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袒護領導形象(3 / 3)

作為下級,不要以談論上層秘聞來炫耀自己了解上級領導的尊貴;不要把了解上級隱私,並亂加猜測、肆意傳播,作為自己聰明過人的表現;不要篤信“密不避親”,以向親朋好友吐露鮮為人知的領導秘聞為樂趣。

8.公開場合留麵子

中國人是最講究麵子的,這種偏好源自五千年的文化,又紮根於倫理型的社會人際關係的網絡之中,根深蒂固,無人能免。

好麵子,其實就是要做到一團和氣,要“和為貴”。人人頭頂一方青天,各自相安無事,自然皆大歡喜。

上級也要“麵子”,即使這種“麵子”哲學是錯的,但在中國這種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中,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國人獨特的思維習慣和模式,得出相似結論。

在上級眼裏,如果自己的下級在公共場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丟了麵子,那麼這個下屬肯定是對自己抱有敵意或成見,甚至是有組織、有預謀地公開發難。無論你是他喜歡的人,或他不喜歡的人,在公開場合不給上級留麵子的結果就是,上級要麼給予以牙還牙的回擊,通過行使權力來找回麵子,要麼就懷恨在心,準備秋後算賬。

這種結果,自然是任何一個下級在提出批評和意見時所不願看到的,也違背了他的初衷。他大概忘記了,無論是上級,還是他本人,都生活在充滿人情味兒、十分講究人際和諧的同一個社會裏。

上級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其他領導和眾多下屬在場時的形象,這不僅僅是因為有個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更在於上級從行使權力的角度出發,維護自己的權威的需要。這種需要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變得愈發強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級的意見使上級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於善意的願望,即使他“對事不對人”,但其結果卻必然是一樣的:使上級的威信受到損害,自尊受到傷害。

權威受到挑戰,行使權力的效能便會大打折扣,它影響著上級在今後的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因為權力的效能是以服從為前提的,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

因此,當上級當眾受到下級的傷害,丟了麵子,即使當場不便發作,日後也會忌恨在心,甚至伺機報複。因此如果不這樣的話,可能還會有其他下級當庭責難,大出其醜。這就叫“殺一儆百”!

既然如此,下級在公共場合給領導提意見時,一定要注意給領導留麵子。留麵子,首先表明你對領導是善意的,是出於對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是為了幫助領導做好工作,這樣,他才能夠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麵子,還表明你尊重領導,你服從他的權威,你的意見並不意味著你在指責他,相反,你是在為工作著想。

留麵子,其實就等於給自己留下餘地,下級可利用這個餘地同上級在私下裏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這個餘地還暗示上級,下級隻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議權,而上級仍留有最終的決定權。留有餘地,會使下級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一旦所提意見並不確切或不恰當,還會有替自己找回麵子的可能。

當然,公開場合提意見要注意上級的麵子,並不是鼓勵下級“見風使舵”,做“老好人”,而是在提意見時要注意場合、分寸,要講究方式、方法。

9.忍辱負重,不露聲色

當上級作出一項不利於自己的決定時,你是毫不猶豫地服從還是拒不執行,甚至公然抵製?

明智的做法是忍辱負重,服從決定。既然上級已這樣決定,那麼再讓他收回就比較困難了。上級作出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公開發布命令之前,他對命令下達後可能出現的麻煩和應對措施都已考慮再三、成竹在胸了。如果你認為上級作出的決定不合理,向他討取“公道”,那多半會“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便宜沒討到,恐怕還得讓上級“克”一頓。而且在別人眼裏,你也成了一個不顧大局、喜歡鬧事的“刺兒頭”。

既然決定已經作出,受冷遇已成為一個事實,最高明的辦法莫過於坦然地接受它,並努力使自己的心態做到平和。

當你的領導作出一項決定時,即使你覺得不妥,也不要立即表示反對,先按領導說的去做,給領導留一個重新思考的餘地。一旦他發現自己錯了,那他會對你有一個全新的看法,而且從心裏感激你;因為你能夠尊重他的意見,忍辱負重,服從大局,而沒有跟他對著幹,讓他出醜。

