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下級,必須從內心裏尊重上級,才能與其建立良好關係,整個團隊才能正常、高效地運轉。蔑視上級,我行我素,不僅會損害團體的利益,而且對自己也沒有絲毫的好處。對領導寬厚些,收斂自己,可能有損你的一點麵子,但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
1.在領導麵前收斂自己
古往今來,處理下級與上級的關係有一條“通則”,即“以上為重,以上為尊”。社會的變革,使這條“通則”發生過種種變化,但是,以上級為重的基本原則沒有變,下級要尊重上級的思想也沒有變。
輕上傲上是一種思想誤區,是把人格平等原則和上下級關係對立起來了,是把才能作為向上級炫耀自誇的本錢企求重用,因而是不適宜的。有些下級雖然有一定的才華,但卻不能正確對待上級,牢騷滿腹,以致影響了自己的前程。
社會心理學認為,有效的社會行為有賴於人們對個別社會事件和社會刺激的準確認識,也依賴於包括對自己在內的各種社會角色的準確認識,角色地位與主體行為必須與之相符,才能夠與其他社會角色的關係處於常態,保持和諧。
要克服輕上傲上,首先就要堅持從屬原則。下級從屬於上級是角色決定的。在任何情況下,從屬原則不能變。在上下級關係上,上級為重、為主,下級為輕、為從。下級的才能有時超過上級,但並不能改變其從屬地位,不能當作輕上傲上的本錢;上級有某些缺點甚至錯誤,也不是可以輕看低瞧的理由。自覺地尊重上級、服從上級,在非原則問題上順從上級,是下級的本份。
要克服輕上傲上,就要堅持“以誠為本”的原則。下級與上級相處應該“以誠為本”。“以誠為本”就是正確對待上級,胸懷坦蕩,忠心耿耿,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叫做“保持一致”,也就是內心想的和外在的表現要一致。
隻有下級從內心裏尊重自己的上級,才能與上級建立起良好的工作關係,整個組織也才能正常、高效地運轉。蔑視上級,我行我素,對抗上級,不僅會損害團體的利益,而且對自己也沒有絲毫的好處。夾起尾巴做人,可能有損你的一點麵子,但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
2.多多請教有好處
一個懂得厚黑的下級,會經常向經驗豐富、成熟的上級請教,這並不可恥,而是理所當然的。
實際上,上級是很希望上級來詢問的。下級來詢問,而上級能夠解答,這會使上級感到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下級向上級詢問和請教,也表明下級在心目中將上級當作某一方麵的權威和自己可以依賴的師友,並將他放在比較尊崇的地位。
如果你裝作什麼都懂,一切事都不想問,上級就會在心裏說:“奇怪,這個下屬是不是什麼事情都了解呢?如果沒有了解,又為什麼不見他來向我請教呢?難道是他認為我不懂,有看不起我的意思?”你總也不去詢問和請教上級,上級的這種心理就會得到不斷強化,逐漸地,他會認為你是一個目空一切、輕上傲上的人,不但好“差事”不再想著你,而且還會時不時找你的“茬兒”,打擊一下你的“傲氣”。
因此,你要經常做“小學生”,多向上級請教,不懂的問題自不必說,即使你一切都懂,也要給上級提供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感受一下受人尊重的“樂趣”。實際上,就是你熟知的東西,多問一個人,多聽聽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當然,詢問和請教上級也不能太頻繁,否則隻會使上級認為你一味依賴別人,而無什麼真才實學。這樣的結果是事與願違的。如果你確有事情要與上級商量,而上級又一時抽不出時間,那你最好說一聲:“對不起!”而後退出,而對幫助過你的上級,你一定要向他報告事情的經過並道謝,這是很重要的事。
你是不是常常向你的上級請教問題?你自身遇到了鬱悶、苦惱,有沒有想過跟領導一起溝通?如果沒有,那就從今天開始吧。
3.別讓領導感到難堪
上級批評下級,是天經地義、司空見慣的事情;下級批評上級則往往受到種種局限。這主要是因為上級掌握著支配下級的權力,下級不敢輕易冒犯的緣故。
提倡敢於批評上級,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密切與上級的關係友誼,搞好合作共事;二是克服“惟上”的通病,正確輔佐上級,避免和減少上級的失誤,促進事業的發展。
批評上級,要講究方式方法,使上級接受批評而不感到過於難堪。要讓上級接受批評,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給他足夠的尊重,不使他太丟麵子。
