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長期交戰,楊家隻剩下楊六郎。這一年,韓昌又帶兵來犯,宋皇命六郎迎敵。六郎知道韓昌的厲害,覺得自己力量單薄,想請五哥下山助戰,於是派焦讚到五台山來請五郎助陣。焦讚起初打著聖旨的架勢來逼迫五郎,五郎痛恨宋皇昏庸無能、忠奸不分,隻叫人傳話:“貧僧脫離紅塵,已是化外之人,不受皇家管束。”焦讚被迫下山,正愁無法回去交差,在路上碰見了押運糧草的八賢王,八賢王道:“自古英雄不怕壓!你越拿聖旨壓他,他就越不見你。出家之人,皇帝對他也沒有辦法。我再給你修書一封,就說我請他下山助陣。一來是為了保境安民,也算積一宗不小的功德;二來,還可雪金沙灘之辱,你再辛苦一趟吧。”
八賢王主持正義,愛護忠良,有恩於楊家,五郎看了八千歲來信,激起了國仇家恨,點起五百僧兵,晝夜兼程,向雁門關開拔。
再說遼將韓昌自金沙灘一仗大獲勝利,便覺得宋朝沒人了,也更不把楊家將放在眼裏,終日在那裏大呼小叫,飲酒作樂,隻等糧草備足,點齊兵馬,便可一舉攻下汴梁。這一次,他奉了蕭後之命,率領人馬浩浩蕩蕩向雁門關進發。他坐在馬上,一路趾高氣揚,好不威風。大兵來到關下,正要安營紮寨,隻聽得號炮齊鳴,戰鼓震天,楊五郎殺出關來,見韓昌也不搭話,劈頭就是一棍,韓昌自恃力氣蓋世,掀叉相迎,隻聽見“哢嚓”一聲,韓昌手中的叉斷成了兩截。韓昌嚇得掉轉馬頭就跑,五郎一棍打過去,韓昌被劈成兩段。由於五郎用力過猛,那鐵棍劈斷韓昌之後,又打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把石頭打得粉碎。就這一下,鐵棍也震下一條一尺多長的裂縫。五郎報仇完畢,辭別兄弟,回歸五台山,再也不過問塵世間的事情,單鐵棍被僧人保存至今。
今天我們見到的鐵棍,隻有半截,長約八尺,粗一寸半,棍的一頭鐫有小字“共重八十一斤謝榮欖段思禮造”,鐵色斑斕,棍的另一頭有一尺多長的裂縫現已焊接完整。這根五郎棍成為五台山的珍貴文物,它記載著北宋時期,中原人們保家衛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曆史。
·相關鏈接
1.五台山雖與北京處於大致相同的緯度,但氣候寒冷,據氣象資料記載,台頂曆年極端最低氣溫為-44.8℃,極端最高氣溫為20℃,全年平均氣溫為-4℃,7月至8月最熱,1月最冷。
2.五台山寺廟林立,因此遊五台山,吃齋飯成為許多旅遊者必做的一件事。五台山的土特產彙集了寺廟僧尼所食的齋飯,其原料多以山珍野菜、水蔬瓜果、糧食為主。
14.普陀山普濟禪寺
普陀山位於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裏處,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人們普遍認為:如果將山和湖的風光結合起來,最好的地方首推西湖;如果是山和海的風情相融合,最好的地方應該是普陀。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鬱的佛都氣氛,使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在眾多信徒的心中,普陀山與觀音的關係就好比曆史學家頭腦中所建立的唐朝與長安的概念一樣,似乎觀音生就該在普陀,殊不知,觀音當日願歸普陀也是一場陰差陽錯之故啊!
觀世音是大慈大悲的,也是濟世救人的,但有誰知道,救世觀音在明清期間也曾遭受過一場內外夾擊的劫難?
普陀山上的“第一佛國”普濟寺,也是迷雲重重:它的前寺山門是永久關閉的,寺中的千斤大鍾隻是用一根草繩來係的,號稱“活大殿”的圓通寶殿到底能容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