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承領導厚黑學
古代兵書《孫子·用間》說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作為下屬,不知道領導的喜怒哀樂,怎麼接近你的領導呢?要學會厚著臉皮往上貼,這是了解領導、知曉領導的厚黑經。
1.了解你的領導
初次接識你的領導,每個人都會忐忑不安,心裏犯嘀咕“領導是個什麼樣的人?是紅臉還是白臉?”要知道,當你懷著惶惶恐恐的心情,去見那位即將成為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你的前程、影響你的命運、製約你的行為的人的時候,你都想些什麼?
在厚黑學看來,人與人的第一次見麵,一般會在對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後要改變這種印象往往不太容易。由於形象給人的感官刺激最直接也最強烈,再加上初次見麵大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第一印象的形成會產生持久的首因效應,影響著日後的進一步交往。
當你的領導以一副精明能幹的形象出現在你麵前時,西裝革履、氣宇軒昂、談吐優雅、觀念新潮,你是否會感到他對你的事業產生一種激勵之情,一股與之共同搏擊奮進的激情會湧遍你全身?如果你的領導屬於保守型,衣著簡樸、沉著穩健、平易近人、思想正統,你是否有與慈愛長者接觸的感覺?也許你會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信賴、敬重的思想感情。
或許,你會發現你的領導與你理想中的形象相去甚遠:或是太土氣,精神風貌與時代不合拍,與身份不相符;或是太洋氣,舉手投足“洋涇浜”,讓人可望不可及;或是太傲氣,讓人不敢仰視,敬而遠之;或是太隨便,缺乏威嚴,讓人敬畏不起來。然而,不管怎樣,你隨意挑選領導的可能性不大。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管你個人好惡如何,你都必須接受這個既成事實。其實,第一印象並不完全客觀,任何人都比你初次感覺到的更為複雜。所以,真正認識一個人,不是通過一兩次交往就能完成的,不要讓第一印象限製了你對人的深入了解。
隨著工作中的進一步接觸,領導的形象逐漸在你的心目中豐滿、完整起來,你對領導的認識也更具立體感。曆史學家認為,認識一個人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探知他的過去。一般說來,你應當知曉:領導出身於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受到什麼程度的文化教育、學的什麼專業?畢業於哪所學校?曾在哪些部門工作過?具有什麼才幹?有過哪些工作業績?他與同級的關係好嗎?他最欣賞什麼樣的下屬?他在用人方麵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他是否敬業?生活作風嚴肅嗎?廉潔自律嗎?等等。這都是作為一名下屬應當了解的。
那麼,怎樣去了解呢?一是從同事那裏了解領導的情況,不過應局限於易於公開了解的內容,如年齡、學曆、才幹、經曆等。另外,認識外單位的知情人也是信息來源。當然,初期的行為不可過分,這不僅會引起同事的警覺與反感,傳到領導那裏就更不妥當了。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厚黑學教你認識領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了解、知曉領導是何許人也,也就是要不動色、悄悄地摸清領導的底牌。
2.達觀態度對領導
“大道無形,大音稀聲”。摸透領導秉性要隱於無形之中。
走進總裁辦公室,當你第一次向公司總經理彙報工作時,發現他邊聽邊離開座位,走到窗前向外凝神眺望。你的心裏感到頗不痛快,覺得受到了怠慢與非禮。尤其是從側麵看去,總經理仿佛全神貫注於窗外的景色,似乎忘記了你的存在。你該怎麼辦?是停下彙報,等待總經理重新回到座位上,還是繼續彙報下去?此時的你,切不可感情用事,須耐心等待。事後的結果也驗證了這一點。總經理果然轉過頭來,提示你繼續談下去。
其實,這絲毫沒什麼神秘之處,你完全可以從同事那裏得知,這是總經理思考問題的習慣。隻有在與外麵景色的交融中,他才能夠平心靜氣地理清思路,對問題深人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
