱸魚、帶魚)。

不含嘌呤或嘌呤含量很少的食品:五穀類:大麥、小麥、大米、精白粉、富強粉、通心粉、麵條、麵包、饅頭、蘇打餅幹、黃油小點心。蔬菜類:白菜、卷心菜、胡蘿卜、芹菜、黃瓜、茄子、甘藍、萵苣、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蘆、番茄、蘿卜、山芋、土豆、泡菜、鹹菜。水果類:各種新鮮水果、幹果。蛋、乳類:雞蛋、鴨蛋、皮蛋、鮮奶、煉乳、乳酪、酸奶、麥乳精。飲料類:汽水、巧克力、麥乳精、果汁、茶、蜂蜜。

物理療法與飲食療法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2限吃中等嘌呤的食物。

3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動物內髒(肝、腎、腦)、肥肉、魷魚、墨魚。

4嚴格戒酒酒類,尤其是啤酒,以及煙、濃茶、咖啡等均宜嚴格限製。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mg/dl,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髒的尿酸排泄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5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堿不平衡,會影響身體功能,加重肝腎負擔。

6多飲水每日3000ml以上,使24小時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泄。

7物理療法保持適當體重應做適量的帶氧運動,例如遊泳、太極。中醫學有句話:“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痛風,應以養氣、行血及固腎為本,氣血暢通,則尿酸不會積聚。

頸椎病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及繼發性改變後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各種症狀和體征。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頸椎病最早期表現以頸部症狀為主。具體表現為:頸部疼痛、酸脹不適,常在清晨醒後出現或起床時發覺頸部不適,患者常訴說脖子不知放在何種位置為好。部分病人頸部活動受限或強迫體位,個別病人上肢可有短暫的感覺異常。不敢主動活動,被動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可以緩解。由於症狀較輕,往往重視不夠,以致反複發作而使病情加重。急性發作時常被俗稱“落枕”。

頸椎病確診後怎麼辦?

1要適當注意休息。臥床休息對頸部肌肉放鬆、減輕肌肉痙攣、減輕組織水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頸椎病的間歇期和慢性期,應適當參加工作,不需長期休息。

2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對頸部加以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同時應適當加強頸肌的鍛煉,增強頸椎穩定性。

頸椎病操

1左右旋轉:站立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輪流向左、右旋轉。每當轉到最大限度時,稍稍轉回後再超過原來的幅度。兩眼亦隨之盡量朝後方或上方看。兩側各轉動8次左右。

2抬頭望天:站立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後仰望天,逐漸加大幅度。稍停數秒鍾後還原。做8次左右。

3頸臂抗力:取站位或坐位,雙手交叉緊抵頭後枕部。頭頸用力後伸,雙手用力阻之,持續對抗數秒鍾後還原。做8次左右。

每天早晚一次,每次10分鍾左右。動作速度緩慢、幅度逐漸加大;每做完一節後,自然呼吸,間歇片刻後再做下一節。

腿足保健法

1足浴:用熱水泡腳,特別是用生薑或辣椒煎水洗腳,可擴張呼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網,加快血液循環,消滅細菌和病毒,使人體免受感染。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環,使腿部的靜脈血液及時回心,有利於減輕腿部的靜脈淤血,防治下肢靜脈曲張。臨睡前熱水泡腳,有助於安神、催眠。

2按摩腳:洗腳後,雙手搓熱,輕揉搓湧泉穴(足心)、太衝穴(一、二足趾關節後)、太溪穴(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對頭昏、失眠、厭食、疲勞、高血壓、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抬高腳:將雙腳翹起,平或高於心髒,下肢血液回心速度加快,頭部血液循環充足。

4扳足:取坐位,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和足踝關節數十次,能鍛煉腳力,防止軟弱無力。

5扭膝: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各20次左右。防止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6甩腿:一手扶物,向前甩動小腿,使腿尖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使腳尖用力向後,腳麵繃直,腿亦盡量伸直。在甩腿時,上身立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腰肌勞損

治療方法:仰臥在硬板床上,雙腿彎曲,大腿和小腿夾角90°左右,雙腳緊挨床麵。上身緩慢左右滾動,一左一右為1次,滾動10~15次。接著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大腿與小腿自然折疊,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滾動10~15次,仍是一左一右為1次。然後背部與臀部交替離開床麵一上一下滾動10~15次。滾動幅度由小到大每天2~3次。

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關節囊與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病變所引起的肩關節周圍炎。好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稱為“五十肩”。且肩關節周圍炎引起整個關節僵硬、活動困難,像凍結在一起,也稱為“凍結肩”。參加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減少粘連,避免關節發僵,減輕疼痛。可做肩關節操。

關節酸痛

在鍋內將普通的沙子炒熱後放在腳跟處,關節自己就會變熱。此法特別適合痛風,但是,有靜脈曲張的情況不適用。

1甩手:站立,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鬆弛。甩動手臂,前後左右。甩動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每次1~5分鍾。

2劃圈:兩臂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劃圓圈,劃圓圈幅度由小到大,每次50~1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