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屬的眼裏,領導者的形象如何甚為重要。下屬在上級身邊,應該成為維護領導形象的“義務監督崗”。下級要主動為上級當謀士,提醒上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因為在為官者看來,顏麵最要緊。
1.心中時時有領導
樹立上級的權威,維護上級的形象,最主要的是下級要尊重上級,要打心眼裏愛戴自己的上級。
有些下級在發現上級是平庸之輩時,便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這樣終究會影響雙方關係和個人前途。因此,對平庸的上級也應采取應有的尊重行為。
首先,要尊重上級的意見。無論你對他的意見是否認可,都要立即作出反應。認為可行的話,略微頓一頓作思考狀,幾秒種後再表示會照做。如果上級的提議實在難以實行,你在本能上可能會予以反駁。可是,除非他要你表示意見,否則最好別表示任何態度。稍微遲疑之後,你就應欣然表示會盡力而為。
當事情結果並不成功時,你必須迅速把你做事的程度和細節向上級報告,讓他了解並非你在程序上出了錯,而是計劃本身有問題。下級能按上級的指示去辦事,這會使上級感到自己很有“麵子”,自己的“形象”很“高大”。
其次,要多向上級請教和商量。常常有人會指責自己的老板太愚蠢,根本不是當領導的“材料”等等,因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願意向他請教,平時更不會與他進行商量,有時甚至會出現“架空上級”、讓上級作“傀儡”的現象,使得上級有權無威,形象受損。
不論多麼平庸的上級,終歸是一個組織中的核心人物,維護他的權威和形象,實際上也就是維護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整個組織的形象。
再次,聚會時應當考慮到上級。同事之間的業餘活動,有利於增進大家的感情,有利於合作。但是,別忘了邀請自己的上級,這是他直接感受下級是否重視他的方法。因此,無論他是否會出席,下級都要邀請他參加,讓他“麵子十足”。
另外,下級要學會體諒上級。如果下級不懂得體諒上級,除了會使自己不快樂之外,由於上級感到下級的忽視和抗拒,所以會做出更嚴厲的對抗行為,讓下級吃點苦頭。實際上,凡事有體諒,才會有相互的容忍,下級才會給上級“麵子”,自覺維護其權威和形象。
2.注意與領導的區別
“人與人是平等的”,這是人們在談到人際關係時的一種普遍觀念。客觀上人與人應該是平等的,然而,當人們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來進行交往時,卻並不總是能夠平起平坐的。人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就需要樹立起不同社會的形象,為了維護這種社會形象,就不可能平起平坐。
試問,在飯店裏服務人員能夠與客人平起平坐嗎,顯然不能。在飯店服務人員當中,早就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客人坐著你站著,客人吃著你看著,客人玩著你幹著。”不管這種說法,帶有怎樣的情緒色彩,你都不能不承認,它的確反映了一個事實:服務人員不可能與客人平起平坐。
在單位內部,在上級與下級之間呢?從下級服從上級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不能平起平坐的。一個上級的“上”,一個下級的“下”,這兩個字,已經把這個不能平起平坐的意思,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總之,無論在服務人員與客人的關係中,還是在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中,如果大家都平起平坐,那就不存在誰為誰服務和誰管誰的問題了,各人的社會形象也就難以區分了。
必須清楚的是,人們由於扮演著特定的社會角色,而不能平起平坐,這和人與人之間是否平等,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能不能平起平坐,這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問題;而是不是平等,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在社會生活的許多場合,我們隻要弄清楚,一個人所扮演的是什麼樣的社會角色,就知道該如何去跟他打交道了。人們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就有了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因此,人們一旦進入角色,就往往不能平起平坐。
