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袒護領導形象(2 / 3)

隨上級在公開場合時,不可離上級太遠,也不要擠在前麵。一般在領導導後側不遠處為妥。不管組織者如何安排、恭讓,都不要和上級並排就坐。選擇自己的位置時,要注意周圍人的身份,不要過於顯露自己。要注意避開攝影、攝像機鏡頭,將鏡頭讓給上級。

隨上級出現在社交場合時,要記住自己不是主體,而是隨員,是下級,言語要適當,忌過多或過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大呼小叫、放聲大笑或大聲與人說話,要學會經常麵帶微笑、低聲談吐,給人以謙遜、親切、恭順、嚴謹之感。

在別人通過自己向上級領導轉達事項或請示時,不要做肯定答複,也不宜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使了解情況,很有把握,也不要過早表態。因為自己是下級,不能做越俎代庖之事,也不能說越級的話。不要主動為別人向上級傳遞信息、轉達請示、轉遞信件和材料,以免給人造成包攬辦事,以圖私利的印象。

領導身邊的“小事”雖小,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也會給上級臉上“抹黑”,同時也使上級對自己產生不好的看法,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陷於被動。

5.越級擅權別出圈

任何下級都有自己的直接領導者,通常情況下,下級為直接領導者服務,保持著一個較小的空間。由於某種原因,下級越過直接領導者,與上一級或者上幾級領導者建立工作關係或者服務關係,擴大了下級與上級的空間,稱之為“越級”行為。

有些下級拚命擴大“表現”和“推銷”自己的市場,眼睛盯著握有更大權力的領導者,主動向他們靠近,創造為他們直接服務的條件,有的甚至建立了比較穩固的服務關係。這就是“越級”現象出現的原因。

下級“越級”行事,一方麵會引起直接領導者的誤會、懷疑、妒忌、不滿的情緒,給正常的工作關係撒下不協調的種子,在思想上留下陰影;另一方麵會引起群眾的不滿、妒忌情緒和不好的輿論,影響自己的威信。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越級”行事;必須“越級”時,要慎重行事,規範“越級”行為的內容,講究方式方法。

必須“越級”,例如因工作需要而“越級”即屬此類,這是一種正常的工作關係。比如,受直接上級的指派,向上級領導提供工作服務,彙報工作,請示工作事項;向上級領導提供自己掌管的具體工作情況,以及因特殊工作需要,與上級領導直接進行工作接觸,等等。

因工作需要在和上級領導接觸過程中,首先要以直接領導者的名義出現,闡述他的思想、觀點以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看法,不要說“我”如何如何,有些問題與直接領導的看法不盡相同,要放棄個人意見,自覺地按領導意見向上級彙報。

向上級領導反映情況,要實事求是,不誇大,也不縮小。講成績、缺點,直接領導有“口徑”的,要按“口徑”去講。沒有口徑的,要如實描述。

不要有意地對本單位的情況進行溢美或貶低,也不要吹捧直接領導或說直接領導的壞話。

對於上級領導的指示和要求,要主動回答:“我馬上彙報,落實情況後再向您報告。”不要代表直接上級作承諾,不要說大話,誇海口。隻有這樣,直接上級才不會認為你是威脅,才會放心地將事情交給你去辦。

領導者一般來說是不喜歡下級的越級行為的。尤其是對於那些“不召即來,揮之不去”,不為工作,專為自己謀私利的人,都持反感警惕的態度。

越級行事往往適得其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會被大眾視為“不守本分、不仁不義”。所以,如果不是為了公事,不是萬不得已,千萬不可冒然越級。

6.不要亂傳領導閑話

喜歡傳謠生事,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話題,而又對維護領導者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對於閑話,不可以輕視,但也不值得過於認真。閑話是一種背後輿論,它可以敗事,也可以成事;可以幫人,也可以毀譽。閑話是一種無聊,不予理睬可也。它具有刺激、獵奇的特點,與其較真,空空如也,什麼結果也不會有,留下的隻是個人的煩惱。所以說:人言可畏。