領導是組織中的核心人物,作為下級,應主動去適應他,才能夠形成有機的配合力量。習慣的形成往往沒有什麼道理可講,人生百態,每個人的習慣都是其中一景。如果你的習慣與領導大相徑庭,還是自己主動調適,而不可能讓領導去適應你。
有趣的是,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不會做下級的人,對上級那些既無傷大雅、又與他人無關的一些行為方式大光其火,橫加非議,理由就是看不慣。其實大可不必。這個世界就是那麼精彩,而又那麼無奈,它不會按照任何人的喜惡去塑造芸芸眾生。與領導相處,要學會寬容,以達觀的態度麵對他,你會發現,你所敬重的領導,不一定都具有讓你喜歡的行為方式。讓自己適應領導要比讓你的領導適應自己容易得多。如果每個做下屬的人都這樣去想,這樣去做,那將會減少很多與領導之間無謂的是非摩擦。用心計刺探領導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聞,了解領導的工作習慣,使自己盡快適應,這對你大有好處。
3.適應領導調整自己
不同的工作環境,需要不同特質、不同品性的領導。在混亂的局麵下,集權式的領導有利於排除幹擾,在短期內恢複秩序,整頓革新。秩序安定了以後,則需要民主式的領導,以利於穩妥、深入地開展工作,鞏固以往的成果。兩種領導方式各有所長,對哪種領導應該出什麼招,無涉厚與薄、黑與白的問題,關鍵在於看清形勢,順勢而動,適時采用。
在現實環境中,隻使用單一方式的領導比較少見,但大多數領導都有著某種傾向性,即某種方式占主導,而輔之以另外的領導方式。
集權型領導的自主意識強,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事無巨細,大包大攬,不願下放權力;強調製度,注重程序,紀律嚴明,原則性強;自信主觀,極少聽取不同意見。
民主型領導較為淡化個人權威,尊重集體意願;隻抓大事,下放權力,更多地發揮部屬的作用,注重工作的結果而非過程;重視下屬素質提高和團隊文化建設;提倡自主性和自覺性、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注重情感投入。
在集權型領導手下供職,下級需要有極強的組織觀念,凡事必須及時請示、彙報;各項事務都要認真嚴謹地去做,要經得起審核檢驗;善於把自己的想法巧妙地融入老板的意誌中去,並使領導順理成章地認為這是他的意誌和智慧的體現和延伸。
在民主型領導手下工作,你要有較強的領會領導意圖的悟性和創新打拚的能力,要有力求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的信心,方可贏得領導的信賴和重視;要注重學習和自己素質的提高,善於自覺規範自我;有較強的團隊觀念,與同事關係融洽。
人總是生活在群體中的,在群體中生活,會不自覺地產生順應多數、入鄉隨俗的趨同心理,否則就會受到排斥、冷落或驅逐。在外人看來,有些做法似乎不合情理,甚至荒謬可笑,但為了生活,誰也難以擺脫某一特定環境的束縛。對於勢單力薄的弱小個體來講,隻能適應環境。逐漸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從古至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厚與黑,也沒有適用於任何場合的、亙古不變的規則。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怎麼去看待事物,這個事物的價值就在你的情理之中,關鍵在於你如何調整態度。所以,無論你的領導屬於哪一種權力類型,隻要你很好地適應了,你就會少遇坎坷、前程似錦。
4.細觀領導怎樣交朋友
戴爾·卡耐基說:“你知道一個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嗎?不是行政才能,不是傑出的智力,不是熱情,不是勇氣,不是幽默感。盡管它們每一項都必不可少。依我看,應該是交朋友的能力。說得更簡練些,就是看到人們最好的一麵的能力。”厚黑學講:“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如果你的領導結交的都是高素質的朋友,那麼這位領導人的品位肯定很高,對於下級來說就是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與之建立超出上下級隸屬關係的友誼,可以將他視為事業上可靠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