人們所扮演的角色,與扮演角色的人,既難解難分,又不能混為一談。可是有些人,卻有意無意地總把這二者混為一談。有些下級,強調“人生而平等”,追求與上級領導的“平等對話,”對自己看不慣或不滿意的事情據“理”力爭,結果使上級大丟顏麵,威信盡失,而下級自己也因“犯上”之罪,被領導打入“冷宮”,同樣落得個“顏麵盡失”。
3.不即不離,恰到好處
如果你的上級對待下屬采取非常民主的方式,他願意聆聽下級的意見,願意與下級溝通交流,並保持良好的上下級關係,如果你的上級性格溫和,待人充滿溫情;如果你的上級非常器重你,經常帶你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那麼,你千萬不要得寸進尺。
與領導保持適度的距離對你是有好處的。
如果你曾經是或正在成為上級的朋友或哥們兒,你也應該把握好尺度。如果你當著其他人的麵與上級稱兄道弟,以顯示出與上級的特殊關係,那麼這種行為是相當危險的。
領導再民主也需要一定的威嚴,需要一定的領導形象。當眾與上級稱兄道弟隻能降低上級的威信,損害上級的形象。於是會導致上級的命令得不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當上級發現他的工作越來越難做,而最終他發現是你損壞了他必要的威嚴,那麼,等待你的最低限度是疏遠,或者你隻能離開。
有些上級為拉攏人心,喜歡與自己的下級交朋友,特別是一些剛被提拔上來而權力不夠穩定的“小老板”。
阿堅為人憨厚忠直,與辦公室副主任之一的阿強是很要好的朋友。不久,阿強的辦公室副主任被“扶正”。阿堅很為朋友高興,但不久他發現,有意無意中,阿強的口氣裏多了一些官腔,指派他幹這幹那。若阿堅還像以前那樣提出不同意見,阿強的臉色就會變得很難看,不接受任務的後果更是難以想象。晚上,阿堅照樣像往常一樣叫阿強去宵夜,阿強會說有個材料要寫去不了。本來阿堅知道阿強對某一小姐心儀已久,但現在卻發現阿強不僅在自己麵前從不提起,更在眾人麵前給那位小姐臉色看。
阿堅覺得阿強變了,按照他的個性,他會找阿強說個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呢?兩個人前不久還是好兄弟呢。
阿堅不明白他與阿強的友誼隻是“階段性”的,他不理解阿強此刻的心態:他身份不一樣了,他要顯示權威,他要樹立形象,搭起他的“主任架子”。再者,一個知道老板太多秘密的人即是老板最忌諱的人。
當然,你如果能夠同上級交上朋友,這說明你已經能接近你的上級了。不過,這種朋友關係的最佳狀態,是業務上的朋友和工作上的摯友。如果你能推動上級在公司中的地位,樹立起上級的權威和形象,你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記住,上級重用你絕不是為了交朋友,而是為了讓你為他服務。作為下級,還是與領導保持一定距離為好。你不知道哪一天因為利害關係,出現裂痕,上級會翻臉不認人,過去的“隱私”反成把柄,找朋友,還是跳出領導圈吧。
4.領導身邊無小事
有素養的上級總是希望自己的下級富有教養。領導外出,希望自己的隨行人員謙虛、恭順、懂禮節、善交往,能夠受到人們的稱讚。
下級平時要注重“大節”修養,在才幹素質和品德素質上下功夫,把內涵功夫搞豐厚,練紮實,同時也不要忽視“小節”,因為“小節”雖小,也能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尤其這還對上級有著直接的影響。
當下級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上級賦予的任務時,要認真、恭敬;對上級的要求,要表明態度,如說“是的”。上級講的內容重要,要作記錄;盡可能地不要提問,不要給眾人以羅嗦的感覺。
隨上級外出參觀、學習時,要認真聽取介紹、講解,作筆記,不要過多地發表意見,尤其不能發表不同觀點意見。表揚性的意見也不要太多、太過,不要給人以吹棒的感覺。
上級公開發表意見時要表示同感,但隻需用麵部表示即可。和接待單位有關人員私下談話時,要集中學習人家的經驗,不講本單位、自己如何如何。不要用本地方、本單位之短與先進地方、先進單位之長作比較。也就是說,不能在表揚別人的同時,把自己貶低得一文不值。因為這樣隻會使本單位、本地方上級領導的形象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