下級在人際交往和與大家的接觸中,常常涉及到一些上級領導的情況。不管自己與上級的關係如何,在上級手下是否得誌、順心,都不能內醜外揚,不要訴上級的苦,流露對上級的不滿。當然,也不能對自己的上級進行溢美宣傳,過分地炫耀自己和上級,這會使群眾產生逆反心理,引起其他閑話的流行。同時,也會使人對自己產生淺薄、好吹捧,好巴結和不值得信賴的印象。正確做法是:第一,內醜不外揚。無論對上級有什麼意見和看法,不在外邊宣傳,不對外人流露,可以在內部通過討論、批評與自我批評或者內部協調的辦法加以解決。對自己的上級進行詆毀,等於是在破壞自己的榮譽,是不明智的。第二,揚善不溢美。下級熱愛自己的上級是應該的,但是不可過分吹捧,對上級的宣傳要實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擴大,不修飾。宣傳上級,不是把上級掛在嘴上,而是從需要出發,關鍵時刻用事實說話,說明問題,以正視聽。

下級要善於聽閑話,聽閑話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了解思想動向,知道人們在想什麼,議論什麼;二是可以了解大家對上級的真實看法,幫助上級驗證自己;三是可以發現工作漏洞,看一看實際工作中存在什麼問題;四是了解一點“敏感問題”,有些事情往往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閑話有時起著“天氣預報”的作用。

下級,尤其是上級身邊工作者,要學會聽閑話,正麵的、反麵的、諷刺的、表揚的、明朗的、隱晦的都要聽。

想要聽到閑話,就要和群眾打成一片。聽的時候,要沉住氣,不抬杠、不追問、不評論、不糾正、不解釋,也不要隨聲附和,經常明智地點點頭,用微笑作答。閑話的內容如果涉及到自己,千萬不可暴跳如雷、沉不住氣。如果涉及到自己的上級,不要辯解,不要否定,但也不要肯定。可以推說“不甚了解”,或都以微笑作答。

聽來的閑話要過濾,多數沒有用處,聽聽而已,不必件件認真。對於一些與上級威望,與上級工作相關的問題,要去偽存真、由表及裏地進行分析和加工,提煉出正麵的、有積極作用的東西,作為工作信息或工作建議提供給上級。

麵對閑話,下級應立足於維護上級的形象,聽閑話而不傳閑話,並以巧妙的方法加以利用。

7.不可泄露領導隱私

有這樣一件事,某領導的筆記本丟失,被撿到。這個本子上記錄了的直接領導的工作關係、個人親朋關係達80多個,包括姓名、住址、來往時間,以及互送禮品的數量、價值等。承認,他是以控製上級秘密作為籌碼,待到有用之時,討價還價的。當他被解雇時,仍然提出了要挾性條件。

下級為上級保守秘密是職責、義務,是工作紀律、道德觀念的要求,也是對上級忠誠的體現。對於上級的秘密,不論是工作秘密還是個人秘密,應該知道的可以知道,不應該知道的,不要強求知道。下級要控製自己的知密欲,不要有意識地去探聽,不要主動了解。有時還要主動回避,以減少知密度。有些人以在領導身邊工作知密多為榮耀,喜歡別人從自己嘴裏探密,用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淺薄和有害的做法。

上述那位領導以高知密欲,探聽上級領導的隱私,以達到將來利用上級或要挾上級的目的,這是道德品質敗壞的表現。這樣居心叵測的人,如果被發現,自然會被清除。任何一位領導,都不喜歡可能給自己帶來危害的下級。

在古代,“孔光不言省中樹”的故事,可為我們提供借鑒。漢代孔光,官至仆射、尚書令,是皇帝的“秘書長”。他主管中樞部門十多年,嚴守法度,從不泄密。據《漢書》載:孔光“沐日歸林,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或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也?’光嘿不應,更答以他語,其不泄如是。”

如果在公司或企業工作,則更要對上級的秘密秘而不宣,因為一旦泄露秘密,不但會損害上級的形象,而且還會在不經意中泄露本部門的商業機密,使組織蒙受損失。更有甚者,上級領導一旦發現你的“不才”行為,輕者會對你心生厭惡,從此疏遠你、冷落你,重者則會炒你的“魷魚”,甚至會因你給組織帶來的損失給你一定的經濟處罰或讓你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如果得到這樣的結果,那你恐怕就得抽自己嘴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