第一,用稱讚的方法批評。發現上級的成績同時也發現錯誤、缺點時,可以用講成績稱讚的方法去批評上級。但這種稱讚要適當,要真實,要留下“缺口”讓上級思考醒悟,使上級感覺到你已經看出了他的不足之處,由於尊重他而沒有說出口,要讓他自己去感受。
第二,用“轉口”的方法批評。感覺到上級有某些錯誤,並且已在群眾中造成影響,而上級自己還沒有覺察,那麼下級可以帶著私人感情,假別人(不指名)或群眾之口,給予提醒,引起上級警惕。
第三,用商量的方式批評。用商量、討論的口吻提出上級的某些失誤或失當之處與之研究,並請上級作出判斷。
第四,用“提供信息”的方式進行批評。當上級失誤初見端倪,立即提供準確信息加以證實,促使上級及時采取措施匡正失誤或把失誤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用闡述的方式批評。發現上級有較大的失誤,要準備充分的理由、事實、數字依據,選擇較為恰當的場合,如單獨會見或上級心情較好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上級詢問,則要以忠誠的態度,由淺入深,把根據擺出來,周密而又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看法。上級同意了是一件好事;如不同意,要自我下台,緩和地表示:“您的看法有道理,我再想一想”,留下再提建議的“伏筆”,切不可跟上級來“橫”的,直顏犯“諫”。
不管采取哪種方式,都要以上級的忠實合作人的態度出現,要表現得謹恭有禮,以“低姿態”襯托領導的“高大形象”。如果上級堅決拒絕、不耐煩、表現尷尬,或者嘴上說:“你把心裏話都說出來”,表情十分不自然時,要停止批評,並向上級表示:“我考慮很不成熟,有些看法可能不夠妥當,請您多多指教。”
4.如何對上表忠心
向上級表示尊重辦法很多,這裏介紹兩種:
第一,登門拜訪。向上級表示尊重,可以采取登門拜訪這種較主動的方式。這一點說起來相當微妙。在眾多下級中,上級對來過自己家中的下級印象最深,也特別親切。
拜訪時,禮物是應該帶一點的,不過要有一定的限度。在上級家作客,不可停留太久,最多兩鍾頭即可告辭。如果約好了時間,一定不能遲到。去時最好能帶一些土特產。若上級留你吃飯,應不忘讚美一下女主人做萊的手藝,當然離開前要記得向上級太太致謝。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在飯桌上不要談論工作上的事情,除非是上級先提起;也不要“順便”請求上級為自己辦私事。否則,上級便會對你拜訪的意圖產生疑問,你以前一切尊敬的表示都將大打折扣。第二天到單位時,務必感謝上級昨天的招待。按這些去做,上級就會切身體會到你對他的尊重。
第二,各種場合表謝意。“謝謝”可用在他人對你有得的行為之先,也可用在他人行為之後。如果在他人行為之後,那麼這種“謝謝”就是一種出自內心的回報。因而,作為下級,在與上級見麵時要很好地使用“謝謝”一詞。
一走進上級的辦公室,你就應表示:“謝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來接見我”,這種“謝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作為對上級同意接待你這一行為的回報。當上級關心地問起你的家庭情況,你應表示“謝謝”,這也是對上級關心你的敬意。
在交談結束時,你還要說一聲“謝謝您今天對我的啟發和教導,我會好好考慮的。”以作為對上級指教的感謝。“謝謝”就表示你尊重上級的好意,承認上級關心和教導下級這一行為的意義。
在工作、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向上級表示尊重的機會,這就要看下級是否能夠適時地抓住和利用這些機會。將你的尊重表示出來,讓上級有所感受,這是融洽上下級關係的“潤滑劑”。
5.不可小看年青領導
有句老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些人常用這種老眼光看待年青的上級,甚至抱著一種不信任、等著看笑話的態度或擔心他不能勝任,前一種態度是錯誤的,後一種擔心是多餘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熱心地幫助他、支持他、尊重他。這樣,你和年青領導的關係將會更融洽,年青的上級也會對你會更為關懷和尊重。
能不能做領導,不是看資格有多老,年紀有多大,而是要看這個人能力的高低,看他是否有駕馭全局的本領,看他在實際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果一味地以資格和年齡論高低,那就會產生輕視上級或“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這是很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