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阿爾多·曼奴奇歐—書的主宰(2 / 3)

不過,搭建聖馬可圖書館時,發生了一件意外。十六世紀初,威尼斯人將聖馬可廣場擴建成為一座富麗堂皇、能夠展示共和國權力的廣場。佛羅倫薩建築師雅克伯·塔替(Jacopo Tatti),即山索維諾,負責這件宏大的工程,一五二九年起,他致力規劃這座大廣場及其周遭建築達三十年之久。最後,在他主持下,總督府對麵廣場上建起那座華麗的圖書館。

然而,一五四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至十九日那晚,圖書館大廳部分拱頂坍塌。沒有查出意外原因,山索維諾立刻鋃鐺入獄,慘遭虐待。因他的朋友提香(Tizian)和阿雷提諾(Aretino)求情,才使這位建築師免遭進一步的刑囚。山索維諾可以出獄,但薪資被扣,且必須負責自力修複損壞部分。

好在很快查出這件意外並非起先所想的那種重大災難,隻有一扇窗戶和其上拱頂毀損。倒塌的原因可能因為一名建築工人過早拆除必要的支架。海上一艘船艦炮火射擊導致的震動,顯然讓石塊鬆動。同樣受到傷害的建築師山索維諾在聖馬可大教堂為他的兩位朋友,後來也為他自己立下一個小型紀念像,在教堂法衣室的銅門上塑上提香、阿雷提諾和他自己的頭像。

對當時的威尼斯來說,火炮射擊一事司空見慣,不隻用在歡迎國外貴賓。阿爾多斯在一個政治動蕩的時代開展自己的業務,在他出版的第一批書的前言裏,他便已抱怨道:

自法軍入侵拿波裏後,半島上便騷動不安。法國人、德國人、西班牙人、瑞士人四處蹂躪,街上不再安全。內陸貿易中斷,阿爾卑斯山道路被阻。威尼斯雖然因為地理位置,暫保安穩,但在聖馬可廣場上,可以聽到附近敵人的火炮聲響。

盡管局勢險惡,阿爾多斯依然盡力供應阿爾卑斯山以北客戶書籍。由於聲譽絕佳,他收到許多學者來信,卻因工作繁忙,無法一一回信。此外,每天都有不速之客來到他的作坊,打擾他的工作,部分因為好奇,部分出於無聊,也有部分帶著自己的手稿前來,令他無暇應付:“他們坐在那裏,無所事事,就像血蛭一樣,沒吸飽的話,是不會離開皮膚的。”他在給一名熟人的信中這樣罵道,但最後他還是找到了一個擺脫這種騷擾的方法:

不重要的信,我根本不回,重要的信,也隻三言兩語。沒人會怪我,我有時間的話,寧可花在出版好書上。但對訪客,我在自己工作間門上刻上以下文字:“不管你是誰,阿爾多斯懇求你盡量少言,盡快離開;如果你來這裏,像赫拉克勒斯(Herkules)一樣,在阿特拉斯(Atlas)疲憊之際,扛起他的重擔的話,這裏會有工作給你和所有來這的人。”

大家當時一般印製大尺寸的大字體對開書冊。閱讀這種並不輕便的書籍時,多半擱在桌上或斜麵閱讀桌上,不過寄送這種大開本書冊並不容易,旅行閱讀時也不方便。阿爾多斯雖然也印製對開書冊,而且盡管紙張昂貴,還是留出寬大的書緣,讓學者不必在文中寫下他們的注記。此外,阿爾多斯也以不同方式縮小字母,印製常被閱讀的拉丁文作家時,則采用輕便的八開本,配上看來類似手寫體的斜體圓體字或斜體字。這個劃時代的想法不僅讓阿爾多斯能在單頁中印出更多字母,也讓他可以廉價供應他小開本的經典版本。

一五○二年起,阿爾多·曼奴奇歐有了自己的印工標記,那是一個纏繞了一隻海豚的錨,中間的名字被隔成AL-DUS(阿爾—多斯)兩部分。在書籍印工藝術年鑒中,這個標記被稱為“阿爾多斯之錨”,象征著深思與工作迅捷。阿爾多的這個印記可能取自文藝複興最美的書籍《波裏菲洛的情欲之夢》這本諷喻小說的一幅木刻插圖。

阿爾多雖然取得威尼斯共和國十至十五年的特許狀,而且多位教皇後來還多次展延期限,禁止他人翻印他的書籍,不過他的對手完全無視這些特許,仍將阿爾多的標記用在自己的產品上。

阿爾多·曼奴奇歐印製的書籍受到高度稱許,不隻因為細心的校訂,也因為印製的精確與美觀以及紙張的質量。阿爾多的能力與嚴謹認真,讓他很快成為一個約有四十位學者的圈子的中心人物。至少詩人彼特羅·本波、史家瑪裏諾·山奴多(Marino Sanudo)與神學家暨作家伊拉斯摩斯,有段時間亦在這個“新學院”(Neacademie)圈子中。

這個新學院嚴格規定成員之間隻能講希臘文。不能遵守規定者,會被處以罰金。不支付規定金額與不清還其他罰金者,會被這個古希臘文化研究圈子開除。如果有天意外碰上一名遭到開除的成員,那一天甚至會被視為不幸的日子。繳付的銀幣會被用在輕鬆的場合,隻要金額足夠一起用膳的話,阿爾多斯就該辦場盛宴,在這樣的日子,大家不想“像個印工”一樣用餐。

一五○七年十一月初,阿爾多·曼奴奇歐收到一封信,盡管自己工作繁忙,依然無法置之不理。對他來說,這封信甚至算是一種特殊榮譽。這封寫於十月二十八日的信,來自一名正好停留在波隆納大學的荷蘭學者。信中表示: