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圓滑老道順時勢(1 / 3)

領導與下屬之間的關係,以及下屬彼此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十分微妙,尤其是在有利害衝突的前提下,如果矛盾的各方都盛氣淩人,就很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摩擦甚至衝突。領導處理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往往最能反映其能力與水平。處理得好,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進步,領導體麵,受人敬仰;處理不當,矛盾白熱化,領導也會失去人緣,成為眾矢之的。

1.巧妙當個“和事佬”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十分微妙的,尤其是在有利害衝突的同事之間,如果雙方都盛氣淩人,就很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紛爭。

作為領導,如何調解下屬之間的糾紛,實在是個棘手的問題。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公事之爭變成私人恩怨,恐怕在日後的工作中就會形成難以解開的疙瘩。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人向你發一矢明箭,也足以讓你頭痛不已。如果對下屬間的矛盾處理不當的話,極有可能使下屬對你心存怨恨,這也就等於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比如某個下屬一向表現平平,你對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既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總的來說還過得去。可就是這位下屬,某一天竟向你的頂頭上司告你的狀,表示對你的不滿,尤其是指責你工作分配不均。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由於你平時對下屬間的矛盾糾紛處置不當造成的。

作為領導,有許多事情需要去處理,有些還是相當棘手的事情,這其中除了公事,還包括一些私事,比如下屬鬧情緒、同事間關係不和等等,都需要你去調解。

在調解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做到公正,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要學會“和稀泥”,做個“好好先生”。在有些事情上沒有必要去追查來龍去脈,隻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可以了。有些事情很可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作為領導,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事情凍結,告訴雙方“一切到此為止”。同時你還必須指出問題所在,例如某個下屬的態度要改變,某個下屬應該以公事為重。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以後,就不要在任何人麵前再提起了,以防矛盾外傳,如果有好事者再次“點燃戰火”,事情就會複雜起來。領導隻須留意下屬的表現,看他們的關係是否有所改善就夠了。要是兩人都很強硬,那麼你就要考慮把他們分開。

同事之間可能為了爭權奪利明爭暗鬥。如果領導能夠巧妙地處理,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現,便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一個有控製局勢能力的領導,總是善於在派係林立、矛盾紛爭的局麵中尋求平衡,他往往以“和事佬”的姿態出現來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以利工作。這樣的領導也自然會得到下屬的愛戴和尊敬。

2.釣魚不在急水灘

當下屬發生摩擦時,領導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因此張惶失措,六神無主,或者火冒三丈,否則你的情緒會對矛盾雙方火上澆油。這時,你不妨來個冷處理,在不緊不慢、心平氣和之中,給人以此事不在話下的感覺,這樣,人們會更相信你能公正處理。假如你自己先“一跳三尺”,處理起矛盾來就會陷入被動,效果當然不會很好。

下屬因公事而發生矛盾,官司打到你跟前,這時你不能同時向兩人問話,因為此時雙方矛盾正處於白熱化,此時談來,雙方完全可能在你跟前再次大吵一頓,使你不由自主地卷入這場“戰爭”。

到底是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這是難以爭論出個頭緒的。這種細節問題,也委實讓人難以決斷。你不妨先倒上兩杯茶,請他們坐下喝完茶後讓他們先回去,然後再分別談話。

單獨談話時,要讓下屬平心靜氣地把事情的始末講述一遍,此時你最好不要插話,更不能妄加批評,而要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

是非雖由你決斷,但當你做到心中有數時,盡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開說誰是誰非,以免進一步影響兩人的感情。假如你公開站在某一邊,這一邊便會覺得有了支持而氣焰大熾,而另一方則會覺得你偏聽偏信。

你可以這樣說:“事情我已經清楚了,二位完全沒有必要吵得這麼凶,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你們要從大局出發,不記前嫌,精誠合作。”相信經過幾天的冷靜,雙方都會有所收斂。你這樣一說,雙方都有了台階下,互相道個歉,也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純屬私事,你也應該慎重處理,不可袖手旁觀,因為私事上的矛盾也會影響到工作。當然,處理這樣的矛盾與處理公事不同。

對於下屬間的私事,你沒有必要刨根問底,明察秋毫,評定誰是誰非。有許多私事是十分微妙的,看似簡單,實則越處理事情越複雜,有時還可能牽扯許多其他人,這樣就會影響公司的整體工作。

你可以說:“我不想知道你們之間的那件事,但我希望你們通力合作,不允許工作受到私事的影響,希望你們清楚這一點。”

“釣魚不在急水灘”,選擇風平浪靜的地方,選擇風和日麗的時間,才能有所收獲。否則不但於事無補,而且自己還有可能被卷入漩渦。

3.別置身派係的漩渦

當下屬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攻訐時,領導往往處於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在派係鬥爭的槍林彈雨中,領導極易因為關係處理不當而受到傷害,但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會。

有人用兩頭削尖的鉛筆象征高明的領導的兩副麵孔:“這個下屬來了我們支持,那個下屬來了我們也支持,而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獲取我們需要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用權的關鍵是分而治之,不偏不倚。

這需要你在兩方之間充當中間人的角色。權力中間人致勝的秘訣是:表麵上對每個下屬都表示讚同,同時把他們逼入角落。

假設你的兩位下屬,為是否把一批質量低劣但價格暴漲的產品封倉入庫,展開了爭論。

你對一位下屬說:“你完全正確,我們應當堅持原則。”同時你對另一位下屬說:“你完全正確,我們應當實際一些。”開會的時候你又說:“我認為你們雙方都有道理。”

這樣做很有用,因為雙方都不清楚對方在尋求你的幫助,自以為獲得你的支持而欣喜,當你把他們都逼入角落後,下一步就可以提出你自己的第三種解決方案了。

外交手腕之一是平易近人,這更是作為領導獲得權力的保障,因為人們總是信任那些接近和欣賞自己的人。其關鍵在於:彌補別人的缺憾。

真正聰明的領導,都善於在不影響自己的權威、不損壞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平易近人,這包括:第一,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委婉地提出批評;第二,合情合理地說別人愛聽的話。

4.處理下屬矛盾三大法則

由於下級具有不同的出身、背景、資曆、特長、性格等等,使下級之間以及下級與上級之間存在著複雜的互動關係。這種關係常常使領導在處理下級之間的利益衝突和機會衝突時,自覺不自覺地受“自然偏正效應”的影響,從而脫離公正原則的軌道。正確處理好矛盾,必須遵循三大法則,注意這三種自然偏正效應帶來的影響。

第一,感情效應。感情效應的作用是,當下級之間出現利益衝突和機會衝突時,領導的“砝碼”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偏向自己感情較為密切的一方。

一般說來,越是與領導感情好的下級,在利益衝突和機會衝突中就越是占據上風;而越是與領導感情“一般化”的下級,就越是占下風。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其他條件大體相當,提職、晉升等機會常常首先屬於那些與領導關係最密切的人。要克服感情效應,領導就要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一事當前,必先出於公心。

我國古代的不少當權者,都能做到舉賢不避親仇,作為現代社會的領導,更應自覺抵製和克服感情效應,不僅不能以親疏作為取舍標準,而且還應做到親者嚴,疏者寬,特別是對於自己的親戚、同學、朋友、戰友等關係密切的人,更應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