當然,如果領導做出的決定不僅事關個人榮辱,而且關係全局,那你也可以委婉地談談自己的看法,以盡“勸諫”之責。

人生不可能永遠處於巔峰,有得意就有失意,“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人生之常態。遇到不順心時,關鍵在於麵子上掛得住,內心裏頂得住,這就是厚黑的原理。

10.假如你的領導“很壞”

如果你很不幸地遇到以下類型之一的領導,與之相處時更應特別當心,不同類型就要不同對待。

(1)對私欲特強的領導要兩手準備。這類領導嘴上說得華麗動人,但為了自己點點利益,可能會犧牲部下的重大利益;他們對於部下取得的成績,往往占為己有,卻不分給部下“一杯羹”。這種私欲特強的領導,大部分對上奉承阿諛,盡力討好他們的領導;對下頤指氣使,視部下埋頭拉車、默默奉獻為理所當然。與這種類型的領導相處,要剛柔相濟。不能不對他尊敬,但又不能對他愚忠。切不可走兩個極端——盲目順從或者一味頂撞。

(2)對不負責任的領導不可過於依賴。這類領導有著一副溫和的麵孔,對下屬們不存惡意,卻也不會大力提攜下屬;雖然不會追究下屬的責任,卻也不會替下屬承擔責任。這種類型的領導是對下屬不負責任的領導,如果下屬遇到工作上、生活上的挫折,他自然不會拉一把。與這種類型的領導相處,不可過於依賴。往往在下屬的眼中,這種類型的領導是“沒有脾氣”的“好好先生”。因為在工作中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從而工作起來非常順心,所以有些下屬就對其產生了一種可以依賴的想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下屬要求並不嚴格的領導,怎麼會在幫助下屬方麵盡自己努力呢?因此,和這種類型的領導交往,應在自警、自省、自勵的基礎上,不即不離、合情合理地與其相處。

(3)對高傲自大的領導要適度恭維。這類領導自恃頭腦聰明,交際廣泛,或者背景很深,往往認定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從而趾高氣揚,驕傲自滿,甚至目空一切,飛揚跋扈。這些領導中,有的聽不進不同意見,有的看不慣他人的獨特行為,有的卻沒有點點進取之心,個人發展幾乎呈停滯狀態。與這種類型的領導相處,要適度恭維。由於他們喜歡旁人對其歌功頌德,反感對其批評指責,甚至厭惡那些對他們的“功德”毫無反應的人,所以,對他們不恭維不好,恭維過度肯定也不好。如果要恭維,就應該找準確實需要增光添彩的“閃光點”,最好鄭重地講給第三者聽。這種恭維,不管是當著領導的麵,還是在領導的背後講,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對態度冷漠的領導要交遊似水。這類領導,不管部下如何為他拚命做事,他都不會伸手幫助。這種領導對任何人的失敗,都能夠漠視,倘若自己遭遇失敗,陷入頗為痛苦的困境,則會想出卑鄙的手段,設法解救自己。因為他對別人的痛苦,總是毫不在意。這種領導或者因為頭腦聰明,從而看不起他人;或者因為少遇挫折,體會不出被人蔑視的滋味,從而缺乏同情心;或者受不良環境的影響,性格孤僻,從而與他人心理距離很大。如果遇到這種心地冷酷的領導,對部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但又不能不和這種類型的領導交往。和他們交往,要交遊似水。一是心境應似止水,不管坐冷板凳,看冷麵孔,還是受冷風吹,都要從從容容,心態平衡;二是感情要似淡水,既然難以同甘共苦,不妨保持淡如水,這樣做並不是一件壞事;三是包容似海水,海納百川,能容乃大,如果下屬有此恢弘氣度,一定會讓上級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